用对方法孩子作业时仍能母慈子孝

儿童教育专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当孩子呱呱坠地时,你是满心欢喜的,当他越大越调皮,你有时就是有恨不得分分钟给他灭了的心,那还是你当初很爱很爱的那个宝贝吗?肯定还是那个宝贝只是你对她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你却忽略了她还是一个孩子。

用对方法孩子作业时仍能母慈子孝

特别是入学后的孩子那个皮实劲让你欲哭无泪,找对方法孩子适用的方法后就轻松加愉快。

近段时间孩子父亲用了这些方法入学一月后孩子表现不错,根据个人情况个别细节可以借鉴。

第一步整理断舍离,开学前和孩子一起整理书桌及书柜,把要用的东西收纳在一起并分类,把暂时不用的打包,把文具放在固定的地方,规定用完之后放回原处。

整理完毕后书桌上面什么也不留,在写作业的时候,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一项一项的完成。完成一项作业就收回书包,让桌面一直保持整洁。

用对方法孩子作业时仍能母慈子孝

桌面没有东西,孩子就不会东瞧西瞧,这样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专心致志没有杂念不分心。

第二制定金钱奖励制度,在制定之初我是反对的,做作业是孩子份内的事情,要用金钱来激励,以后小孩子什么事情都和你算计金钱,会得不偿失。

他让我听了一堂关于培养小孩子金钱方面的课,有一些道理,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了奖励制度。

制度每一项都写得很清楚,包括完成作业的时间,正确率,迟到,考试成绩,奖惩制度写得很明确,并告知小孩这些钱她可以支配但是也要家长的允许范围内。

小孩子看见每天记录在小黑板上的钱在增加,她心里面也很高兴,扣钱的时候就会伤心,有时候也有意外。

周三时她回家后很高兴说,今天可以加一百元钱,因为听写考试得了一百分,并自己在黑板上面把钱加上去。

晚上回家后,他高兴的对他爸爸说今天得了一百分加了一百块钱。然后他爸爸让她拿卷子出来看看呢,第一次得一百前一次考试没有加钱的资格,他就把听写本拿出来了。

可是他爸爸说听写是不算的,只有考试才算,小孩听了就开始哇哇的大哭起来,说你们是骗子啊,他要不不玩这个游戏了,要去把制度本撕了。

用对方法孩子作业时仍能母慈子孝

孩子一直在那里大声的哭闹,这一点很佩服他爸爸,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没有以大人的身份压制她,任由她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完毕

最后妥协,给她加了一百元钱。她才上一年级根本分不清楚考试和听写的区别,把听写一百分加入制度内,但是价格降低。

有了金钱制度后,她买东西的时候会考虑是不是必须买的,有时还会说有些东西是不该买的。

国庆节出去的时候,在草原里面可以坐小火车也可以跑步进去,她就选择了跑步进去,说可以亲近大自然,还可以锻炼身体。

奖励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做作业相对于没有那么拖拉。

用对方法孩子作业时仍能母慈子孝

第三转移注意力,欲速者不达。不是有了奖励制度就万事大吉了,还有很多问题要面对。

国庆假期间,做作业的时候就特别拖拉,可能写字把手写庝了,她就在那里磨磨蹭蹭的。无论我好说歹说都不听,即使扣钱她都不愿意再写了。

正当我火气上升的时候,她爸爸过来帮忙了,她说不想写作业了,她爸爸居然说不写居然就算了,把她的本子收了。

我正想说,不能这样娇惯她,以后不想做的事情还多。转念一想,不管了出去让他来引导,看他怎么处理。

我在外面不到半小时他们就出来了,说作业已经做完了,要出去完了,简直让我惊呆了,他用的什么方法呢?

事后他告诉我,先同意小孩子的想法,一味的强求会让她有抵触情绪。修整一会后,告诉她待会要出去骑自行车,但是前提是要把作业做完才能走。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她已经很烦躁的时候不能够火上浇油,不能强求,欲速者不达。当她放松后写作业会更快。

第四和孩子做游戏装笨,昨天晚上有语文作业背笔画,看着班上的同学都陆续背完了,可惜她始终不配合一这个字出错那个字出错。

小孩子脾气又倔,不听说。把同学的视频看了一个又想看第二个,看着睡觉的时间就要到了。

越急越不会了,她爸爸又来第二轮,我还没有洗漱完毕,她居然背完了,把视频拿过来我听是否正确。

没有想到这么神速,他爸爸说,他故意读错,然后女儿听到后就给他纠错。要求小孩当老师来教他,几遍以后孩子就会读了。

孩子需要得到认可,让她感觉到有成就感的时候,她发挥得更好,更加的努力。

第五引导,写字时坐姿很重要,前几分钟能够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几分钟后就以舒服的姿势斜坐在那里。

用对方法孩子作业时仍能母慈子孝

每当这时候就忍不住说她一句,让她坐端正,说多了我和她都烦了。就容易出现做作业时鸡飞狗跳的场景。

她爸爸的做法是,歪歪扭扭的坐着写一个特别难看的是在哪里?然后再端端正正的坐着写一个,特别好看的字写在那里。让女儿也坐端正写一个字在那里,和之前写的字一对比发现坐得端正写的字好看一些。

这样一引导孩子就坐得端正多了,再让她坐端正也没有那么抵触了,只有坐端正了才能写好字。

最重要的是,在小孩子不开心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不能以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她,忍不住的时候就暂时离开一会,打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事后好好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当家长,对于小孩子的引导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不断的摸索发现孩子喜欢的方式,才能心甘情愿的把事情做好,将来才能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