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在的這種野生植物,外形看著不起眼,卻能讓人有蜂蜇的感覺

這一段時間經常和老韓到山裡去尋找大山裡遺落的人家。去過山裡的小夥伴都知道,山裡的人家不想城市裡一樣是集中的,他們是分散的,一戶人家到另一戶人就要走很長的路,但在他們眼裡就是鄰居。比較深的山裡本身就人煙稀少,如今有了扶貧安置房後,更是人煙稀少,只有路邊的野草在瘋狂的生長,也沒人去搭理它們,其中就有一種叫“蜇人草”。

農村生在的這種野生植物,外形看著不起眼,卻能讓人有蜂蜇的感覺


蜇人草也叫蕁麻,在山裡經常見到,它是屬於蕁麻科、蕁麻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生活在山裡的小夥伴都知道,這種草是不能用手隨意碰觸的,因為它的全株都帶有小刺,如果不小心被它葉子或莖杆上的小刺扎一下,就夠你喝一壺了,很疼,還會紅腫,就像是馬蜂蜇了一樣,這也是它叫蜇人草的原因。

農村生在的這種野生植物,外形看著不起眼,卻能讓人有蜂蜇的感覺


記得第一次被蜇人草蜇住的時候,整個手指都很疼痛,並且還很紅腫,當時就很慌張,但因為是在深山裡,沒有醫生也沒有藥品,不能及時處理,還是當地的一位老人說,一般在蜇人草的附近都有生有臭蒿,可以用它來擦拭被蜇的地方,能夠緩解刺痛;之後老人又笑著要是找不到臭蒿,也可以用小便來擦拭傷口應急。

農村生在的這種野生植物,外形看著不起眼,卻能讓人有蜂蜇的感覺


其實小一些的蜇人草外表並不起眼,並且它植株上的小刺都隱藏在葉子邊緣或葉子下邊,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雖然蜇人草的葉子帶有小刺,但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味道清雅可口,以前的農村經常被採來做菜食用,比如涼調、做成菜餡、做成湯菜、烤菜等,並且在歐洲國家還把蜇人草列入食物調味品的天熱來源中。

農村生在的這種野生植物,外形看著不起眼,卻能讓人有蜂蜇的感覺


蜇人草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在我國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在宋代的《圖經本草》中早就有記載,具有祛風通絡、平肝定驚、消積通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溼痺痛、產後抽風、小兒驚風、小兒麻痺後遺症、高血壓、消化不良、大便不通、蕁麻疹、鐵打損傷、蟲蛇咬傷等症狀。不過蜇人草雖然可以藥用,但它也是有毒,投入水中可以毒死魚。

農村生在的這種野生植物,外形看著不起眼,卻能讓人有蜂蜇的感覺


山裡因為人煙稀少,蜇人草大多都長得非常高大,莖葉茂盛,並且它的生長還比較快,再加上它莖皮的纖維韌性比較好,拉力也強、光澤也好,最主要的還容易染色,因此在以前被作為紡織、造紙的原料來使用,比如可以做成麻繩,編織成地毯等,據說古代的歐洲人在很早的時候就採集蜇人草的莖皮來編織衣服。

農村生在的這種野生植物,外形看著不起眼,卻能讓人有蜂蜇的感覺


在山裡要是碰到蜇人草,把手用東西包起來採摘或用剪刀採摘,如果碰到不認識的野草,不要用手去輕易碰觸,小心中毒。如果你有更多關於蜇人草的故事或知識,歡迎留言交流哦!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請諮詢醫生後再決定是否使用,以免病情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