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穩是大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


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是大局,必須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要在穩的基礎上積極進取。


會議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


今天,讓我們共同閱讀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穩中求進的中國經濟》,瞭解如何加大宏觀經濟政策調節力度。


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每當遇到困難挑戰的時候,都呼喚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要發揮市場和政府“兩隻手”的作用。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穩中求進,穩是大局!


發揮政府在宏觀政策調節方面的作用,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過去每當出現困難挑戰的時候,黨和政府為了克服困難,都及時出手,通過宏觀政策的調整來解決一些重大問題、重大困難,對把國家的制度優勢變成治理效能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當下,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


問題導向,就是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加大宏觀政策調節的力度,要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業政策、社保政策等方面有新的舉措,繼續推出一批重要改革方案。


目標導向,就是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任務圓滿完成,要通過加大宏觀政策調節的力度,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確保經濟平穩發展不滑坡。


結果導向,就是要聚焦重點、緊盯實效,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盯住抓落實,通過加大宏觀政策調節的力度,贏得這兩場“戰爭”的勝利,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變為治理效能。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必須體現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


實現2020年的發展目標,必須加大宏觀政策調節的力度,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使宏觀政策更加精準、更加靈活、更加有效,體現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


穩中求進,穩是大局!


我們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疫情嚴重的地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特別是要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要密切監測經濟運行狀況,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圍繞做好“六穩”工作,做好應對各種複雜困難局面的準備。


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要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想精髓


我們要繼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想精髓,增強政策供給的精準性、靈活性、有效性。充分展現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動員能力和協同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對市場機制和政策機制配置資源的力量進行適度調整,集中全國範圍的優勢醫療隊伍和醫藥物資支持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及周邊等地區,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順暢。


從長遠來看,我國整體經濟韌性強、迴旋餘地大、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更好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作用,加大資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資金需要。適當擴大地方財政政策的自主配置權,切實將更多的資金力量集中投入到公共醫療衛生領域,以便各地方財政部門針對所管轄範圍的實際疫情狀況,實事求是地制定精細化、差異化、彈性化的政策目標,堅決執行確診和疑似病例的治療費用包乾政策,免除人民群眾因負擔治療費用產生顧慮。


繼續研究出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緩解企業經營困難。從產業角度來看,受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是第三產業,雖然很多行業開闢了線上經營的新模式,甚至催生出新業態,但是就服務業的根本屬性而言,絕大多數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需要政府“真金白銀”的稅費讓利支持,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將社會損失降到最低。


穩中求進,穩是大局!


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金融服務既要“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加大優惠利率信貸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完善差異化優惠金融服務。對於先天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小微企業來說,特別是在疫情相對嚴重的地區,更加需要加大金融服務的支持力度,將金融政策紅利更加向小微企業適度傾斜。


加強分類指導,有序推動央企、國企等各類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要兩手抓,兩個輪子一起轉。在確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疫情較輕地區應當儘快復工,促進自身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恢復穩定;恢復經濟秩序的地區要馳援疫情嚴重地區,緩解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壓力。


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確保就業大局穩定。疫情結束以後就業企穩回暖的根本趨勢可以預期,但中短期內會出現不少問題,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數量大、就業時間比較集中,要多措並舉做好工作。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的財稅、金融、社保等政策,鼓勵更多企業線上招聘、培訓、辦公等靈活就業模式,將企業自助和社會幫扶相結合,避免大規模裁員。


【本文來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穩中求進的中國經濟》,因篇幅限制,有所刪減。】

穩中求進,穩是大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