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整體推進巡視巡察

穩中求進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科學方法論,黨的十九大報告已經明確把“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寫入基本方略。在5月14日召開的貫徹落實《中央巡視工作規劃(2018-2022年)》推進會上,趙樂際同志強調,巡視巡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總結推廣有效經驗,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為巡視巡察工作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地開展指明瞭方向。

穩中求進,“穩”是大局,也是前提。只有做到“穩”,才能更好地“進”,更持久地“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巡視作為加強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深化政治巡視定位,巡視工作力度、廣度、深度和效果大幅提升,成為黨之利器、國之利器。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停留於已取得的成績,黨的十九大對巡視巡察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隨後,中央印發《規劃》,啟動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展現了新時代巡視工作不停步、再出發的堅韌和執著。

面對黨中央的重託和人民群眾的期盼,巡視巡察工作穩中求進,就要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恆心和韌勁持續發力,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發展。巡視巡察工作只有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守政治巡視職能定位,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堅持推動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不動搖,堅持強化黨的意識、紀律意識不動搖,才能更好發揮利劍作用。

穩中求進,“進”是目標,也是過程。只有做到“進”,才能更有效地保持“穩”,更高水平地實現“穩”。十八屆中央通過開展12輪巡視,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巡視全覆蓋。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工作報告和《規劃》進一步明確要求“提升全覆蓋質量”,包含了“全覆蓋”和“高質量”兩個關鍵,體現了“量”與“質”的辯證統一。

巡視巡察工作穩中求進,必須高質量完成全覆蓋任務,做到巡視、整改、收效三個環節一體推進。從以往的情況看,各地區各部門巡視巡察工作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搶時間趕進度,在全覆蓋上打折扣;有的搞形式走過場,發現問題不精準;有的重巡視輕整改,高舉輕放、虎頭蛇尾。補齊工作中的短板,立足一屆5年穩中求進,首先要著眼“量”的要求,不論是中央巡視、省區市巡視、中央單位巡視,還是市縣巡察,都要把完成全覆蓋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規定動作、硬性任務來落實,加強統籌安排,進行精心謀劃,科學確定時間頻次,優化配置工作力量,實現有形覆蓋。其次要著眼“質”的提升,巡視、整改、收效三個環節不可偏廢其一,要統籌兼顧、一體推進,提高發現問題的質量和推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有效覆蓋。特別要做好巡視巡察後的整改督促工作,協同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打好“整體仗”,加強對整改落實的日常監督,真正做到“政治巡視要深,發現問題要準,分析問題要透,整改問題要實”。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這是相對於十八大來說的新任務,也是值得各地區各部門實踐探索的新課題。巡視巡察穩中求進,就要在建立上下聯動的監督網上下功夫,構建橫向全覆蓋、縱向全鏈接、四級協調推進的工作格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巡視巡察作為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有效方式,人民群眾寄予厚望,有關巡視組、巡察組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受到高度關注。只有實事求是,把依規依紀依法貫穿始終,巡視巡察工作才能行穩致遠,這是“穩”的要求,也是“進”的保障。

對於巡視組、巡察組的幹部來說,既要政治過硬、本領高強,還要作風紮實、紀律嚴明。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發現和報告問題如實客觀,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是什麼問題反映什麼問題,有多少問題報告多少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發現的問題精準研判,對問題的性質正確區分。另一方面,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嚴格按照黨章、巡視工作條例、巡視組工作規則辦事,嚴守職責邊界,嚴禁超越權限,堅決執行“不干預被巡視地區(單位)正常工作、不履行執紀審查職責”的要求,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巡視巡察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接力奮鬥未有窮期。新一屆巡視巡察工作以習近平巡視工作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規劃》為引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必將書寫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篇章。(沈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