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作者 | 珊迪


“張開宙,人間褪黑素。”

4月7日,大型古裝劇《清平樂》(原名《孤城閉》)剛剛開播,就有觀眾指出劇情發展節奏緩慢,導演張開宙旋即被吐槽上了熱搜,更有人將張開宙列為“世界上最慢的幾樣東西”之一。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同為正午陽光出品的劇集,較早一天上線的《我是餘歡水》,僅用了3集就展現了底層中年社畜從悲慘到逆襲的荒誕故事,餘歡水從一無所有到名利雙收的魔幻現實帶給觀眾極大的爽感。《清平樂》則是從宋仁宗趙禎少年尋生母講起,撫平少年官家的憤懣不平就花了大把的時間。

而《清平樂》的導演張開宙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拖沓在前,所以在《清平樂》介紹故事背景的前兩集就讓患上PTSD的觀眾就坐不住了,導演張開宙“人間褪黑素”的“美名”也由此而來。

《清平樂》沒有像《我是餘歡水》那樣迎來開門紅,8.1的豆瓣評分不錯卻在討論聲量上小了些。雖說前兩集的節奏慢尚不能成為否定《清平樂》的理由,但“正午陽光+王凱”這樣的神仙組合,卻也要大的劇集市場環境下式微。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從《孤城閉》到《清平樂》,從愛情劇到正劇


《清平樂》原名《孤城閉》,是根據米蘭Lady小說《孤城閉》改編而來,原著小說中是以宋仁宗的女兒福康公主趙徽柔與其內侍梁懷吉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從內侍梁懷吉的視角出發,展現了二人被宿命困頓的一生,和朝野上下的百態。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而《清平樂》把趙徽柔與梁懷吉的愛情變成了副線,主線改為時代的中心人物、趙徽柔與梁懷吉宿命的來源——宋仁宗。


將愛情故事改為集結權謀、宮鬥、歷史的敘事龐大的正劇,以宋仁宗出發最合適不過。是他為了彌補自己對母族的遺憾而要趙徽柔嫁與自己的表弟、因吃蜜餞讓梁懷吉家破人亡。也是他,在位期間,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得到極大發展、人才輩出,晏殊、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等名人均出自這個時代。

作為一部“魔改”原著、將48萬字的小說拍製成69集電視劇的作品(作為參考,《知否知否硬是綠肥紅瘦》的原著小說約為137萬字,電視劇共有78集),《清平樂》劇本有752頁,拍攝週期長達175天,以《孤城閉》為名時,集數定為55集,後改為72集,由於故事主線的更改,《孤城閉》也更名為創作內容多為傷春惜別、男女戀情的詞牌名“清平樂”,改名之後,劇情再次調整至69集,並迅速定檔。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節奏慢的《清平樂》需要細品


《清平樂》的第一集就講了一件事,“狸貓換太子”中的男嬰長大了,繼位以後要找媽媽。

這一件事,只是在三個場景展開,在先皇的永定陵前,少年趙禎試圖打破規制接守陵的生母回宮,卻遭到多方勢力的阻攔;在梁家婆婆處尋兒童時期生母所做的蜜餞之味,體味民間疾苦,聽“憤青”韓琦訴說“梁家困苦錯在官家”。這兩處,就用了大半篇幅來講述。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但這些鋪墊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平靜敘事下是朝堂勢力的波濤洶湧。

朝堂之上,趙禎借范仲淹為母丁憂一事發揮,與太后講論盡孝,結果自然是敗北。因為有這次與太后的直接抗衡,小皇帝知道了自己與權傾朝野的太后實力相差懸殊、生母不能回宮其中還有先帝的意思;知道了自己作為大宋的官家,就不能只做生母的兒子;特別是因吃蜜餞引發的蝴蝶效應,致使梁家家破人亡,讓趙禎明白了身居高位,要為了宗廟社稷當一個好皇帝。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敘事和對趙禎成長環境的描畫,才能讓觀眾感知到一個13歲的孩子在從莽撞逐漸學著周全,學著盡力聽取民間聲音,才成長為一代仁君,才讓接下來的“仁宗盛治”可倚、可待。

因此,開篇的慢節奏,也只是為了交代完整故事背景而存在,一個個人物形象在這樣的敘事中才飽滿了起來,仁宗趙禎處理國政的“仁”源於經事良多,為子、為君、為夫、為夫的角色轉換間亦有他難以言說的情感;晏殊看清朝堂形勢準備被貶出京前在雨中吟誦《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也讓他不只是語文課本中的無情素材提供者。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雖然《清平樂》在這樣婉約的基調中,減少了戲劇衝突,但整體來講,瑕不掩瑜。

有網友將《清平樂》形容為“一壺經年老酒”,“酒性平涼,但是回味悠遠,多砸吧幾口,還能品出幾分清冽。”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清平樂》距離爆款還有多遠?


《清平樂》同每一部正午陽光出品的古裝劇一樣,構圖精緻、臺詞考究、服化道上盡力還原宋朝樣式,特別是王凱,完全復刻宋仁宗史籍中的形象。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此外,《清平樂》的演員陣容也十分有保障。前兩集中,少年趙禎還少了些帝王風範,第二集結尾王凱上線立馬就給觀眾吃了定心丸,時隔5年再次迴歸古裝劇的王凱,詮釋溫潤又威嚴的宋仁宗,從臺詞到微表情都讓觀眾感到舒適。江疏影、吳越、喻恩泰、楊玏、葉祖新、張本煜等實力派演員的加盟,也讓《清平樂》保證演技的輸出。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但《清平樂》想成為爆款絕非易事。

一方面,就目前來看,導演張開宙和編劇朱朱是觀眾最不放心的因素,張開宙雖執導過《歡樂頌2》《戰長沙》《父母愛情》等優秀作品,但也是以節奏拖沓聞名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導演,編劇朱朱,曾擔任《到愛的距離》《如果蝸牛有愛情》《外科風雲》的編劇,而這幾部,在正午陽光出品的劇集中,難稱得上是佳作。

同是正午陽光豆瓣8分劇,《清平樂》為何比《我是餘歡水》黯淡?


另一方面,在爽劇、短劇當道的今天,婉約的悲情故事加長線的敘事週期使得圈粉不再容易。去年,同樣為精品古裝劇的《鶴唳華亭》在《從前有座靈劍山》《慶餘年》兩大爽劇的夾擊下“華亭鶴唳”,而今,《我是餘歡水》才早上線1天,就在口碑與聲量上遠超《清平樂》。而69集、被爆出單集價格高達六、七百萬,4億版權的《清平樂》,與一眾短小又具網感的劇集競爭爆款,無異於一場豪賭。

再結合廣電總局出臺的“限古令”“限集令”,留給《清平樂》們拖沓的時間不多了。

以樂景寫哀的《清平樂》是會成為大型古裝劇由盛轉衰的詞牌名還是挽留觀眾細品的佳釀,目前還未可知,不過《清平樂》除了導演張開宙被吐槽之外,被觀眾細品的大概只有第四集中王凱飾演的趙禎與青梅竹馬的親吻,和第二天的一句“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