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三年无改父之道"

试析《论语》"三年无改父之道"

什么叫


《论语》重出两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试作辨析。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 )

又一处: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4.20)

论语重出章句本不稀奇。譬如"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也有重出。《论语》原本是孔门弟子与再传弟子所结集,就如我们课堂作笔记,当时用竹简编结,也难免有失。

孔子对何人说这句话,没有明确。

《孝经》中曾子与夫子有段对话:“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由此,证明“无改于父之道”绝非把简单的盲从当作“孝”的标准。

孔子说这话前有"父没,观其行",更有"三年"以限。

父之道,何之道?父之道于家好像指父亲持家之道或家事家务之法,于国又似乎说的为政。

父之道,如果父亲所行道优良,又何必只限坚持"三年"不改,应代代相传。那么,如果父亲所行其道不不义呢?纵观史上,无论家国,按以上《孝经》孔子态度,即可当时就大加讨伐。亘古史册也证明,如果行不通"父之道"这条路,那也早已举家不安、举国而生乱了!

"三年"何限?就是指时间的三年吗?古代长期丧祭礼俗制有"三年丧"。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否归于孔子的时代呢?

梁漱溟先生解孔子"孝悌",说:孝亲一事,是最眼前父母兄弟之事。孔子又怎会离了当下他的时代?

"三年丧"是孔子认为当时当行的回报父母抱怀养育三年,为的是自

心安。宰予曾和孔子辩论说"何必三年?"夫子问他"女安否"?后又说宰予"不仁"。

三年守丧,孔子认为是要尽本分,尽其哀,不能干旁的,似乎不允这期间"工作"。我们知道子贡守孔夫子墓六年,可见子贡情厚。而这六年是要在夫子墓旁陪伴,不得随意离开。子贡是个大商人,他六年里就不能东奔西去捣腾经商了吧?

那么对君上来说,他的三年丧呢?史载立言"新主万机综理之下,苟非仁孝诚敬之至,实有难行。此不唯三代以下罕见,即三代以上之圣君哲后,从头算来,亦未闻历历有几。"帝王服丧"三年",有废政事。我们也读史书都是老皇帝驾崩,新皇立刻被宣诏继位。

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当时子张也不明白那国政怎么办?孔子答:听命于冢宰。那这个冢宰的选任至关。孔子"父之道"是指君上父没,而君上怀亲能够延用故臣三年或新继位虽有新策但仍先贯用父在位举政之道(三年丧期间)是对父皇之怀念,此解亦能讲通。那这段话"有可能是对鲁哀公"所讲了?

因未录入此段对话与何人,我们仅顺理推测。

试观论语中孝十九处见,孔子也只是针对他所处生活时代谈自己观点。比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人之生活,父母兄弟、家中亲人总是每人首要关切生命之人。孔子孝的态度在今天的生活中也是实用的。

梁漱溟先生讲:孝悌根本还是一个柔和的心理,讨论孝悌不应忽略个人本体的问题,而只就社会应用。所谓孝悌还是讲仁讲礼乐的那颗心。

这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于心,在里面为情;于外,就是此心情化于恭行,见于恭行。

春秋后期三家分晋时"赵简子立储",简子拿不定主意该让哪个儿子承继,竹简写下训戒,交给两儿,嘱牢记。三年后,唤二子,伯鲁支吾不对;而无恤倒背如流。简子立无恤为赵家继承人。这是"父在,观其志"吧!为何又是"三年"呢?(简子以"三年"假设自己不在了来"先观其行"?) 再看赵襄子(无恤)如何选择继承人的。赵襄子有五子,但他想立的却是哥哥伯鲁的后人们,他把伯鲁的儿子分封做代成君,等到将来继承自己的位置。无奈这个代成君短命,先于赵襄子去世了。赵襄子继续立代成君的儿子赵浣作为继承人。但在赵襄子死后,赵浣的弟弟赵桓子公然违背赵襄子遗言,驱逐了赵浣,自己做了老大。只可惜他这个老大命也不大好,上位不到一年也撒手人寰了。这个"赵桓子"之行,在叔父死后,对兄长、对叔父不恭不敬,单以亲情心理看,便谈不上"孝"了吧。

论语中叶公与孔子论直。"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却不同,他认为应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叫近人情。"隐",在今天我们看,设若其父杀了人呢?隐的了吗?孔子是站在他的时代当下来说话!

"子绝四"。当礼制礼俗法规这些"社会应用"发生时,孔子并不被困入,他认为以人心本性为主。

狭义说,"三年无改父之道",孔子立于他生活那个时代至少在"三年丧"(或长期)间,处事时要顾及虑及先父生前为人处事或主持家务、政务之方法(策略)。不为旁的,自个儿心安。

今之时代变迁,礼俗更已不同。三年丧已在。可"父之道"永在。只要生命代代接续,就切不断这一脉。

什么叫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巨川先生欲殉道前如此问儿子梁漱溟,他听到了"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会一天天往好里去的"。这来自儿子的"志”。巨川先生坦然归去!父离去了,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始终以独立之人格,言行一致,坚守这个"志","为世界一天天往好里去"。如其自言"我一生只有志业,没有职业",其一生致力人生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如果说梁巨川对儿子梁漱溟影响颇大,不能单说"志",应再追源到"志的生出",梁漱老说,是父亲的宽放成就了我。可见梁家之家道家风以宽以恕。就是说,一个好的家道家风,被传承着,那么于国于家于后代,一定不会差到哪里。

我们从梁老先生后人看,梁家子孙所传承的,梁培宽先生讲:梁家人骨子里代代相传的是责任的担当。梁培宽、梁培恕先生退休后仍以高龄不懈于梁漱溟文稿的编辑出版和研究,出版"父亲梁漱溟"等书籍,为当代研究新儒学提供第一手最真实资料。而梁漱溟先生长孙梁钦元,融合自己"心理学”实践,尽己于"孔子之生命重光"。以梁家宽放家道,无有祖辈刻意去要求后人"如何",他们却各自于一种"独立人格”的存在,就是"志"并付诸于“行"了,这是家风,也

是孝!

中科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说,自己所做一切,就是在实现父亲未完成的心愿。父亲在施一公读大学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但他说"过去48年唯一崇拜的人是我的父亲"。施一公的父亲并不是科学家,从琐事中,施一公讲父亲的"一心为公、积极乐观”时刻激励自己。我想问,这算不算"父之道"?

"子承父业"或"子承父志"不可绝对于字义理解,并捆绑于"不改父之道”,须辨清就每个个体的独立人的"志",非"强我从父”。孔子的父叔梁纥,是有名的仁义武士。孔子生时家境中落,子三岁,父没。刚离父母怀抱的小儿,又如何见到志与行?但母亲还在。母亲与外公对孔子立志起了积极影响:"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中"盍各言尔志",孔子并没对志作一个必须的、统一的要求。子路愿车马衣裘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则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们看孔子的行动,也是有家的。

所以,光去纠结父之道是什么道,局限"三年",局限于"父与子"是否狭窄?!我想,这两句话不能分裂开。结合当下时代,是否可广义说:父,我们的父辈、祖辈,曾祖辈。父之道,他们为人、做人之好的品性、行为,甚至是好的家风家训,是否都可被追远而有所记取呢?

孝悌!父慈而后子孝,兄友而后弟恭。对我们普通人来讲,我们的父辈(或祖辈、先辈)不在于是名人还是平民,也无关我们是否一定做出功业和声名。

也不否认人生还有个"天命”之在,天命有机率,概率,但首先又在自己是否发动了"主动性",是否"尽己”。

父没,极尽至情!在于主动。父没,如果处于继承父业的子女,虑及父亲,对我们的家亲(兄弟姐妹亲戚),对部下,要先从"亲情”做起。这是尽己了!同时,父没,更面对现实,主动成长,责任担当。你是富二代贫三代无所谓!但,从前父在有父亲主持家务,而今自己要独立了,必须"长大",你是家中长子女,下有兄弟,你是否觉得多了一份责任?是不是自个儿能承担的起这份责任,甚至是不是你称个"当家或如父那般慈爱的!是要考验"行"的!

以上多从于个体而言。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施于有政!

那么,于国,于社会,应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是前辈祖人格风骨的更进一层。

这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