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一周综述:

本周美国通过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在经过连续两周的暴跌后,全球股市普遍上涨。截至本周五,深成指收于1903.88点,周涨0.58%;上证指数收于2772.2点,周涨0.97%,行情回升,但有所克制。从市场涨跌比来看,上涨的股票占39.51%,下跌的占60.49%。

本周八大策略管理产品月均收益率整体大幅下跌,八个策略七个月均收益率为负,产品投资亏损严重。具体来看,本周只有管理期货策略收益率为正,月均收益率威2.04%,并且其在整体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依然连续上涨。股票策略下跌惨烈,下跌幅度达7.62%。

海外疫情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确诊人数依旧在攀升,美国确诊超过中国,全球经济按下紧急暂停键。国内方面,湖北陆续解禁,全国复工进一步展开,政府促消费,减负的措施继续进行,股权市场经济活动有所回升,本周(23日-29日)国内投资、上市和并购共94起事件,较上周增加16件。

本周私募监管依旧加强,各地区先后进行私募自查,私募异常经营法律意见书的出炉进一步规范了私募的违规行为,但不停地有投资者爆出自己购买的私募契约产品逾期未兑付,管理人都声称疫情影响导致逾期,但真实原因不得而知,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以消除,投资者权益难以维护,这都成为制约契约型基金发展的重要因素,契约型基金仍在艰难中摸索。

一、私募证券投资类市场情况


【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本周疫情全球扩散加剧,全球股市震荡剧烈,各类资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管理期货策略表现突出,本周近一个月平均收益率仅管理期货策略为正。

本周近一月私募证券平均收益如上图所示,八大策略管理产品月均收益率整体大幅下跌,八个策略七个月均收益率为负,产品投资亏损严重。具体来看,本周只有管理期货策略收益率为正,月均收益率威2.04%,并且其在整体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依然连续上涨。股票策略下跌惨烈,下跌幅度达7.62%(由上周-0.81%降至本周-8.43%)。管理期货策略与股市相关性较低,对趋势的信号触发较为快速,当危机爆发时,通常会在最短时间内跟上趋势的变化。在高波动时期,管理期货策略交易机会和盈利空间会随之增多。


【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本周私募证券各大策略的净值冠军产品如上图所示(最新更新),冠军产品净值变化不大,其中近一个月收益率最高的是聊塑资产旗下产品私享1号,月均收益率威22.89%,策略为管理期货,虽然管理期货策略平时收益都表现平平,但也不乏某些翻倍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其能更好的规避风险,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私募股权类产品一周市场情况


【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本周海外疫情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确诊人数依旧在攀升,美国确诊超过中国,全球经济按下紧急暂停键。国内方面,湖北陆续解禁,全国复工进一步展开,政府促消费,减负的措施继续进行,市场经济活动有所回升,本周(23日-29日)国内投资、上市和并购共94起事件,较上周增加16件,但规模较上周下降近一半,涉及总金额为160.93亿元人民币。

随着本周共发生61起投资事件,较上周增加20起,不少企业都在寻找在疫情中错杀、低估的企业,披露投资金额事件53起,共计60.91亿元人民币,投资规模下降幅度较大。涉及投资金额较大的事件是:2020年3月27日,明略科技完成3.00亿美元E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由淡马锡、腾讯领投,快手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财务顾问。

危机之中私募股权公司一直在积累现金,等待在市场下滑之际伺机低价收购大量陷入困境的企业。本周并购市场共发生27起并购事件,较上周减少3起,披露的交易金额为43.75亿元人民币,较上周下降一半以上。涉及金额较大的并购事件是:2020年3月26日,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受让宁波九黎鼎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9名交易对方持有的湖北中油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3.36%的股权。

本周有6家企业上市,较上周减少1家,总融资金额56.27亿元人民币,规模增加较大。本周融资金额较大的上市事件为:2020年3月23日,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发行价8.95港元/股,募集资金22.40亿港元人民币。


【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从交易事件地域分布看,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等经济发达、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占比分别为19.3%,15.5%和15.5%,上海、广东占比上升,北京占比下降。

三、契约型基金一周发行情况


【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本周私募监管依旧加强,各地区先后进行私募自查,私募异常经营法律意见书的出炉进一步规范了私募的违规行为,但不停地有投资者爆出自己购买的私募契约产品逾期未兑付,管理人都声称疫情影响导致逾期,但真实原因不得而知,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以消除,投资者权益难以维护,这都成为制约契约型基金发展的重要因素,契约型基金依然处在艰难发展的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8家私募机构发行13款契约型基金,与上周持平。共有13支契约型基金披露了发行规模,发行规模为13.93,较上周小幅下降。契约型基金的规模依旧维持在一个较小的水平,但疫情过后经济刺激政策的加持,以及强监管下的有序出清,同时管理者信息披露的逐渐完整性,契约型基金会逐渐走出阴霾。


【私募周报】私募行情克制回升 契约型基金规模连降


疫情结束后,一揽子宽松、促经济回暖政策接踵而来,各类资产收益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契约型基金收益率也会有所影响。同时受制于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基建和房地产依旧还是契约型基金的偏好投资领域,5G大环境下基建会有新一轮发展,房地产虽受限,但收益和可靠程度也依旧受管理者和投资者偏爱。

据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9支契约型基金披露了产品期限,大多数产品期限为1年期,本周发行的契约型基金平均期限为1.29年,流动性下降,属于契约型基金的正常期限水平;共有13支基金披露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15%,收益率回落。

四、监管动态一周回顾

保险资管产品新规5月起正式实施

3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不仅明确保险资管产品私募定位,还允许合格个人投资者购买保险资管产品、拓宽保险资管机构销售渠道和业务范围。该《办法》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相关配套产品配套细则也在酝酿中。分析人士表示,《办法》问世后意味着保险资管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将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补齐监管短板,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发挥保险资管产品优势,引导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最新私募基金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出具指引发布

为进一步规范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出具行为,2020年3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出具指引》。自此通知发布之日起,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应按照《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出具指引》出具。早在2018年3月2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异常经营情形下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公告》,要求涉嫌存在异常经营情形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限期出具专项法律意见书。最新的《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出具指引》就私募基金管理人异常经营专项法律意见书的出具行为予以进一步规范。

备案申请材料清单的通知 私募新版备案须知4月1日执行

3月20日,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公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申请材料清单的通知表示,2019年发布《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规定的过渡期安排将于2020年3月31日到期。鉴于2020年4月1日(含本日)以后成立的私募投资基金将适用《须知》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办理基金备案工作的公开透明程度,提高备案效率,为此基金业协会公布了新的私募投资基金备案申请材料清单。

五、私募热点事件一周回顾

百亿元级私募连续6周加仓  

第三方数据显示,百亿元私募基金已经连续六周加仓。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股票私募整体仓位环比上周下降了1.99个百分点至70.84%。但百亿元级私募连续6周加仓,环比上周加仓了5.58个百分点,其中仓位在八成以上的百亿元私募占比升至66.76%。

诺亚财富加码标准化资产布局、优化PE/VC投资  

歌斐资产高层透露,面对PE/VC行业上述变化,诺亚旗下母基金歌斐资产正积极优化PE/VC子基金投资布局,比如在延续核心+卫星的投资策略基础上,更聚焦有产业背景的,团队经验相对成熟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对象则青睐5G产业链、智能制造、医疗等垂直细分领域拥有优秀业绩的子基金;在PE/VC业务管理退出层面,母基金将进一步发挥主动管理的能力,探索资产包的交易方式,优化母基金退出的方式。

泰诚大通私募基金三宗违规吃警示函 

上海证监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对泰诚大通(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泰诚大通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所发行的“平阳富恒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产品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私募基金备案手续;二是“泰诚大通朱雀14号私募投资基金”产品的投资者人数累计超过二百人;三是向投资者承诺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垫付投资本金及预期收益。

私募产品两期资金延迟兑付,融资方:延迟支付

近日,有投资者向本报记者爆料,购买的华龙期货-金惠10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按照合同约定本应再2019年12月份就该拿到的利息,一直到现在没有收到。不仅如此,该项目已到期的13期、14期的本金和利息均没有按期兑付。2月28日,债务人铜仁市锦江投资发布了一个情况说明,称疫情影响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了很大影响,预估3月30日前支付2019年12月20日的到期利息。

巨杉资产投资可转债项目“踩雷” 再审被驳回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一则民事裁定书却引起了市场的注意,知名私募齐东超旗下的巨杉资产因为投资可转债项目,与上海乐昱创业投资管理中心、上海海通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因合伙协议纠纷对簿公堂,不服二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再审申请人巨杉公司请求撤销原审判决缺乏理据,即使解除《合伙协议》,也不能否定其此前已经通过签订协议加入乐昱创投合伙企业并取得合伙人身份的事实,不予支持。

六、机构一周看市

睿远基金:股市底部往往是最恐慌的时候

如果我们有准确预测市场“顶”和“底”的能力,当市场跌到“底”的时候一定会买入,当市场涨到“顶”的时候一定会卖出。但猜对且执行到位的概率很低,而且很多时候转折点之前市场会在原有的趋势上持续的时间很长,如美国市场在本次下跌之前经历了长达十年以上的上涨,这对寻找转折点是非常大的挑战。股市底部往往是最恐慌的时候,就疫情而言,恐慌情绪往往不是疫情新增确诊人数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而是增长速率最快时对人们的心理冲击非常最大。

凯丰投资:不要预测政策,更应适应政策

首先,我们提示一个投资与分析理念。买方或者卖方 “呼吁”政府做什么是最没有价值的研究。买方尤其没有价值。一个优秀的买方,应该是“policy taker”,不是“policy maker”。我们所要做的是预案,政府采取A政策,我们买1234,卖ABCD;政府采取B政策,我们买789,卖XYZ。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第一,我们要知道我们并不比政府聪明。第二,我们比政府聪明也没用,政府的政策不会因为我们“呼吁”就按我们的“呼吁”来制定。  

和聚投资:新基建具有良好的外溢效应

当前,国内外经济承受着较大冲击,周期性行业基本面承压。相比之下,以5G、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基建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看,新基建内涵丰富,投资方向广阔,是“六稳”的重要抓手。同时,在线业态、工业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的繁荣,对数字化基础设施有了更多、更迫切的需求。从中长期看,新基建具有良好的外溢效应。信息技术创新、工业互联网建设有助于加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于翼资产:全球疫情稳定后A股将有一波行情

一旦海外市场逐步稳定,A股市场将迎来一波行情,主要原因有三:(1)中国是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国家,经济恢复正常状态也是最快的,并且我们判断中国整体竞争力可能会在此次疫情之后进一步提升;(2)相比全球,中国央行和财政部的政策空间最大,未来进一步助力经济的能力最强,未来在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下,国内经济和资本市场会有良好表现;(3)A股自身估值极具吸引力,港股估值更低,一些优质的核心资产已经调整到合理估值的底部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