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晒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晒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這兩日,西安天氣很暖和。戶外氣溫18~26℃之間,帶孩子出來曬太陽,非常舒適。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春天萬物復甦,陽光充足,綠植長得快,孩子也長得快。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很多有機物(養分),所以長得快。人類的小孩子沒有光合作用,為什麼也會長得快呢?

這是因為曬太陽能讓孩子補充維生素D,而Vd能促進孩子對鈣和磷的吸收。所以多曬太陽讓孩子身高長得高、骨骼更強壯,理論上是成立的。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我們身體要合成維生素D,與我們的年齡、膚色、姿勢、體表照射面積、接受照射的時間、自然環境條件等等這些因素有關。

一、年齡:

孩子年齡太小,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的效果就越差。

在陽光紫外線B照射下,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然後經過肝腎功能代謝,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D。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孩子年齡越小,肝臟和腎臟功能發育就越不完善,所以寶寶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就越差。(反之,老年人也是如此)。

因此6個月以下的小寶寶,依靠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幾乎不現實。

還是老老實實地遵照醫生的建議,每天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滴劑比較靠譜!

二、膚色:

皮膚越黑(含色素的皮膚細胞),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就越慢。

美國醫學研究所發表在《醫學假說》雜誌上的研究認為,這是人類生態適應的結果。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因此,科學家建議膚色偏黑的人,曬太陽的時間應延長2倍時間。

比如說皮膚白的孩子曬太陽20分鐘,皮膚偏黑的孩子應該延長到40分鐘。

三、孩子曬太陽的姿勢。

孩子躺著曬太陽,身體接受陽光照射的皮膚表面積大。孩子站著 體表面積自然就小。

通常來說孩子曬太陽的部位是手臂、後背和下肢部位。所以讓孩子趴著曬太陽,比媽媽抱著孩子效果更好。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身體表面積暴露10%,曬太陽大約10分鐘就可以補充較充足的維生素D。如果只有不到5%,那麼時間就要延長。

同時,陽光高能藍光會傷害孩子的視網膜,因此給孩子曬太陽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眼睛。比如給寶寶戴個帽子,很有必要。

四、孩子曬太陽的時間。

孩子每週3~4次,每天曬太陽的時間以15~25分鐘為宜,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以避免灼傷孩子的皮膚。皮膚偏黑的孩子,適量延長時間。

春季每天上午10~15點,此時陽光直射溫暖而舒適,適合孩子出來曬太陽。

夏秋季節每天上午6~10點,下午4~5點,比較適合孩子曬太陽。

冬天日照時間短,紫外線比較弱,而且冬天的風比較大,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曬太陽,低月齡的寶寶則不建議。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五、孩子穿衣服,也有講究。

陽光紫外線B可以穿透皮膚,有利於孩子補充維生素D。但是如果孩子穿的衣服太厚,那麼就沒有啥效果。

所以孩子曬太陽,穿的衣服要根據溫度變化增減。孩子曬完太陽回家時要穿好衣服,避免寶寶著涼感冒。

另外,孩子曬太陽最好穿紅色衣服。因為紅色衣服可以輻射長波,且能消滅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六、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

孩子隔著玻璃曬太陽幾乎沒有效果,因為紫外線B穿透玻璃不到50%;

當空氣中汙染物比較多,比如臭氧層和灰塵,那麼紫外線穿透能力比較弱,所以帶孩子曬太陽要選擇天氣較好時進行。

同樣的道理,空氣溼度較大的沿江和沿海地區的媽媽,帶孩子曬太陽應該適量延長時間。

另外,防曬霜的等級越高補充維生素D的效果越低,所以寶寶曬太陽注意補水,而不是塗抹防曬霜。


帶孩子曬太陽應掌握6個技巧,曬得不對,反而可能有害無益

孩子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促進鈣和磷的吸收,有利於孩子骨骼發育和身高增長。但是這些並不是決定孩子身高增長的唯一因素。

比如說孩子還需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情緒、有規律的運動,以及合理的飲食搭配。

說到孩子的飲食對身高的影響,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兒童長高食譜》,這套食譜由健康大講堂編委會編寫,內容清晰有條理,食物搭配很科學,而且簡單易學。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入手一本,在家裡照著做就行了。

媽媽們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