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衰。

唐朝后期,大量耕地集中在少数贵族和官僚手里,全国半数以上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变为逃户、流民。

统治者还用各种名目横征暴敛,老百姓连吃盐、喝茶、住房都要上税。

当时,还经常发生天灾,地里不长庄稼。穷苦农民没有吃的,只好把蓬草籽磨成面,把槐树叶当成菜,勉强果腹。

举国上下,饿殍遍地,怨声载道。而统治阶级则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公元859年登基的唐懿宗,是一个非常荒淫的皇帝。他每月总要举行大型宴会十多次,殿前的乐工常有五百多人。

他观赏歌舞,常常是通宵达旦,高兴的时候还要赏给乐工们很多钱。长安附近的名胜,如南宫、北苑、离宫等地方,他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左拾遗刘蜕曾上书说:“目前,西凉还在建筑城池,南蛮不断侵扰边境,战争还在进行,请皇上节制宴游,多关照一些政事为好。”唐懿宗不仅不听,反而把他贬为华阴令。

公元873年,唐僖宗即位后,其昏庸腐朽、奢侈豪华,比唐懿宗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僖宗年幼不会治理国家,但对踢球、斗鸡、音乐、赌博非常精通。他最宠信的宦官田令孜还常常让僖宗赏给乐工钱,每天达几万,几乎把府库里的钱都用光了。

穷人活不下去,只有起来造反。当时,农民武装起义在现在的山东、四川、湖南、山西、陕西等地,此起彼伏。

公元859年冬天,裘甫在浙江东部举行起义。这场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却成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导火索。

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八年以后,桂林又发生兵变,后来转战到徐州一带,发展成规模很大的农民起义,十四个月以后,起义被镇压。起义的农民分散到各地,等待机会。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濮州(今山东濮县东)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尚让兄弟,率领几千农民在长垣起兵。

王仙芝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海内诸豪都统,发布檄文,斥责朝廷奸臣乱政,赋税繁重,赏罚不平。起义军攻下曹州(今山东曹县)、濮州,从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

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接着黄巢和他的兄弟等八人,率领几千农民在曹州起兵响应,王仙芝和黄巢的两支队伍合在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开始了。

黄巢从少年时起就贩卖私盐,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擅长骑马射箭,喜好结交江湖好汉,扶危济困,反抗社会不平。

他也喜欢读书,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被录取。有一年,他又未考中进士,便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表露了他有朝一日要起来造反的意愿。

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起义初期,王仙芝是全军统帅。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的方法,从现在的山东南部打到河南西部,又打到湖北东部。

公元877年攻到新州城下。唐朝新州刺史请王仙芝、黄巢等人进城,对他们进行诱降活动,答应请求皇上授予王仙芝官职。

朝廷正想平息农民起义,就答应授给王仙芝一个空头官衔。王仙芝十分高兴。黄巢知道后大怒,责备王仙芝说:“起初大家立过大誓,要横行天下。现在你去做官,起义的兄弟们该到哪里去?”

起义军的其他也都斥责王仙芝,王仙芝害怕众人,就没敢接受唐朝的官职。起义军两位领袖意见不和,起义军也就分裂了。

王仙芝和尚君长、尚让等率领一部分人,攻破一些州县,他曾经七次向唐朝统帅请求投降,没有得到允许,最后被唐军打得打败,牺牲了几万人,王仙芝也被杀死了。这支起义军失败了。

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黄巢率领另一部分起义军北上,转战山东、河南一带。王仙芝战死以后,尚让带领残余部队投奔黄巢,推黄巢为王,称作黄王,又称“冲天大将军”,改年号“王霸”,设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政权。

面对唐军的军事防线,继续强攻州县城邑对起义军极为不利,而江南是唐王朝军备力量薄弱的地区,又是后期主要的财赋供给地,起义军到江南开辟新的活动地区,打开新的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黄巢在冷静分析局势之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率领数万大军,渡过长江,挥戈南下,使起义军转入新的大发展阶段。

当时,唐朝的军队集结在中原一带,岭南地区兵力比较薄弱。黄巢本想占领岭南地区,休整一段时期,积蓄力量,再打到中原去,推翻唐朝。

可是,部将们不愿休息,要求尽快打回北方。黄巢同意了这个要求,以天补均平大将军的名义发布檄文,指责朝廷的罪恶,率领起义军从广州出发,向北进攻现在的湖南、湖北,向东打到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起义军的的声势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发展迅速。唐僖宗派了好几支大军进行镇压,也阻挡不住。起义军渡过淮河,向西北进军几千里,攻下了东都洛阳。唐军只得退到潼关防守。

一路上,起义军纪律严明,不掳掠百姓,只没收官商富户的财产充作军需。起义军进入洛阳的时候,还对百姓进行慰问,秩序井然。

起义军挺进到潼关时,漫山遍野都是起义军的白旗。当黄巢来到的时候,全军士气高昂,大声欢呼,山河震动。唐军凭借关隘,勉强守了两天。

到第三天,尚让和黄巢的外甥林言,兵分从一条叫作“禁谷”的小路绕到关后,内外夹击,攻破了潼关。

这条“禁谷”,在平时,为了防止商人逃税,禁止通行,里面长满了灌木藤葛。起义军打来,唐军竟然忘记设防。

第一天双方交战以后,官军溃败,争着从禁谷逃命。一夜功夫,把地面踏平了,正好给起义军开辟了道路。

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公元880年12月3日,黄巢攻克潼关。长安得知这一消息,陷入一片混乱之中。5日凌晨,唐僖宗和宦官田令孜带着四个亲王及数名嫔妃,率领五百名神策军,由金光门出了皇宫,匆匆忙忙逃往四川。

就在这天早晨,文武百官照样上朝,等了很久,才知道皇帝逃跑了。当天下午,黄巢的前锋大将柴存进入长安。唐朝的左金吾卫大将军张直方不得不带领文官员几十人,到长安郊外迎接。

黄巢乘坐黄金装饰的轿子,由身披锦绣、手执兵器的随从簇拥着,威武雄壮地进入长安城。兵强马壮的起义军队伍,充塞道路的辎重车辆,浩浩荡荡地跟随着前进。

长安的老百姓听说黄巢进城,都走出家门,夹道欢迎,观看起义军的军容。

起义军士兵大多是受压迫的民众,所以,遇到贫民很同情,还送给他们财物,但对唐朝留下的一大群官吏,就十分憎恨,只要一抓住就处死。

公元881年1月,黄巢在长安即位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悲壮的黄巢起义:反抗的声音和阵势


他认命尚让为宰相,益指、盖洪为将军,著名诗人皮日休为翰林学士,组成了由起义军文武首领和唐朝降官混合的大齐政权。

起义军渡过淮河以后,一路无阻,但经过的重要地方如东都洛阳,都没有留兵驻守。数十万人全部进入长安,就好像进入口袋之中。

长安在唐军的四面包围下,粮食补给发生困难。不久,长安四面诸军行营都统郑政号召各藩镇,联合起来进攻长安,各藩镇响应。形势对起义军非常不利。

黄巢也想过打开局面。他曾派尚让等人率领五万人攻打凤翔。尚让自以为声势浩大,行军时,军容不整,遇到伏兵,被杀得大败,损失了两万多人。

一部分唐军趁机进攻长安,黄巢以为唐朝大军来了,便率领众人仓皇逃走。唐军入城,大肆掠夺。黄巢停在城外,看到唐军像一群乌合之众,便又领兵杀回长安,歼灭十之八九。

无奈,地方守将们听说黄巢已出城,也都放弃守城,逃往别处。

由于起义军始终没有打破敌人的围剿,城内粮食又日益紧张,更由于在这紧急关头,起义军的主要将领朱全忠(即朱温)叛变投敌了,使得大齐政权处于多面受敌的严重危机之中。

公元883年5月,黄巢被迫撤离长安,在河南、山东一带继续坚持起义。

第二年6月,又与唐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黄巢自刎于泰安狼虎谷(今山东莱芜境内)。黄巢起义历时十年,撼动了唐朝的统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