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简易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近日,全国信访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强调,下一步全国信访系统要加快推进信访业务智能辅助系统建设,扩大网上信访知晓度,提高群众网上投诉的积极性,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信访工作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着力推动网上信访向智能化迈进,是提升信访工作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的重要抓手。”——舒晓琴

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简易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广“最多访一次”,加强改进初信初访办理

在今年1月的全国信访局长会议上,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表示,今年将积极探索和推广让群众“最多访一次”的做法,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简易办。

这是深化信访制度改革中,备受关注的又一新动作。

会上,舒晓琴表示,推广“最多访一次”是减少重复信访、消减信访增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信访部门要以智能化辅助系统为抓手,规范工作流程,针对公众初次信访问题,加强改进初信初访办理,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以最快速度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确保群众诉求一次性处理到位。

做好信访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问题发生是治本之策。会议要求,各地要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把矛盾纠纷化解的责任和措施落实到基层,努力使问题不累积、矛盾不升级。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老干部、律师等的优势特长,综合运用公开听证、思想疏导等方式,解决基层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

舒晓琴表示,今年将积极探索和推广让群众“最多访一次”的做法,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简易办,加大重复信访治理力度,推动信访事项及时就地解决,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访累”。对久拖不决的信访突出问题,由职能部门或信访部门牵头开展实地督查。

据悉,2018年,国家信访局推动网上信访平台整合和信访信息系统深度应用,建成视频信访系统并投入使用,积极研发信访业务智能辅助系统,以提升信访工作智能化水平。全年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超过95%。


出实招、出硬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很不容易。”会议要求,要结合信访工作实际问题,出实招、出硬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基层减负松绑。

为提升工作效能、规范业务管理,国家信访局将拓展网上信访覆盖面,用好网上信访平台,提高移动端信访的普及率,推进视频接访,充分发挥网上信访主渠道作用。群众通过写信、走访、网上投诉等方式提出的所有信访事项,都将

全部纳入系统,实行网上受理、加强落地办理,全程公开透明,接受群众评价监督。

据悉,今年是中央部署的减负年,针对信访领域,国家信访局早前已经在信访督查等工作中采取措施,切实为地方减负。

这次会议再次强调,要严格控制文件和会议数量,大力整治文山会海,统筹考核督查检查工作,让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办文、听会、迎检中解放出来,踏踏实实、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要进一步改进调研方式,更多采取暗访、回访、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减轻基层负担;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能了解更真实的情况,发现原生态的问题,保证制定改革措施、推动工作落实更接地气,更符合实际情况。


重点关注民生领域

舒晓琴局长曾在在全国信访局长会议上表示,2019年,国家信访局将密切关注金融、房地产、扶贫、环保领域的经济风险,重视教育、医疗、养老、食品药品安全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民生领域问题

,并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同时,推进化解房地产领域信访矛盾,重点解决房屋产权办证难、商品房入住难、保障房回迁难以及老旧小区方面的突出问题。重视农业农村领域的问题,加强扶贫资金、土地征用、村级财务、村委会选举、外嫁女权益保障等方面信访问题的化解。


列出问题清单,重点整改“最后一公里”不落实

会议要求,要按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集中抓好问题的整改落实,特别是要重点整改信访制度改革举措向下传导中梗阻、“最后一公里”不落实、效应递减的问题等,有针对性地列出问题清单,盯住不放、逐项整改,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