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群眾信訪事項馬上辦、簡易辦,解決好“最後一公里”問題!

近日,全國信訪局長會議在京召開。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強調,下一步全國信訪系統要加快推進信訪業務智能輔助系統建設,擴大網上信訪知曉度,提高群眾網上投訴的積極性,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推動信訪工作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

"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著力推動網上信訪向智能化邁進,是提升信訪工作效能和服務群眾水平的重要抓手。”——舒曉琴

對群眾信訪事項馬上辦、簡易辦,解決好“最後一公里”問題!

推廣“最多訪一次”,加強改進初信初訪辦理

在今年1月的全國信訪局長會議上,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表示,今年將積極探索和推廣讓群眾“最多訪一次”的做法,對群眾信訪事項馬上辦、簡易辦。

這是深化信訪制度改革中,備受關注的又一新動作。

會上,舒曉琴表示,推廣“最多訪一次”是減少重複信訪、消減信訪增量的一項重要舉措。信訪部門要以智能化輔助系統為抓手,規範工作流程,針對公眾初次信訪問題,加強改進初信初訪辦理,壓實首接首辦責任,及時回應群眾關切,以最快速度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確保群眾訴求一次性處理到位。

做好信訪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問題發生是治本之策。會議要求,各地要大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把矛盾糾紛化解的責任和措施落實到基層,努力使問題不累積、矛盾不升級。要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力量,發揮“兩代表一委員”、老黨員老幹部、律師等的優勢特長,綜合運用公開聽證、思想疏導等方式,解決基層的矛盾糾紛和苗頭隱患。

舒曉琴表示,今年將積極探索和推廣讓群眾“最多訪一次”的做法,對群眾信訪事項馬上辦、簡易辦,加大重複信訪治理力度,推動信訪事項及時就地解決,最大限度減輕群眾“訪累”。對久拖不決的信訪突出問題,由職能部門或信訪部門牽頭開展實地督查。

據悉,2018年,國家信訪局推動網上信訪平臺整合和信訪信息系統深度應用,建成視頻信訪系統並投入使用,積極研發信訪業務智能輔助系統,以提升信訪工作智能化水平。全年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群眾滿意率超過95%。


出實招、出硬招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很不容易。”會議要求,要結合信訪工作實際問題,出實招、出硬招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實實在在的舉措為基層減負鬆綁。

為提升工作效能、規範業務管理,國家信訪局將拓展網上信訪覆蓋面,用好網上信訪平臺,提高移動端信訪的普及率,推進視頻接訪,充分發揮網上信訪主渠道作用。群眾通過寫信、走訪、網上投訴等方式提出的所有信訪事項,都將

全部納入系統,實行網上受理、加強落地辦理,全程公開透明,接受群眾評價監督。

據悉,今年是中央部署的減負年,針對信訪領域,國家信訪局早前已經在信訪督查等工作中採取措施,切實為地方減負。

這次會議再次強調,要嚴格控制文件和會議數量,大力整治文山會海,統籌考核督查檢查工作,讓廣大基層幹部從大量的辦文、聽會、迎檢中解放出來,踏踏實實、聚精會神、心無旁騖地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要進一步改進調研方式,更多采取暗訪、回訪、一對一訪談的形式,減輕基層負擔;同時通過這種方式能瞭解更真實的情況,發現原生態的問題,保證制定改革措施、推動工作落實更接地氣,更符合實際情況。


重點關注民生領域

舒曉琴局長曾在在全國信訪局長會議上表示,2019年,國家信訪局將密切關注金融、房地產、扶貧、環保領域的經濟風險,重視教育、醫療、養老、食品藥品安全及拖欠農民工工資等民生領域問題

,並高度關注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的就業問題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第一時間、第一地點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同時,推進化解房地產領域信訪矛盾,重點解決房屋產權辦證難、商品房入住難、保障房回遷難以及老舊小區方面的突出問題。重視農業農村領域的問題,加強扶貧資金、土地徵用、村級財務、村委會選舉、外嫁女權益保障等方面信訪問題的化解。


列出問題清單,重點整改“最後一公里”不落實

會議要求,要按照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集中抓好問題的整改落實,特別是要重點整改信訪制度改革舉措向下傳導中梗阻、“最後一公里”不落實、效應遞減的問題等,有針對性地列出問題清單,盯住不放、逐項整改,堅決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