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素材,培养“善炊”的小作者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朴素的语言,强调了写作中材料的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习作素材,小学生很难写出像样的习作。然而,要写出真正好的作品,光有素材的积累是不够的,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所以,对习作素材的巧妙使用的指导,是习作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环节。只有让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巧妙应用各种素材,才能在“有米”的基础上达到“善炊”,写出真正优秀的习作作品。

一、细致思考,让素材贴切扣题

不同的习作,对素材的要求是不一致的。所以,在指导学生习作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细致思考,弄清楚习作范围或题目的要求,确定好习作的主旨。“千古文章意为先”,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作文素材选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这是它的使命,更是它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就应该明确作文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作文的主题确定思路,选取恰当的素材,只有材料贴切扣题,才能使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二、把握角度,让素材合乎情理

同一个素材,由于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比如:“小华生病了,他的妈妈冒着许多困难送他上医院,小华自己克服了怕吃药打针的缺点配合治疗,很快病就好了”。同样的材料,我们如果选取“他的妈妈冒着许多困难送小华上医院”这个角度重点表达,就变成了一篇歌颂妈妈、歌颂母爱的文章;如果我们选取:“小华克服怕打针吃药的缺点配合治疗”作为叙述的重点,则变成了一篇讲述“战胜困难就能成功”这样的道理的文章。所以,在习作指导过程中,老师更应该指导学生合理把握材料表达的角度,确定好写作的详与略,让自己表达的重点与习作需要的主要意图一致,这样的材料,才合乎写作的情理,才能更生动的表现写作的主题。

三、意理阐释,让素材亮点突出

小学生的生活中,所接触的习作素材往往比较简单,从成人的角度看,也许,没有太深刻的意义。在习作指导中,我们更应该引导小学生重视“意理阐释”的表达方式,挖掘平凡、普通的习作材料中蕴含的感人的、或引人思索的深层次道理。比如:“下雨天,妈妈给我送伞”。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素材,没有任何亮点。但是,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阐释这件事情的层层背景和意理:渲染天气的恶劣、写出妈妈本就存在的困难、写出我对下雨的害怕和对伞的期盼……通过充分的表达和分析,也许,这样的习作就充满了亮点。

小学生生活中积累的素材,需要老师帮助梳理和选择,更需要老师精当的指点。学生学会了灵活选择和使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就能成为一个“善炊”的小作者,能写出新颖别致的习作。

巧用素材,培养“善炊”的小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