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周鴻禕無法將公司,做到和BAT一樣成功?

BAT,這個英文單詞,本來是蝙蝠的意思,當然也有球拍的意思,但現在當這個單詞出現在互聯網的新聞裡,它則是指代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三家互聯網的商業巨頭。

關於,360為何無法成為像BAT一樣的互聯網巨頭,我將會從三個方面來解答這個問題。


360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周鴻禕無法將公司,做到和BAT一樣成功?

第一個,是從360的佈局上看。360這麼多年,咱們也不舉什麼其他的例子了,咱們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360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它生產的哪個產品,是我們能記住的,還算好用的?是手機嗎?肯定不是,現在國內用手機,大概就是四家,華為,蘋果,三星,還有OPPO,這四家基本佔據了中國七八成以上的市場,我們周圍人真正用360手機的不多。

說明360在這方面的佈局不是很成功。


360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周鴻禕無法將公司,做到和BAT一樣成功?

其實,我們對360產品最為熟悉的,還是它的安全軟件,或者說360瀏覽器,可這些都在PC端,而現在是移動互聯的時代,360的影響力肯定就下降了。

360之所以佈局手機,也肯定考慮自己可以在360手機上安裝自己的軟件,從而影響移動端。但從效果上看,360的佈局並不理想。


360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周鴻禕無法將公司,做到和BAT一樣成功?

第二個,我們從周鴻禕這個人身上看。我們絕大多數人,還是承認周鴻禕是個電腦奇才的,說周鴻禕能力不夠的,不信他自己可以做一下週鴻禕的事業,其實很不好弄的。但周鴻禕這個人的奇才,完全表現在他在產品上的設計上,如果把周鴻禕比作一個遊戲人物,技能點滿分是10分,這個人物在產品工程設計方面可以有6分,其他的像商業嗅覺靈敏度等其他屬性,是要低於其他大佬的。

就連周鴻禕自己也說,他說自己是一個產品經理式的領導。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周鴻禕缺乏馬雲那種文科生的想象力和大格局,你看馬雲就是典型的文科生思維,看問題有歷史縱深和時代感,馬雲在這點上完全領先於其他大佬,而周鴻禕就是在這點上不足,這也是導致他無法把360做大的原因。


360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周鴻禕無法將公司,做到和BAT一樣成功?

第三個,我們從業務方向上看。360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它在過去的PC時代,算是個巨頭,而現在互聯網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長了起來。

放眼BAT,百度抓住了搜索,然後利用自己搜索的優勢積極發展其他業務,小視頻,自媒體,百度都有認真做。騰訊幾乎成了國內互聯網社交老大,而且也圍繞著這個拳頭業務在延伸其他東西。

阿里巴巴就整得更大,阿里雲計算,人工智能,芯片都有阿里,這三家企業都有自己的主要產業,而且延伸的很好。


360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周鴻禕無法將公司,做到和BAT一樣成功?

再反觀360,360的瀏覽器做得不錯,但你能說他的瀏覽器比搜狗的就好很多嗎?360的殺毒也不錯,但你能說360的殺毒就比金山的好很多嗎?好像沒那種感覺,也就是說,360做了這麼多年,確實做得不錯,但始終沒有做到該行業的第一把交椅。


360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何周鴻禕無法將公司,做到和BAT一樣成功?

國內用搜索首推百度,社交首推騰訊,電子商務首推阿里,而360沒有抓到互聯網裡最重要的東西。百度抓到了互聯網的流量,騰訊抓到了互聯網的社交,阿里抓到了互聯網的商業化,而360做的只是互聯網裡的軟件,軟件比起前三者就不是很重要了,這也是周鴻禕沒有做到BAT那麼大的原因,他的發展被自己的業務限制了。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