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丟失的手藝——民族刺繡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分絲線刺繡和羽毛刺繡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繡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

新疆少數民族中,回族,哈薩克族,蒙古族,錫伯族,東鄉族,都保持著自己傳統的絕活——刺繡!

漸漸丟失的手藝——民族刺繡

今天給大家要說的是哈薩克族刺繡!

素以勤勞質樸著稱的哈薩克婦女自古就擅長刺繡藝術,還將它們裝飾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哈薩克族刺繡是哈薩克族服飾中最有代表意義的一種裝飾工藝,哈薩克族刺繡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繡法多樣。主要表現在對服飾和房間的精心裝飾上,無論是哈薩克族的衣服、裙子、還是鞋帽、帕包以及床炕上、室內的裝飾用品,都點綴著哈薩克族婦女的精湛繡品。

追尋哈薩克族刺繡歷史

新疆的哈薩克族刺繡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歷經千年演化、不斷開拓、進化技法、使哈薩克族刺繡的表現力越來越豐富,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民族刺繡體系。素以勤勞質樸著稱的哈薩克族婦女,自古擅長刺繡藝術,並將其用於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伊犁哈薩克族刺繡配色鮮麗、華貴,最傳統的圖案有羊角雲以及十二生肖等。運針細密均勻,圖案緊湊大方、生動形象、收密得當、融疊自然、色澤鮮明流暢、平整幹練、十分優美。每件繡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實用、觀賞和收藏價值。

漸漸丟失的手藝——民族刺繡

在代代相傳的進程中,心靈手巧的哈薩克族繡娘不斷改進刺繡技藝,創造出精美絕倫的手工繡品。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擴大和需求品種的多元化,傳統的哈薩克族刺繡不僅融入了時尚元素,還出現了快捷省力的縫紉機繡;除了用毛線、絲線繡外,還用串珠、金銀線裝飾的珠光寶氣的繡品備受青睞,成為光鮮亮麗的飾品和獨具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有很多刺繡品已經走出國門,成為深受各國人民喜愛的藝術品。

漸漸丟失的手藝——民族刺繡

哈薩克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悠久的草原文化。男人放牧,女人刺繡已是幾百年來哈薩克牧民和諧生活的主題曲,刺繡是他們裝扮生活、追求幸福的方式。飛針走線,繡出的是他們不屈的性格,生活的點滴,草原的萬物、秀出的是美好的理想和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哈薩克族以遊牧為主,所住的氈房經常搬動,不能像城裡人那樣裝修,但心靈手巧的哈薩克婦女,用刺繡把氈房打扮得非常漂亮舒適,使人美不勝收。

哈薩克婦女從小就要學習刺繡,長大了要為自己刺繡嫁妝。不會刺繡的姑娘會被人瞧不起。她們從帽子到衣服;從布袋到壁毯;從枕頭到被單牆帷;從被褥到馬具綵帶,無不留下哈薩克婦女用五#扶貧達人在行動# #三農運營課# @字節跳動扶貧 @頭條三農 @頭條號 顏六色的絲線和毛線,精心刺繡的各種對比強烈,古樸典雅,結構緊湊的花紋圖案,充滿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機器代替了手工刺繡也進入了商品市場,以它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成為中外遊客爭相購買的藝術品。

漸漸丟失的手藝——民族刺繡

希望未來怎麼發展,也影響不了這個民族對刺繡的熱愛和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