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时间作为设计元素,增加了空间的维度

时间作为设计手段,是空间精神性的表达

时间作为设计内容,是跳出物态空间,回到生活的方法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从世界的开始到十五世纪,建筑学一直是人类著作,是人类各种力量的发展或才能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因此,建筑产物不仅是一种空间性的艺术产品,更是一种表达时间的方式,然而,好的建筑均注重时间性的表达。


1

在光影变化中感知时间


光影就像是时间的化身,倘若捕捉到光影,就捕捉到了时间。我们将时间转化为光影,以光影的变化寓示时间的流逝。

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使人身处建筑中,依旧可以感受到不同时刻不同季节光线、色调的千变万化,光线流转之时,空间由静入动,自有张力,自成意境。从而,体会到建筑的时间性。


案例——小筱邸住宅


安藤忠雄是一位擅于用光表现时间性的建筑师。他认为,光可以表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并显示其特征。随着时间的变化,光的明暗度以及与物体的关系也会随时发生改变。光线在物体上的阴影变化,使建筑从固有明确的形体走向明显的连续的运动中。 此时建筑即包含了时间性的意义, 因为时间的经验起源于人对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感知。 于是,建筑在光中实现了它的流动, 有了韵律和节奏。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在小筱邸这个项目中,安藤在室外通廊侧壁上设计了几个长度不等的开口,从而将自然光引入空间。天花板与地面投射出的光影随时间、光线变化在角度、长度上相应发生改变。建筑中静的形式美在光线的流转中具有了动态,从而,引发体验者的情感波动,暗示了时间的存在。


2

在空间序列中感知时间


当人行走在建筑中时,建筑空间随着人在其中的行进而逐渐展开,人们通过视点的移动与转变,一步一步感受建筑内在韵律感与节奏感,强调人们在阅读建筑空间时产生的“相对”时间感受。


1. 单体建筑


在单体建筑中,建筑的时间性主要表现在连接不同空间的路径设计。通过高度关注人行进过程中的连续感受,来经营建筑在时间序列上的空间节奏。在安藤的建筑设计中,常出现长长的走廊、片墙、坡道等建筑元素。片墙用来规定人行走的轨迹,墙体上的开洞,用来控制人的视野;坡道的运用,使人的视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同时展开运动,感受由视点变化所带来的空间节奏;对于墙外的美景,不会让人直接看到,往往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有计划地安排人们心情起伏的节奏。游走在安腾的建筑作品中,往往会使人渐渐和环境融为一体。


案例: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在该作品中,安藤主要采用了垂直立体的回廊式参观流线,通过片墙、坡道、走廊,用来设定人群的行走路径。从与外地平一致的入口进入,循序逐渐向下,在曲折环回向下的行进过程中,让参观者逐渐欣赏到所有绘画作品。最后,将这一系列的记忆连接起来,会感觉像是阅读了一副长长的画卷。


2. 群体布局


在群体布局中,建筑的时间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空间序列是指按一定的流线组织空间的起、承、开、合等转折变化。在规划设计中以“均好景观”为设计的主导思路,注重空间及环境相互关联,强调其空间的连续组织及关系,强调一种有机的秩序感。以“园林”中的空间序列设计为例。

有人把中国园林比喻为山水画的长卷,意思是指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它不仅可以从某些点上看静景,而且从行进的过程中看,又能把个别的景连贯成完整的序列,进而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所谓“步移景异”正是这种效果的写照。


案例:留园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留园是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留园分四个景区(中、东、西、北部),每个景区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贯通,缱绻徘徊之间,令人留连忘返。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空间序列的四个阶段:


起始阶段:在空间序列开始前,收定心情,设定心态。


过渡阶段:通过诱导性、延续性的景物,增加空间的层次性,反复渲染以强化空间氛围。


高潮阶段:高潮迭起,是序列设计的目的与重心,使人在期待和寻觅中突然发现所追寻的目标而觉豁然开朗,精神。


终结阶段:形断意连,造成一种回味,景断而意不尽。


以图解形式分析留园序列: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步移景异中感受园林空间的美妙之处,在起、承、转、合间感受空间的节奏变化,进而体会时间的存在。


因此,在空间节奏中感受时间的存在,意思就是经营时间在空间上的节奏感,也就是指塑造空间序列中的转折点,通过空间在单调与精彩、简单与复杂、刚与柔、明与暗等方面的强烈对比,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记忆,最后,将这一系列的记忆连接起来,对空间留下的深刻印象,会感觉经历了一个时间的过程。


3

在建筑材料中感知时间


某一座建筑只要处于一定的空间中, 那么它必定同时处于一定的时间中。 于是, 建筑必须经受和抵御时光的侵袭。 如果建筑是有生命的, 它和人一样在空间中经历着盛年的华美及暮年的衰弱。 曾新鲜的墙砖慢慢地霉迹斑斑;屋顶的某处生出青苔长出杂草;铁制的建筑构件逐渐锈迹斑斑……这一切都是时间在建筑上留下的刻痕, 它无处不在, 无刻不在。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1.旧建筑改造


旧建筑本身就是时间的证明,那些斑驳与痕迹里蕴藏着一定的历史故事。因此,在旧建筑的改造设计中总是存在一个恒定的主题—关注空间的时间维度。当设计师将这些时间轴上沉淀的信息汇聚,让不同的时间元素在同一空间里产生激烈的碰撞,在达到另一种融合跟平衡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无比冲突又震撼的焕然之感,而这种感觉的来源恰是在一个既定的三维空间里,用历史的符号强烈对比,而产生的时间轴呈现,那也就是科学家们所讨论的四维空间。


案例——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


改造前: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改造后: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引起人们特定回忆的大烟囱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钢构架的大量选用突出了建筑原有的工业气质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粘土砖的反复出现在冷峻的工业气质中增添了温馨的怀旧情怀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水泥地面显得建筑粗矿而质朴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黄色的灯光点缀渲染了怀旧气氛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旧的机器装置成为校园中的艺术品


在该建筑作品中,建筑时间性的营造重点则在于提示引起人们回忆的特定物质元素。通过选择性的保留具有历史痕迹的墙体表面和特殊构件。使生活在此刻此处的人,依旧可以感受到工业时代特有的空间氛围。通常我们在设计时,强调建筑的历史感和场所感, 其实就是把建筑放到了时间轴上来考虑的。在三维的建筑空间中,体现“新”与“旧”的时空对话,呈现出一定的历史时间轴。


2.新建建筑


在新建建筑中,如果要表达建筑的时间性,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采用具有历史感的建筑材料(主要是老建筑拆除后的废弃材料)。很多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都对材料有着自己情有独钟的偏好,王澍也不例外。他尤其对于能够表达建筑时间性的材料感兴趣。比如,当地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

王澍经常说:“现代建筑的材料一般都没有时间性,都是快速、人工制造的某种材料,也看不到随着岁月、风雨会发生什么变化。所以现代建筑最好看的是刚建成那一天,后来只会越来越难看、凋敝。而传统建筑到600年之后,却会越来越好看。”


案例——宁波博物馆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以民间收集的明清砖瓦组成瓦爿墙和毛竹铸成混凝土墙作装饰,突出江南民居的特色。他在拆迁的废墟里搜集了很多砖瓦,拼合而成博物馆的外墙。这导致博物馆外墙看上去不仅陈旧,而且颜色杂乱。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一段特定的历史记忆,体现着建筑的时间性。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回收旧砖石造新房子,这一做法不仅保留历史,也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还留住了一份技艺。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宁波博物馆墙体的砌筑,采用的是当地民间的传统建造工艺,可将最多八十余多种砖瓦混合砌筑成墙体。这种工艺名为“瓦爿(pán)墙”,技艺高超,但因不再使用而无法流传。王澍在鄞州新区仅剩的最后一个村落里,看到了精美的“瓦爿墙”。他便尝试将这种技艺应用到现代建筑中。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在博物馆的墙面上还存在另一个城市特色—毛竹。中国是毛竹的故乡,在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大部分毛竹,毛竹自然也是老宁波的一个记忆符号。宁波博物馆的有很多大面积的毛竹混凝土模板墙面,利用混凝土模板这一现代建筑手法,将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自然呈现。这份传统的努力融合之态,是足够让人动容的。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这些草,在我看来是整个博物馆最值得期待的生长,古老的建造技艺都会有缝隙,瓦爿墙自然也是如此,被风带来的种子们就在这些缝隙里扎根,慢慢的,周围的草木在墙上发芽,建筑物也终于与自然合为一体。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对于建筑的时间性表达,源于设计师对人的注意力的设计。动态空间可以引导空间中的人的行为模式,

光线引入及历史延续则是引发人对建筑空间情感上的波动与共鸣。时间的空间,不仅仅具有动态韵律与美感,而且是一种记载时光流逝的方式之一。

经营时间在建筑空间上的设计,是一种追求高品质空间的表现。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建筑大师如何在三维空间制造时光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