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筷子一頭連著嘴巴,另一頭連著的可能不是珍饈美味,而是病毒和疾病。我們和文明餐桌的距離,也許就差一雙公筷。

  中國人普遍習慣合餐制,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傳杯弄盞、觥籌交錯,氣氛溫馨熱鬧,在吃飯的同時也交流著感情。但是可以想見,你一勺子我一筷子,大家與嘴巴接觸的餐具進了同一盤菜,其實也為細菌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方便。

  隨著餐飲行業恢復營業,經過疫情大考的人們開始重視文明餐桌。“分餐”“公筷”是切斷傳染源的有效途徑,不過,“分餐”在當前的服務業水平下一時很難做到,而“公筷”相對來說則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辦法。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文明在進步,習慣成自然。

當每個人都能自覺成為餐桌文明的踐行者,

“公筷”也就會成為一種新風尚。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公筷呢?

這則指南請收好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在餐館就餐時:

(1) 應主動要求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配備公筷公勺

(2) 使用公勺公筷後應放回原處

(3) 公筷取菜應適量,不將多餘的菜返回菜盤

(4) 夾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不隨意翻菜

(5) 不將公筷公勺插入自己的菜和飯中

(6) 餐後剩餘食物收集,應使用公勺公筷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在家吃飯時:

1、固定餐具: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

2、踐行分餐: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碗裡面,大家只是圍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

3、公筷公勺:不能分餐的情況下,每個人應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飯,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夾、盛食物。

4、兒童餵養: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對不能進食的嬰幼兒,家長或監護人一定用適當的方式感覺孩子食物的溫度,嚴格禁止用嘴嘗試孩子食物、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餵食孩子、與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幾張美圖,

發送給你想邀請一同加入

“公筷行動”的人吧!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 | “筷筷”有愛 “筷”樂用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