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励志电影,它根据同名书作者莉丝•默里的真实故事改编,豆瓣上数十万人给出了8.1的高分。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故事围绕着女孩伊丽莎白·丽兹展开,她生活在一个千疮百孔的贫民窟家庭,父母吸毒、酗酒,母亲更是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她和姐姐不得不在充满毒品和饥饿的环境中长大。为了生活,她开始流浪、乞讨、捡垃圾、偷东西……生活的苦难无穷无尽地折磨着这个可怜的小女孩。16岁时,母亲因为艾滋病离世,她深受触动,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丽兹决定放手一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尽快摆脱泥潭般的现况,她没日没夜的用功读书,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四年的学习任务,并成功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最高学府——哈佛大学。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唯物辩证法里面提到了内外因作用,内因指事物内在的动力,它是基础,外因指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因素,它是条件,一个人的成功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内外因都缺一不可。丽兹的成长环境里充满了负能量,虽然父母给了她一手糟糕的烂牌,但是这个坚强的女孩,靠着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品格实现了逆袭。丽兹的逆袭之路,她的成功跟她所处的社会关系及个人努力都有着密切关系。

1. 生于绝望,原生家庭的影响

丽兹的童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父亲吸毒、无能、没有工作,母亲酗酒、失明、精神分裂,她生活的公寓肮脏、混乱、满是垃圾。母亲毒瘾发作时,会发疯一般地抢走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丽兹姐妹苦苦哀求道,如果拿走了这些钱她们会饿、会死,但母亲仍旧不管不顾,把钱抢到手就跑出家门去买毒品,一旁的父亲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只顾着重复地念叨着电视里的台词……

亲生父母对女儿既没有精神上的关爱,也没有物质上的支持,丽兹在这个家庭里,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没有生存能力的父母。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最近很流行谈论原生家庭,这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子女在长大结婚前与父母生活的家庭。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中,奥利弗·詹姆斯博士提到,个体的命运没有被编码到基因里,成长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可以重置孩子在早期抚育过程中形成的大脑电化学模式,使之更健康。

虽然丽兹的父母并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但好在他们的存在对于女儿而言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父亲是个书呆子,他熟读了多本著作,并有着深邃的思想,丽兹从父亲那里习得了学习习惯,虽然很少去上学,但是她看过了很多书,这对丽兹后来选择重新学习,并被学校录取发挥着重要作用。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母亲在丽兹小的时候,还是很正常的,她跟其他普通母亲一样关爱自己的女儿,她会做早饭、洗衣服,带着女儿在游乐场玩耍,这使得女儿与母亲之间形成了亲密的依恋关系。

这种早期情感上的联结使得丽兹从小就深爱母亲,即使母亲无数次地背叛她、抛弃她,她仍然没有放弃爱自己的母亲,她对母亲说道,就算你是世界上最差劲的妈妈,就算在世人的眼里你是人见人怕的瘾君子,妈妈,我依然那么地爱你。丽兹在与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单纯、善良、感恩,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帮助她在求学过程中拿到了《环球时报》的奖学金,从而顺利实现了哈佛梦。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丽兹的家庭糟糕的让人难以置信,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更糟糕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甄嬛传》里饰演皇后娘娘的蔡少芬背后就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惨痛经历:她的爸爸很早去世,妈妈嗜赌成性、欠下了高额赌资,为了替母还债,蔡少芬17岁参加港姐出道,拼命工作替母亲还清了8000万的巨额债务。但母亲却像个无底洞,非但没有戒赌,还逼着她跟富商交往,蔡少芬因此一度抑郁甚至想要自杀……虽然经历了不幸,可是现在的蔡少芬,不仅有令人羡慕的甜蜜爱情,还拥有三个可爱的孩子。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泰戈尔在诗里写道,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不管原生家庭有多么的不堪,丽兹和蔡少芬一样,在艰难的环境下顽强生长,她们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重新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剧本。

2. 点亮希望,社会关系的支持

无论黑暗多么悠长,白昼总会到来。丽兹是幸运的,在她茫然无助的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在竭尽全力地帮助她,帮她驱散阴霾,帮她找到方向,正因如此,丽兹终于熬过了漆黑的夜,与朝阳撞了个满怀。

  • 1)社会救助体系

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社会救助体系虽然成立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1935年,在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第一部《社会保障法》顺利通过,包括抚养未成年人家庭补助、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等多方面内容。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当发现丽兹生活在破烂不堪的环境时,社会救助组织及时出现,妈妈被送进强制戒毒所,丽兹被送到收容所,恢复学习。收容所里吃穿不愁,丽兹也深刻感受到了人间冷暖,这为她后来毅然选择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埋下了伏笔。

  • 2)良师的指引

在求学过程中,丽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戴维老师。老师不仅给了她入学的机会,还非常良苦用心地保护着丽兹,他在课堂上故意叫不出丽兹的名字,其他同学会帮丽兹抱怨道“她都来一个周了,老师你怎么还记不住她的名字”,以此推动其他同学跟丽兹站在同一战线,而不会孤立这个“特别”的女孩。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广泛应用于教育学领域的一个理论: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信任和期待会产生正能量,它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从而使学生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戴维老师于丽兹而言,就是这样一位良师,他始终在鼓励着丽兹,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做出不普通的事情,这些话就像星星之火一样,照亮了丽兹前行的方向。

  • 3)朋友的陪伴

虽然没有出生在充满温暖与幸福的家庭,但当丽兹无家可归的时候,她遇到了一群并不计较她出身的好朋友。他们一起游玩、一起打闹,一起陪伴丽兹走过了最漫长的暗黑时光。

徐志摩说,友情是愉快,是爱,是再不畏虑,是不再受孤寂的侵凌。在这种单纯、坦然的友谊里,遍体鳞伤的丽兹慢慢被治愈,这些快乐、简单的日子让她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卸下重担之后,她终于有勇气去挑战更多的可能。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3. 实现愿望,自我选择的力量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站在人生岔路口上,丽兹不断地在选择,在不断的选择中,她终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 第一次选择,关于感恩

妈妈毒瘾发作后,发疯般地在家里问女儿们索要救济款。大女儿死命地护住她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丽兹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妈妈如此痛苦,她颤抖着把唯一的100美元交给了妈妈。在妈妈因为吸毒患上艾滋病之后,丽兹依然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她,陪她吃饭,帮她洗澡。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在苦难的现实下,这个坚强的女孩始终没有抱怨,不管妈妈沦落到怎样惨淡的地步,她自始至终都以一颗赤子之心包容着、爱护着自己的母亲。与丽兹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更擅长把人生的不如意、不顺遂归罪于父母,这种行为不过是给自己的懦弱和推卸责任找了一块挡箭牌而已。

  • 第二次选择:关于拒绝

因为长期拖欠房租,丽兹生活的公寓被收回,妈妈带着姐姐搬进了外公家,丽兹却选择了拒绝。她知道外公曾经强奸了妈妈的姐姐,她不愿意回到那个肮脏、丑陋的地方,一旦回去了,将面临万劫不复的深渊。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果不其然,姐姐选择了妥协,于是成为了第二个妈妈,失学、不伦、失明,而丽兹挣脱了出来,她拒绝复制母亲的悲惨遭遇,她知道自己值得拥有更丰富、更美好的生活。

  • 第三次选择:关于告别

当丽兹决定重新上学时,她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克里斯,她劝克里斯跟自己一起好好学习,并祈求校长让克里斯也进入学校。然而,克里斯并不接受好意,她说道:“丽兹,像我们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不可能进哈佛。”丽兹平静的回答道,我会的。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丽兹与同龄人相比,更成熟、更冷静,她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朋友在抱怨生活、听天由命时,她已经规划好了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处处都有转折,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你既可以选择得过且过,也可以选择丰盈而热烈得活。

《风雨哈佛路》:父母吸毒、生活困顿,她却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风雨哈佛路》是一个关于理想和奋斗的故事,在坎坷而曲折的命运中,丽兹凭借周围人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摆脱了命运的束缚,创造了一段传奇。

虽然拿到手的牌很烂,但是面对困苦和绝望,丽兹永不退缩、勇往直前,她就像沙漠中的沙棘,不断努力地把跟扎进贫瘠的沙土里,久而久之,她已经成长为一颗繁茂的参天大树。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即使生于绝望,也能活出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