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言恭達書法藝術欣賞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言恭達 1948年出生,江蘇常熟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協文史館文化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館員,中國政協文史館言恭達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江蘇省文聯副主席。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受業於著名書畫家沙曼翁、宋文治先生,精多種書體,工篆刻、善繪畫。作品參加第二至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第一至第四屆全國蘭亭藝術展、國際書法展和當代名家書畫篆刻作品展,先後500多次在國家級、國際性和各類全國性展覽中入選並數次獲獎。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國內外100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書學論文多篇參加“全國書學研討會”,選入《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獲中國文聯“第五屆全國文藝評論”二等獎,“第七屆全國文藝評論”一等獎等。出版《抱雲堂》等書畫專集與《抱雲堂藝評》等專著,《當代書法名家》(字帖)及教材,參與合編《六體書字典》、《中國書法名作鑑賞辭典》等。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篆書對聯 規格113cm×23cm×2 1996年作

散為周武佐 橐實夫子師




言 恭 達 藝 術 履 職 簡 歷


■1981年,師從沙曼翁先生。


■1997年,任中國滄浪書社總執事。


■1998年,任江蘇省書協秘書長,主持江蘇省書協常務工作。


■2001年,任江蘇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2年,任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副社長,受聘為南京大學兼職教授。


■2003年,受聘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4年,任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2005年,當選為中國書協第五屆副主席、篆刻委員會主任。


■2006年,受聘為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7年,受聘為南京大學藝術碩士研究生導師,受聘為江蘇大學兼職教授。


■2008年,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任開明畫院副院長。


■2010年,當選為中國書協第六屆副主席、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篆書專業委員會主任。


■2011年,當選中國文聯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受聘為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任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院長。


■2012年,任中國文化傳媒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任江蘇省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2013年,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任中國政協文史館文化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研究館員,中國政協文史館言恭達藝術研究院院長。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哲 思 、 詩 韻 與 至 情

——讀言恭達書法有感


■蘇叔陽


我真是孤陋,言恭達的名字早有耳聞,認識他卻是2008北京奧運前夕,他的草書長卷《我的中國心——何振梁先生代表中國申辦奧運會的講話》在京展出,那時我們才第一次握手。當時為他的作品所震撼,卻一時不知該怎樣說明自己的感受。我曾兩次觀摩他的這幅長卷。每次都有被轟擊的感覺,但卻捋不出頭緒。磅然大氣和激情四射、渾然一體和細緻周到、雄健和優雅,一切彷彿天成。只覺得這就是何振梁先生自己在講話,是一位中國體育界的長者在國際奧委會的講壇上,向全世界意氣風發又情意盎然地代表中國人民抒發主辦世界奧運會的深情。一種最古老又最具中國特色的藝術——書法,卻把一篇最具現代精神和現代語言的講話,體現得如此貼切而精彩,直逼觀眾的心靈。面對這篇長卷,簡直可以聽到當時與會者那如雷的掌聲。我當時想到“雄文起轟雷”這個意境,但又覺不妥,因為這只是形容了作品的“勢”,而少論了書作的美和韻。因此,心中徘徊猶疑,始終沒有向恭達先生道出淺見,以求明示,錯過了一次求教的機會。


漸漸地,我們熟識了,特別是參加了幾次他主持的書法論壇,對他的為人為文也漸漸有了新的認識。


文如其人,作為判斷文藝作品道德價值觀的諺語,文化人只有先錘鍊出一顆清廉而又志向遼遠,豐滿又能簡潔自守的純正的心,在此基礎上苦研法度和技藝,才會達到真善美的高峰。恭達遠祖是孔老夫子的高足:十哲之一的言偃先生。清雅守正的家風,讓他既有與時偕行的積極進取精神,又有慎獨的自我匡正的君子之風。他淡泊名利,虔誠待人;他樂於助人,公而後私;他精於法度,又勇於創新。在仔細地研讀他的書法作品後,我從中體悟到許多哲理詩情和深深的愛意。恭達先生的書法作品,無論隸、篆、行、楷,還是他最擅長的草書,都表現了他深邃的哲學功底。他清楚動與靜、實和虛、有與無、濃和淡、局部和全體、細節和全篇等之關係。下筆之前,必是先把書寫的內容仔細思考一番,整體佈局及行距、字距、墨色的濃淡、空白與連接……都在胸中明白如電影畫面之流動,然後平心靜氣,再然後,慨然運筆,一氣呵成。於是,悠然、昂然、躍躍然,一幅大草精品展現在你眼前,讓你欣賞,令你品味,促你深思。它會令你體悟到空靈的境界比熱鬧的繁華更具轟擊心靈的力量,空白要說的東西有時遠超絮語,濃烈有時須和淺淡相伍才真顯濃烈。這一切,功而不工,匠心獨運,卻似出自天然,一揮而就。請你退兩步,屏息而觀,你會漸漸感到一位藝術家從心的深處發出一陣陣愛的呼喚。這是對祖國、對社會、對藝術、對生他養他的偉大的民族大愛的呼喚。你會不經意地把他的作品記在心間,無論你是否懂得書法之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那幅草書長卷《我的中國心》就是這種感覺。這感覺有時會讓你睫毛溼潤。


  言恭達與時偕行,功予法度,又超於法度。他的草書,字形出於法帖,運筆卻有時出於作書時的激情,讓人讀了明白而有新鮮之感。他守規矩,而又不拘於規矩,重傳統而創新,竊以為這是當今書法之正路。他的書作,常常“以我書,寫我思”。不把書法當作做古人之書的抄書匠。所以,他寫今日的語體文,寫他“時代抒懷”的詩作。這是他將書法與時代相結合的表現之一。


  清人文聲山在論《西廂記》時說:才子之為文也,一眼便覷定緊要處,卻不一口咬住。而於緊要處上下四方極盡閃展騰挪之能事,務使觀者目光霍霍然也。倘以之論書法,言恭達的草書長卷,就充分表現出其為才子之為文也。他的書作,哲學是核心,詩韻為風采,大愛是精神,技法為骨架。雄健、瀟灑和空靈、優雅融為一體。好,實在是好!


不知怎地,想起或看見言恭達,總會有另一位師友陸文夫的影子在我眼前閃爍。是的,他們二位無論體型外貌、言談、個性似乎毫不相同,但我卻總有這樣的感覺。詫異既久,忽而醒悟:原來他們的相似之處,在於那江南秀士的神韻和風骨。嗟夫!這樣的文人,當今之時多乎哉?不多也!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名 家 集 評


陳方既:恭達先生書法功力厚實,書路寬闊,數十年來不廢臨池,且數體皆能,為當代實力派書家之翹楚者。其篆書,從小篆入手,上溯三代吉金文字,脫胎於《散氏盤》,形態端莊靜穆,氣息醇厚古雅。其大草書更有其獨特之處:大氣磅礴、樂感強烈,氣韻生動、境界高遠,構形大開大合,運筆縱橫捭闔,以篆書裹鋒筆法和簡書率意筆法入草,堪稱得中鋒運筆“畫沙”之妙。這種具有獨特個性風貌的時代經典,既是書家深厚的民族文化與美學精神修養的體現,更是其強烈的時代責任感使然。  


熊召政:言先生書法始於篆、隸而終於草書,其習書的路徑,正好吻合了漢字藝術的三次變革,由字的構架及結體到線條的靈動和流變。如今,他的草書獨樹一幟,不但展現出激情四溢、想象飛騰的時代特質,更體現了雲蒸霞蔚、雍容大度的盛世氣象。當我們身處這個時代的時候,會感到眾聲喧譁,莫衷一是。誰是這個時代的藝術的王者?從中國歷史過往的朝代中,我們知道每一個朝代都會選擇這個朝代的每一個方面的真正的代表者。我有一個預感,只要言恭達先生不改初衷,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這個時代將有可能挑選他為書法藝術的代表者。


肖雲儒:創造性地處理好個體生命、社會風雲和藝術傳統三者的關係,是擺在一切藝術家面前的難題,也是擺在恭達面前的難題,也是言恭達書法創新的突破口。他從篆籀中得其筆法筆意,傳其金石之風。既得其技,亦得其味,即清、拙、厚、大四字,這是筆墨之趣,也是人生歲月之趣,歷史滄桑之味。不止於此,恭達更重視的是領傳統之神,這神便是寫意精神。他在符號化的路經上一路走來,由篆而隸而草,由形而神而意。從最嚴謹的篆籀入手而最後騰躍入大草化境。他從藝術精神中沖決而出,進入人生社會之道,從以藝術實現個體生命,到以藝術濟世救心,承載起社會擔當這樣一個大道。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林 凡:恭達先生在其作品中所流佈的不凡氣度和胸襟,高蹈而壯闊,妍麗而雄強,這就不能以往常論書的常態去規模先生,這裡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靈和佚宕之氣,慧根內植,豪氣干雲,自有一種無法臨撫制約之處,此之謂神。恭達先生的創作能凸顯思維本體,使線的藝術發揮到類似某種交響音樂的精神作用之極致,這是恭達先生作品的最為光彩的特點。


蔣力餘:言先生的書法各體兼工,而以篆、隸、草為最,品其書作,神采煥然,靈氣暢流,樸厚與空靈同在,高華與雅逸齊飛。一是淡泊虛靈的主體胸次。言先生認為,藝術家的主體胸次既要淡泊,又要虛靈。所謂虛,指虛靜,超曠;所謂靈,指有靈氣,有才氣。想做一名藝術大家,學養、才情、技藝三者不可或缺。二是深邃超卓的創作理念。真正的藝術家必須是思想者,藝術創作必須技進乎道。他認為書藝的高境是唯道集虛,計白當黑,藝術創作應於虛靈中傳出動盪,神明裡透出幽深。言先生的創作理念體現在他提出的“為人生而藝術”的創作主張。三是雄秀高華的藝術境界。言先生的創作以崇高為宗,雄中見秀,逸中見雅。草書創作不逐時風,以學養才情熔鑄化裁,大草“筋力”與“秀骨”、雄渾與清逸達到了高度的和諧。這是生命本體的物化,博大胸襟的折光,時代精神的禮讚!


衡正安:言恭達先生的書法根植於甲金籀篆並貫穿於真楷隸行,更運之於大草之中。其書藝不管從風格面貌、氣息境界還是筆墨功力都可謂戛然不群,耀眼於當代,表現出“清、拙、厚、大”的審美特徵。


 言恭達先生擅長多種書體,尤其以篆書、隸書和大草功力最深、藝術水平最高。其書法既有深厚的傳統筆墨功力又有強烈的個人藝術面貌;既承接著五千年來傳統書法藝術的本體精髓又有自己的獨特創造;他的筆墨語言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既古老又現代異彩紛呈的書法藝術畫境!


 姜壽田:言恭達認為篆隸古法才是大草的主調,所以他的大草在整體上傾向於唐宋傳統。他的草書以旭素為基,強化線條的純粹性及由對篆籀氣的崇尚所帶來的力量感,同時又引入空間結構意識,化裁黃山谷,強化草書的空間表現。在草書文本形式上,他採用唐宋草書慣常的手卷形式,將時、空結構表現相整合,融化草書大的章法結構和欹側穿插咬合,體現出強烈的唐宋草書精神。


石延平:言恭達的書法有一股清氣、淡氣。溯源其書法的“法意”精神,他是從魏晉、漢三代,到鐘鼎大篆,再到商代甲骨文的。在筆法上,他把漢三代深奧高古的筆意,於古法中化解出今意,並能突破窠臼,自成風貌,於虛淡敦厚的點畫中闡釋出蘊涵大樸大美的大境界。我們在他的“真線”中,常常體會到那洋溢著生命情懷的宇宙之源,這“線”是充滿著生氣與精氣的生命之線。


各體皆善,清和雅緻—— 言恭達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史冊,感謝您的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