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王维的诗“秀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为何说王维的诗“秀美”?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王维在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方面和孟浩然最大的不同在于“秀美”二字。而孟浩然的诗作则是“清美”的代表。

王维的诗作之所以用“秀美”二字来概括,在我看来和他个人的出生和自小受到家庭的熏染有关。王维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小受到母亲信奉佛教的影响,就如同在温室中长大的树苗,没过过苦日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文字里呈现的美也就多了几分“秀气”。王维对山水的热爱多是出于个人的喜好,而且自魏晋至齐梁,山水诗也在逐步地成长、成熟,再加上他个人在文字驾驭方面独有的那份天才和他个人独特的审美情趣,造就了王维的山水诗被后人评为“诗中有画。”而诗情画意在某种程度上是和“秀美”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另外王维又潜心于佛理,故而他的山水诗于平淡处又具有独特的韵味,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

以《山居秋暝》来说,首二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起笔便是清新淡雅,好似不经意之间就将读者带入一片清新疏旷之境,可谓老道高洁。三四句更是飘渺清淡,月从松间照来,泉由石上流出,此二句可谓“只应天上有,”乃天真大雅之语,非是俗人可染指,后人评此二语“非复食烟火人能道者。”五六句也是精妙的很,不写浣女归来而先写竹喧,不说渔舟将归而言莲荷先动,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之意境,王昌龄有诗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此二者意境相通也。末二句轻描淡写信手拈来,却是诗人心中对当时景色的一种情感的抒发,春华秋实、春荣秋歇,万物生长荣枯是自然规律,诗人知晓此乃天道,内心随意处之,则王孙不必有芳草之怨,自可留矣。

王维的山水诗中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使用令人感觉秀美的和颜色相关的字句。作为一种点缀,读起来令人觉得全诗充满美丽的画卷感。当然,这些字安插在句中,有用得极妙的,也有令人感觉透露着些许人间烟火气息的。例如《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中的“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辋川集》中《欹湖》“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山居即事》中“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二句;《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些都是极好的用字,充分与诗意合为一体,令人感受到了美丽的意境。而有些句子则令人感受到了媚俗,例如他的《辋川别业》一诗,“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这首诗中的“绿堪染、红欲燃”用字看似很好,然而整篇诗作表达的却是王维在被宥罪复官重回辋川的那种喜悦之情,从中可以看出王维对仕途的那份迷恋。正是这六个字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对名利仕途的追寻,从而使他在辋川所谓的修佛参禅变为了笑谈,那些《辋川集》中意境何等高妙的词句也只能是作为天才的写照了。

王维的山水诗作,体现出来的“秀美”是其自身独特的写照,他的诗作、画作对后世的审美情趣影响颇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受追捧的一代“诗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