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文|趣味历史学说

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度,至今为止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了,流传下来的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也是从未停止过,只可惜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参透我们古人的智慧。流失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古文字的研究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对于历史我们仍然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好在除了这种非常学术的研究外,我们还有很多风俗文化传承了下来。就像一个个成语典故,又或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俗语。

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俗语的存在是一种我们国家非常独特的文化,它是由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这些俗语很大一部分都流传到了现在,有些非常有道理,有些则已经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了。今天要说的就是古人也使我们现在很多农村老人常说的“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家翁”,顾名思义就是家里老人的意思的呗,表面上理就是不痴呆耳朵不聋的人,不适合做长辈。这样一看似乎特别没有道理的样子,但是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却是指的对于家里晚辈的错失,长辈要懂得装糊涂。我们现在有些时候劝解别人家的长辈不要生晚辈的气,也会用到这句话。那么大家觉得这句从很早以前就传下来的俗语有道理吗?

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这句俗语其实出自《资治通鉴》的第224卷:

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为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说是在唐朝的时候,一位名叫郭子仪的人能征善战,多次带领部下打败叛军,为朝廷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为了奖赏他,当时当皇帝的也就是唐代宗,他将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虽然说娶到公主是一种荣耀,但这也表明这个家庭的夫妻生活肯定不会像寻常人家一样自在,毕竟公主除了是他们家的媳妇以外,还是他们的主子。

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所以在有一次,公主和郭暖两人夫妻吵架的时候,郭暖因为生气向公主说了几句气话后,公主就跑去向皇帝告状了。毕竟公主娇生惯养,平常谁敢惹公主生气啊。郭子仪因为害怕公主和皇帝怪罪,就特意带着郭暖去向皇帝请罪了。这也是非常无奈了,但是皇帝明显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皇帝明确的表示,小辈夫妻两人吵架,我们做长辈的就当个聋子好了,没有必要在意小辈们的错失。

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这也就是“不痴不聋,不为家翁”这句话的来源,也就是说这句话本来说的意思其实只是唐代宗表示不予小辈计较的意思。只不过后来传着传着就有人误会了而已,把夫妻两吵架的错失给扩大到了小辈全部的错失,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对这句话产生了意见。

古人常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何这样讲?有道理吗?

因为家里要是有小辈真的做了什么错事的话,作为长辈当然不能装聋作哑,教导晚辈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任务。视若无睹的话,有些人只会一错再错,尤其是小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三观,需要父母,需要身边的人去影响,去教育。当然,如果是小夫妻普通的吵架,不涉及什么道德或者法律问题的时候,长辈就不要多插手了,毕竟人家的家事。就像还有一句俗语所说“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