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四大中原王朝中,宋明與漢唐為何差別如此之大?

數千年的中國古代史中,中原王朝以漢唐~宋明四朝為代表。

古代的四大中原王朝中,宋明與漢唐為何差別如此之大?


以宋朝為分界線,四朝在對外方面有一個明顯的轉變,即漢唐對外開拓進取,極具擴張性;而宋明則更為內斂,但政權也更為穩定。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改變呢?

1、科舉制的出現和世家大族的終結

科舉,起於隋唐,至宋朝而大興。科舉制的出現,在我國曆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科舉興起之前,皇帝能夠提拔的人才大多來自外戚、世家大族,軍功是當時升遷的重要手段。

比如,漢武帝北擊匈奴時所選的將領,一是李廣這樣的世家大族,二是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外戚集團,不是漢武帝不想用別的人才,而是當時沒有太多的選擇。

漢朝有察舉制,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舉孝廉”。孝廉便是“孝子廉吏”的意思,“孝”指孝敬父母,“廉”指清廉勤政。這是當時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但由於是地方推薦制,所以侷限性較大,而這也是世家大族形成的原因之一。

至東漢時期,世家大族形成,世家大族們是不缺官做的,但如何在眾世家中表現的更為突出呢?一是比別人更孝順,二是軍功。

比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兩漢和兩晉時期的故事,再比如南朝的世家大族們為了把持朝政,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北伐”,北伐是手段,但目的其實是為了掌控朝政,這也是南朝北伐很難成功的原因之一。

由於漢唐時期軍功對於封侯、晉升的重要性,對外擴張便成了帝國的一個重要特徵。

科舉興起之後,皇帝可以使用的人才大大增加,文官政治開始形成

外戚和世家大族的存在,一直是皇權最嚴重的威脅,從西漢末王莽到北宋趙匡胤,王朝更迭頻繁,且方式主要就是篡位(美其名曰“禪讓”)。

而科舉的出現改變了之一局面,皇帝從此不必非要從外戚和世家大族中選拔人才了,科舉取士所得的人才足以滿足天下官吏的需求。這些士子們與世家大族不同,他們原本遠離皇權,敬畏皇權,進入王朝中樞之後篡位的可能性大為降低,這便是從宋朝開始權相極少,朝臣篡位則完全消失的重要原因。

唐朝是世家大族和科舉取士在選拔人才上的拉鋸戰時期。比如唐朝末年的“牛李黨爭”,其中牛黨代表的是進士出身的官僚,李黨代表的則是北朝以來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僚。牛李黨爭爭的不僅是政見,也包括對禮法、對選拔人才的方式之爭。

曾幾何時,世家大族不僅壟斷了官場,也壟斷了知識和文化,而隨著印刷術在宋朝的普及,普通人學到文化知識成為可能。

世家大族的消亡,直接原因是唐末黃巢起義對大族的殘酷殺戮和朱溫的白馬之禍,幾乎殺盡了大唐的官僚集團。但從根本上來說,世家大族的消亡依然是因為宋朝科舉的大興,畢竟殺光了舊的世家,依然可以誕生新的世家,而科舉使世家大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可是,科舉的大興使“讀書”成了天下士子進入仕途的唯一手段,“軍功”不但不再重要,而且越來越受到讀書人的鄙夷,如此以來宋明兩朝的內斂和對外的軟弱便可以想象了。

不過,世家大族的存在,其實利弊參半。門閥世族的時代,寒門出身的人確實極難當官,可是,當一個社會所有的人讀書的唯一目的就是當官,那麼一定也是有問題的,明清時期科舉的僵化導致的社會問題便是證明。

2、道統的建立和新儒學的形成使王朝更為穩定

我們知道,漢武帝曾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客觀的說,在宋朝之前,儒家並沒有後來顯赫的地位。

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是我國的“佛學時代”,佛教從東漢時期開始傳入我國,至南北朝而大興。近代的西學東漸之前,從來沒有一種外來文化像佛學一樣對我國影響如此之深,以至於佛學最終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三大分支——儒釋道,釋家,便是佛學。

如何對抗佛學的入侵,曾長期困擾著我國古代的知識分子。

韓愈

韓愈不僅一位文學家,更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其在儒學式微,佛、道盛行之際,力闢佛、老,致力於復興儒學,重建儒家道統。韓愈認為儒家有一個始終一貫的有異於佛老的"道",而這一點被宋朝思想家——“北宋五子”和南宋朱熹——所繼承,並最終由朱熹集大成,建立了融合佛道思想來重釋儒家義理的新儒學——理學,又稱道學。

從政治和統治者角度來看,理學(道學)的形成和成為官方哲學,為儒家神權和皇權合法性提供了依據,為我國從宋朝開始的皇權不斷加強提供了條件,儒家真正在我國成為定於一尊的學說,其實是從宋朝開始的。

從宋朝開始,皇權越來越至高無上,趙匡胤撤了宰相的椅子,從此朝臣“作為論道”成為傳說,宋朝為了防止武將割據“以文抑武”,從此“出將入相”再無可能。

從明朝開始,宰相被廢除,從此原本可以制衡皇權的相權不再存在,六部直屬皇帝,臣子與皇帝的距離越來越遠,禪讓篡位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古代的四大中原王朝中,宋明與漢唐為何差別如此之大?


理學的大興,是宋朝之後我國再無長時間分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從漢朝滅亡至隋朝建立,分裂時間長達四百年(除了西晉短暫統一外),我們今天可以回頭理性的分析古代重新隋唐大一統的必然性,但在當時,恐怕很難說統一便是必然。

理學,不僅使對儒家的解讀有了統一的標準,同時也使科舉取士有了統一的“教材”,是科舉和理學,將全國真正的統一在了一起。

漢唐開拓進取到宋明內斂穩定的轉變,原因還有很多,但從制度的角度來說,主要就是科舉制的大興和理學的形成。

漢唐外戚和世家大族的存在,使帝國對外更具擴張性,但內部卻並不穩定,篡位、州牧/藩鎮割據是當時王朝結束的主要原因。

宋明科舉的大興和理學的存在,使帝國確實更為軟弱,對外的表現就是守大於攻,但同時帝國內部也更為穩定,篡位和分裂的土壤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