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俗語云:“寧可食無菜,不可食無湯

”,中國人特別愛喝湯。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很多人認為奶白色的湯香營養豐富,食材裡的蛋白質都溶化在湯裡了,比清湯更有營養,其實這是飲食的認知誤區。


奶白色的湯並不比清湯營養價值高,而且喝了更容易發胖!今天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首先,奶白色的湯是怎麼做出來的?


平常下廚的童鞋都清楚,魚煎一下再煮,很容易得到奶白色的湯,而豬骨頭熬久了湯汁也是乳白色的,這個過程怎麼變白的呢?


奶白湯是一種乳化現象,以下小實驗重現過程。


1、水油不相容,就像青菜湯,素菜湯能看到清水,未長時間煎熬的骨頭肉類也是清湯,水油分層如下: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2、在分層的水和油裡,加入乳化劑(生蛋黃,含大量卵磷脂),得到乳白色的蛋黃醬。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白湯”和蛋黃醬類似,是油和水產生乳化反應,湯汁變白。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蛋黃醬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奶白魚湯


日常生活中,我們熬製雞湯、骨頭湯、豬蹄湯、鯽魚湯,熬製時,骨肉中會慢慢溶解出蛋白質和磷脂(乳化劑),這些物質起到了乳化劑的作用,容易熬出奶白色的湯。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乳化劑是可溶性蛋白質,可將脂肪微粒包裹在內,形成穩定的不溶於水的乳化體系,並均勻分佈在湯水之中。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當光線照射到這些小微滴後,發生了散射現象,我們視覺上便呈現出了奶白色。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一般來說,脂肪含量越高,湯汁越容易熬煮成奶白色,而是否能煮成奶湯,和湯的營養價值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形成白湯的原因在於水和脂肪,比起清湯來說,白湯油分更多,越濃白的湯,脂肪含量就越高。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長期喝白湯的話,就相當於多攝入了很多動物油脂,即飽和脂肪,怕變胖的朋友要少喝濃白湯哦。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另外,濃肉湯、濃魚湯在經過長時間燉煮之後,會產生大量的嘌呤脂肪等成分,並不適合高血脂、肥胖以及患有痛風

的人飲用,健康人群也不宜大量頻繁喝這種湯。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對於體弱者,由於消化能力不好,濃湯中的脂肪對他們來說是負擔,喝湯應選擇去油的清甜雞湯。


怕胖人士對白湯的正確喝法:可以待湯徹底晾涼後,將表層凝固的白色油脂撇掉後再喝。


如果您非常注重養生,珍愛生命健康,對於攝入的脂肪以及糖分要求精確到最小的單位,那麼,為你量身打造的不加糖醬油在此——


咦?奶白色的湯怎麼做出來的?喝了更容易變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