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关县仁和镇始终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补齐短板弱项,推进高质量脱贫的切入点,紧紧围绕“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的工作要求,紧扣全镇群众主体这一着力点和关键点,以“四共机制”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在全镇13个村委会184个村小组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实现全域村容村貌大改观。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共建机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宜居家园。整合投入900余万元,实施厕所改造2762户,大牲畜圈舍改造732户,入户路硬化2.8万㎡,庭院硬化3.5万㎡,配置垃圾车18辆、手推车200余辆、垃圾桶720个、垃圾池180个。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共管机制—强化村民自治管理

按照网格责任,层层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会议,细化工作方案,共谋整治良策,将话语权、管理权还给村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把群众的事交由群众自己协商、决定。把制定、执行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抓手,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制定完善村规民约181份、卫生公约100余份,探索实行农村垃圾收费清运管理制度。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共治机制—共同打造宏伟蓝图

手把手教育引导群众提升家居环境,实行楼上楼下、室内室外、房前屋后全覆盖抓整治,重点关注房屋功能区分合理、楼上粮食堆码整齐、房间衣被悬挂折叠、家具清洁摆放有序、通电线网规范布局、工具柴草整齐划一、变废为宝栽花种草、理发换衣不能忘记8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严格执行“鸡要关、狗要拴、牲畜要入栏,牵牛出门把粪铲”的要求,村内配备铲子和粪桶公共使用,从源头上切断家畜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选择适宜地块,进行适当围护,建成“晒牛场”39个供群众早晚集中使用,解决群众习惯将大牲畜牵出圈舍并在庭院、公共道路进行通风、晒太阳、喂食等严重影响公共环境卫生的问题。逐村逐路排查排污沟线不畅、堵塞甚至断头沟问题,采取修复贯通、道路切缝、疏堵结合等方式,解决污水横流问题。全面开展公路路域整治,将所有公路路面、侧沟、附属设施及周边区域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整治乱堆乱排、乱占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挖乱堵“五乱”现象,环境整治从村域向外拓展。全镇集中21天整治路域环境210公里,清理垃圾500余吨。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共享机制—实现群众利益共享

实行家庭卫生一日一清理、公共场所三天一大扫,保证群众充分享受宜居环境。强化“禁白”工作,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死角,实施村庄绿色工程,播撒花草绿化面积1万余㎡。充分利用竹子资源,发动群众编制竹篱笆2万余米,形成一道亮丽风景。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马关县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原标题:仁和镇:“四共机制”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