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 视听文山 微信号:wstvmtkd ———新闻速递 | 海量视频

“让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是一句简单的承诺,也是对村民的真情告白,侯玉林用14年的坚守,履行着对村民的承诺。

这个组长不简单

侯玉林,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半坡村小组组长,14年前他被村民推选为半坡村小组长,从那一刻他就一心一意为半坡村、为村民忙碌,一切只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个承诺。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半坡村共有农户46户229人,全部是苗族,人均耕地2.65亩,由于当地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经济收入比较单一,村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线下。侯玉林和村组班子围绕“以粮定居住、以林促路、靠科技进步”的思路,建设发展半坡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半坡村群众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侯玉林想着安居才能乐业,他就主动深入各家各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帮助农户想办法出主意,解决盖房问题。村民熊金芬家有6口人,丈夫在外打零工,养有一头牛,靠种植为生,收入微薄,一家人住的土坯房常年失修,已经成为危房,为改善熊金芬家住房问题,侯玉林帮忙购买石料、水泥,联系人运到村里,帮忙建房,如今熊金芬家搬进了新房,日子逐渐好起来。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村民 熊金芬:“他也是为我们好,国家也是扶贫,他给我们想办法,盖起这间房子,我们搬过来这边住,我们心都要好过,比原来舒服多了。”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带头迁坟为更好的发展

2016年,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坝子镇田湾村完小需要建盖新校区,以改善教学硬件环境。新校区选址距半坡村900余米,占地40亩,需要迁坟41座,迁坟的事情群众都不同意,群众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认为迁坟是对故人的不敬,还有人指着鼻子谩骂侯玉林。其实侯玉林整个家族也有11座祖坟涉及其中,作为党员的他,十分能够理解政府的决定,建学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他们这一代已经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他不愿意下一代还是像他们一样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走不出大山,继续在半坡村受苦。开完会后,他走遍村里所有人家,挨家做思想工作,并主动带头把自己的11座祖坟迁了出去,村里的群众看到侯玉林的主动作为,也陆陆续续跟着就把自家的坟迁了出去。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半坡村小组组长 侯玉林:“为了我们后代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干部,我就先来帮我家的迁走,其他的,几天就来迁完了,学校就开始动工了。”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热心肠组长得众人爱戴

其实侯玉林家本身也不富裕,但是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只要群众有困难他都会去帮助,村里有人家没米下锅,他就回家扛一袋米、提一些油送去;有人家没钱找人收甘蔗,他就垫资给人家找工人;有人家没钱盖房了他就把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帮别人贷款,侯玉林的所作所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党委副书记 熊定福:“他平常在寨子里面,大事小事,人民群众都愿意找他,他也热心帮助群众,人民群众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包括村委会对他评价也是相当高,在整个村委会都把他的事迹宣传给大家听,让全村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都要向他学习。”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14年坚守得回报

14年的坚守,14年的付出,让偏僻的村寨有了质的变化,如今全村46户群众全部入住新房,甘蔗、香蕉等热区作物,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半坡村村民的生活日新月异。面对这些变化,朴实的侯玉华只给出了一句简单的话:“我劳我累我都不管了,主要是为了群众,让大家都有吃的穿的就行了。”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本台:黄皇 何德猛 马关台:陶正雄

制作:冯明兰

记者蹲点日记:马关这个汉子在半坡村坚守了14年 只为一句承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