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饭 用心生活

好好吃饭  用心生活
好好吃饭  用心生活
好好吃饭  用心生活

家常饭菜,人间烟火,传承的是有滋有味的生活。

在这味道里深藏的,是淡淡的日子、浓浓的爱意、深深的思念。

落地为人,嗷嗷待哺,熬尽了乳汁后,母亲就用那一碗碗深情的饭菜连接起一个个日起日落。

日子,就在一日三餐中轮回着,生活,也就在每餐饭菜中延续着。

朴素的饭菜,延续起生命和爱,让生活的记忆有了独一无二的味道。

而我的记忆里,全都是母亲的味道。

自家地里的粮食蔬菜,在母亲手下变成了一碗碗可口的饭菜,简单朴素,充满温情,充满家的气息。

洋芋是缺少粮食时家里最主要的食物,直接蒸着吃,或者熬糊汤时加进去,顶馍馍吃,耐饥。而我最喜欢吃的是,用洋芋和南瓜加少量水同煮,上面加上一层发面的南瓜盖被儿,蓬松的白面,吸附了洋芋南瓜的香甜,麦香扑鼻,软糯诱人,把大蒜捣烂后与辣子和芝麻用油泼过,加入酱油醋的调汁,这样的蘸汁更能激发出南瓜盖被儿的香味,刺激着味蕾,辣得过瘾,让人吃得肚圆腹胀,还是欲罢不能。

普通的麦子,就能变幻出不同的面食。包子饺子是过年时才能吃的稀罕饭,馒头花卷是每天必备的食物,不能断顿。麻什儿臊子面比较麻烦,平时劳动繁忙也不太做,最爱做的就是各种面条了,燃面片片面扯面糊汤面米儿面,干的稀的宽的细的长的短的,花样变换,温暖了胃,培养了味觉,养成了农家人同样简单朴素的性格。

米儿面,(一定要读儿化韵,才会更香),苞谷糁面的姊妹饭,配料更为丰富。白米加黄豆熬好,下面条青菜,香菇洋芋豆腐胡萝卜蒜苗切丁炒好,下锅,撒上香菜,淋上油泼辣子,开吃。爽滑的面条被油油的米汤包裹起来,配菜丰富的层次,口感更为浓郁细腻,是秋冬季节必不可少的家常美味。

手擀面筋道爽滑,芹菜浆水酸而不刺激,佛开口的九月韭,几丝香菜,几根青菜,几滴油泼辣子,简单的融合,成就了最朴素的味道——浆水片片。柔和清爽,祛火降燥,又极耐饥,是那些物质贫乏,吃不起猪肉时代的主要食物。

浆水菜系列饭菜还有一类,是女同胞的最爱,那就是搅团和鱼鱼,同用苞谷面做成,做得过程很麻烦,俗语“搅团要好,七十二搅”就能说明,苞谷面在文火中边搅边煮,稀稠合适,黏度增加,慢慢粘合,慢慢成熟,配上浆水汁子,甜烫酸爽。用特制的带眼儿工具漏成小鱼形状,同样的浆水,口感又成了清凉爽口。

普通的面食,延展着平淡的日子。丰富的食物,蕴藏着美好的生活。

家里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苞谷,稻米很少,只有几分地,米饭是不能常吃的,只能偶尔打打牙祭。而米饭最令人嘴馋的吃法莫过于谁家过大事时有“八大碗”的红豆米饭了。说是“八大碗”,其实只有四种菜,普通的萝卜白菜豆腐用大锅大火熬好,上面用几块红烧肉来点盖帽,还有一个凉菜,一般是芥末呛拌洋芋丝,每种菜两碗对称摆放,中间墩一大盆煮了大大的红豆蒸得红红的米饭。在迎新送故或喜或悲的气氛里,就着浑素搭配凉热相合的“八大碗”,吃那香喷喷热腾腾的红豆米饭,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家乡味道。

米饭还有一种家常做法,让人难忘。自家地里的洋芋豆角红萝卜蒜苗,再买一点豆腐,切成小块,热油下锅炒至变色,下米翻炒调味,加水焖煮,水干即熟。打开锅盖,多种蔬菜的味道调和着米香,香味独特浓郁,是农家人独创的方便快捷的吃法,深受大家都喜爱。

米和面的味道构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记忆,大自然还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味觉体验。

春天的槐花,在空气中氤氲飘香,从枝头上捋下来,加上干面粉,一点盐,上锅蒸熟,放入辣子蒜末油泼,花朵和面粉相互渗透,相互成就,特有的香味沁人心脾,入口香糯,花香弥漫,应是春天大自然给人们最好的美味馈赠。

秋天的荠菜,是夏天种子散落后刚发芽长大的,最为鲜嫩,轻轻焯水就成为诱人的嫩绿色,味道清香,加入金黄的鸡蛋,再加几个香菇提味,更能激发出它的独特气质。南方人喜欢用它包馄饨,北方人则用来包饺子。不同的形式,同样的美味,让人难以忘怀。

…………

各种粮食蔬菜,各种调料混合,碰撞、激发、融合,调理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包容着多姿多彩的生活。

四季更替,山河辽阔,饭菜里氤氲着人间的烟火,味道里轮回着平淡的岁月,舌尖上的世界,是温暖而踏实的生活。

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记忆,家的气息,母亲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永远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人间烟火。

为了那个曾经最最疼爱我们的人,为了今天拥有的所有美好,用心吃饭,深情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