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漢代鄉間小吏低微職位,很多人卻沒有資格擔任,隱藏怎樣內涵

在漢代最不能小瞧的就是鄉間小吏,雖然屬於“微末小吏”,但是這種崗位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上的,往往是那些德高望重,甚至是曾經在漢朝擔任過高層官員退休養老後回鄉繼續出任這個鄉間小吏。

在漢代,一旦做了鄉官,意味著某種道德的制高點和享受著基層百姓的尊崇,要知道劉邦就是出身於秦朝的亭長,相當於今天的基層司法官員。

趣話漢代鄉間小吏低微職位,很多人卻沒有資格擔任,隱藏怎樣內涵

相關畫面

因此,漢承秦制,建立了一套更加完整的政權系統,從而更為細化的進行管理,由此也讓人知道了漢代的鄉官“含金量”非常之高,他下可統轄鄉里,上可直接向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其中的分量絕非一般官吏所能比擬。

當時的郡縣鄉里有三老、有​秩、十里一亭,設立亭長,此外還有孝悌、力田等等基層鄉間小吏的成稱謂,正是靠著他們,通過戶籍制度,全面將漢代百姓進行有序、有效治理。

那麼漢代的鄉官​是怎麼產生的呢?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下發詔書“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復勿徭役。”因此鄉官是從退居鄉里的官僚、和儒生這些較有威望的人來出任的,可見對這一重視程度。

趣話漢代鄉間小吏低微職位,很多人卻沒有資格擔任,隱藏怎樣內涵

影視形象

他們靠著過去的經驗和威望繼續在鄉間發揮作用,同時享有一定特權,免除徭役和雜稅,因此,漢代的鄉官地位雖然不顯赫,但是卻非常充實的一個職位。

此後漢代鄉官也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到了漢惠帝時期,​“舉民孝弟力田者 復其身”,擴充了鄉官的選拔範疇。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也下發詔書:“ 孝弟,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三老,眾民之師也。...以戶口率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導民焉。”漢高、惠、文諸帝,均反覆強調農村基層政權的重要性,目的在於恢復鞏固基層秩序,為推行“休養生息”提供了重要的基層結構保障。

鄉官中的“三老”​,大多都是“能奉教化”的五十歲以上的儒家知識分子中選拔,如當時的高級官員王翁孺在漢武帝時做繡衣御史這樣的高位,免職後回到鄉間樂滋滋的做起鄉官,管理起一小部分人,好像沒有任何心理落差。還有一人叫樊重任的也從高位上下來後樂顛樂顛的去做鄉官,最後過得相當愉快。

趣話漢代鄉間小吏低微職位,很多人卻沒有資格擔任,隱藏怎樣內涵

相關畫面

為什麼鄉官在漢代這樣讓人喜歡做呢?這要從更深度的背景去解讀。史載“三老掌握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官,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這就是“三老”的“率眾為善”的主要職責,其實很大程度來講,在極其注重綱紀傳統的漢代,能夠代表道德禮儀教化的長者,被尊重的程度是官員無法比擬的。甚至到了東漢時期,鄉官“三老”的位置依舊沒有改變,許多太守能否有政績甚至要看他為鄉間百姓選了怎樣的“三老”。當時的秦彭當山陽太守,“為民設四誡,定父母妻子長幼之序,擇民能率眾者為鄉三老。”

在當時看來,推崇三老的位置就是“所以教妻父之道”,即講“孝道”,因此在當時所有人都將這一傳統視為最重要的表現。

趣話漢代鄉間小吏低微職位,很多人卻沒有資格擔任,隱藏怎樣內涵

漢代時刻

觀看相關典籍無不不厭其煩地顯示“以孝治天下”,而大漢確實堅持做到了非常細緻的地步。

漢代散居鄉里的民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裡,十里為亭,十亭為鄉,分設伍長,還有相應的“監官”,從道德和法制上進行管理,因此漢朝的民間管理水平較高,百姓確實在長期散亂後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嗇夫(有秩)主要的職責是徵收賦稅。漢代,每個”編戶”家庭成員的姓名,性別,年齡,膚色,爵級和財產以及所在的地方行政單位,每年由鄉嗇夫(有秩)登記一次,叫做”案比” ,編成名冊,送呈縣令。縣令轉呈郡守,郡守又派上計定呈獻給皇帝。每年國家徵收田租、口賦,徵調勞役,都靠這個名冊。據說西漢宣帝時,黃霸為潁川郡守,由於他”勸善“、”禁奸”使”戶口歲增“ ,國家財政收入增加,被譽為”天下第一”循吏,受到嘉獎。而三老、力田也都受到賞賜。可見鄉官正是郡縣地方方的重要紐帶。

趣話漢代鄉間小吏低微職位,很多人卻沒有資格擔任,隱藏怎樣內涵

相關畫面

史稱,第五倫”為鄉嗇夫,平徭賦,理怨結,得人歡心。”爰延為鄉嗇夫,人但聞嗇夫,不知郡縣”,鄉官小吏成績優異者可選拔到郡縣或太守,如著名大學者鄭玄就是這一出身,因此如果年紀不太老的話從鄉官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此外三老有直接上書天子言事的權利武帝時發生巫蠱事件之後,壺關三老茂書,為戾太子排冤,“書奏, 天子感悟”可惜為時已晚,但從這件事上看來漢代鄉官的特殊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他們已經深度參與當時的最重要內容的討論。

漢成帝時,湖縣三老公乘興等上書天子,歌頌被罷官的王單治理京兆的功績,史稱奏,“天子復以尊為徐州刺史”。直接影響到皇帝對重要人事任免的意見,可知,這種影響是在任何朝代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史實說三老扮演了上接郡縣、皇帝,下連各地豪紳的一個重要角色。因此漢代的鄉官確實意義非同尋常。

參考資料《漢書》、《中華文化史》、《中國官僚歷史圖解大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