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沒讓劉伯溫當宰相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用戶58357046073


劉伯溫是從沒當過宰相,不過他最高職務是太師,那是明武宗追贈的,應該不算。

在人們印象中,劉伯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可比諸葛亮。

按他的才能,當個宰相應該是沒問題的,為什麼朱元璋不用他呢?

劉伯溫劇照:


這個事要從幾個方面分析。

一、從劉伯溫的功勞上分析

劉伯溫在大明建立後,得到的爵位是“誠意伯”,僅僅是個伯爵。這是因為劉伯溫的功勞確實不大。

從1360年投奔朱元璋到1368年建立大明,這些年劉伯溫在朱元璋手下僅是個參謀,並不是演義中的所謂軍師。

特別是在和陳友諒的大戰中,根本沒有見到劉伯溫的影子。也許劉伯溫是個戰略家,但不可否認,民間將他過於神話了。

朱元璋封了六個國公,還有幾十個侯爵,這裡面都沒有劉伯溫,可見這時他的功勞至少朱元璋是不太認可的。

劉伯溫劇照:


何況劉伯溫這個伯爵還是封賞後的半個多月再補封的,僅僅只是個三等伯。

所以這時的朱元璋是不會想到讓劉伯溫當宰相的,那些功臣們也不會服氣的。

二、劉伯溫的官有多大?

劉伯溫雖然沒有當上宰相,但朱元璋封給他的官是御史中丞。這是個很大的官了。

御史中丞是御史臺的升官,自從廢除御史大夫之後,基本上就是掌管監察的最高官員了。

而且,據《新唐書·宰相表》,唐代由御史中丞直接升任宰相者,共11例。

在清朝,常帶副都御史比成御史中丞,那些掛著副都御史銜的督撫也別稱為中丞。

三、從劉伯溫的性格上來看

劉伯溫並不是個官迷,他多次推辭掉朱元璋的封官。定西之役之後,因劉伯溫有功,朱元璋召他赴京,追贈的祖父、父親為永嘉郡公,並要給劉基進爵,劉基都固辭不受。

劇照:

如果劉伯溫同意了,那至少是從伯爵升到郡公了,是公爵了。

四,劉伯溫不是宰相,但朱元璋以宰相之事問之。

有好幾次,朱元璋都想罷免李善長,讓劉伯溫當宰相,可是劉伯溫總說李善長“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和諸將”,力辭不就。

後來朱元璋任命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幾人為相,都徵求劉伯溫的意見,可見此時的劉伯溫重要性。

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的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覺者、料事如神的預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說。

據說他曾卜過卦,知道大明無善終之宰相,所以無論朱元璋怎麼做,他都有意避開這個職務。這就是他不當宰相的原因。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劉伯溫堅辭不受呀,所以沒當丞相。本題就說說,推辭丞相一職和不受公侯的可能性。

老朱冤吶。實錘在文末。

有一種史料上沒有記載的推測是:劉基自己樂意,他對朱元璋說不要一切爵位,減薪也是自己申請的,什麼樣的好處劉基會很痛快收下呢?老家青田縣,朱元璋開恩不加稅,劉基美美的接受了。

另一種說法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朱元璋陰謀論,論調很多,原因多種多樣。

民間神仙劉伯溫雖然沒有江湖傳聞中的那麼神奇,但起碼的形勢還是能看懂的,這也是作為謀臣所必備的個人基本素質之一。

堅辭不受是劉基的一貫作風

劉基對待功勞一向是不大在意,推辭賞賜也是他的一貫作風,比如:

龍灣戰役,太祖為了表彰劉基把攻克敵軍的獎賞都賞給劉基。劉基非常堅決的推辭了。

鄱陽湖大戰,如果沒有劉基,朱元璋早就被大炮轟死,事後劉基並沒有以此吹噓,更別提要什麼賞賜了。

朱元璋斥責李善長,劉基:李善長算是從龍老臣了,他能很好的調和眾將之間的關係,言外之意就是這人有用,不必過分苛責。朱元璋問,李善長很多次想害你,你還挺為他著想的,我要拜你為丞相。

劉基一個頭就直接磕下去了,百般苦勸朱元璋,說:就像蓋房子一樣,要用大材,您如果用小材那房子會坍塌的。堅辭不受!

您說這樣的劉基會在乎什麼公侯伯子男麼?

真想苛待劉基,老朱需要搞這種不入流的小動作麼?

咱們再回到幹部待遇的問題上來,民間都說劉伯溫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這個本事劉基恐怕是沒有,但博學如劉伯溫,漢太祖劉邦的段子肯定是聽過的,想忽略都不成,連朱元璋都說劉基是自己的漢張良,問題是那個時期的功臣良將可沒幾個得善終的,功如蕭何又怎樣?不充分自黑的話,命也不得長久。

劉基深知這段歷史,肯定會如履薄冰,對各種好處都是堅辭不受,所以很可能是劉基的個人意願,三等伯我們不說,就說這俸祿也是同級的三分之二,朱元璋真缺一百多石?依朱元璋的脾氣,弄死個把人不需要那麼多理由,也不需要在俸祿上耍這種小手段,比如:

朱文正,哪裡是什麼謀反,無非就是以前有過黑歷史,從張士誠那裡進貨倒騰點私鹽,沿途都不敢管,後來大局初定,又為害一方太過造孽了,強搶民女,膩了直接都投井裡,搞得怨聲載道,還有就是拒絕監管,朱元璋的話都不聽,最後被老朱(鐵)鞭殺,這一條我不加粗字體,這是史實,朱文正可不是在獄中鬱鬱而終的。朱文正和朱元璋二子朱樉的德行有一拼,死得不冤,太渣了。

既然拜為丞相朱元璋會和劉基商量,封侯這事私下就沒提?我覺得根本不可能,朱元璋雖然對劉基有些忌憚,但幾乎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的,第一次辭職朱元璋還沒事通信讓劉基出些主意呢,可見朱元璋對其信重,劉基在朝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

兩個虛擬場景,依據劉基一貫作風,大家自行選擇:

一、朱元璋召見劉基談事,事畢。老朱說,我給你封伯可好?劉基:嗯!(老朱羞的臉通紅,拿得出手,說不出口啊,自己為啥那麼埋汰人)

二、朱元璋召見劉基談事,事畢。老朱說,我給你封公可好?劉基:嗯?不行,再三推辭才封伯減俸。

開篇我所說的的實錘是什麼呢?

以前的禮制是這樣的:

《明會典》“公侯伯皆得推恩三代......

洪武二十六年:公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國公……不能亂推。

劉基長輩們是怎麼封的呢?

追封劉伯溫的祖父、父親為永喜郡公。(同為公,比國公低一級)

所以朱元璋絕對是有意願要封劉基為“郡公”的。不然不會追封劉伯溫的祖父和父親為郡公。

至於朱元璋方面的考慮,太多文章論述過,內容重複,且出於篇幅考慮我就不多寫了,劉基的推辭是一貫性的,從龍之初就有意規避這種可能會奪命的實惠,封爵自然福茵子孫,但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能留名千古的丞相一職來說,還是缺了些分量,無論是否出於保命需要,態度上劉基對這些看的都比較淡。至於以朱元璋為視角來剖析問題,前文說過,老朱想辦誰直接就辦了,不會那麼小家子氣,直接就照人下手了,不必搞這些小動作。


古今通史


洪武初年的宰相是李善長。李善長、徐達、湯和是最早跟隨朱元璋征戰天下的一批人。這批人逐漸形成了一大集團——淮西集團。


李善長善於調和諸多將領的關係、善於統籌糧餉、籌集兵源,為朱元璋的勝利建有“蕭何之功”。

在朱元璋任吳王的時候,李善長就任左丞相,明朝建立以後,李善長出任第一任宰相。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與他的這些武將拉開了距離,而這些武將為了自己的前程考慮逐步團結在李善長周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宰相集團。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專制國家以來,宰相或者丞相就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國家事務,位高權重。這個職位可以是皇帝的得力助手,也可以對皇權構成嚴重威脅,這就是皇權與相權之爭。如果兩權不能很好的協調,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朱元璋是一個猜忌心很重的人,自幼家貧,一路摸爬滾打,建立大明王朝,他有一萬個理由保證皇權不能旁落。


所以說,李善長的宰相集團必須得到限制。這時,他想到了一個人——劉伯溫。

劉伯溫,處州青田人,出身官僚世家,在自身家庭的影響下,自幼聰慧超群,14歲進入處州郡學,習《春秋》。17歲,拜名儒鄭夏初為師,攻讀程朱理學。他博覽群書、經史子集、天文曆法無所不通,尤其擅長“象緯之學”。

在元順帝元統元年,23歲的劉基考中進士,步入仕途。至正八年,1348年,方國珍在浙江起兵,元朝統治者啟用劉基為江浙省元帥督師,劉伯溫殘酷鎮壓了那些據命不服的起義者。因為鎮壓有功,劉伯溫被提拔為江浙行省樞密院判,但是在上報朝廷的時候,遭到蒙古人排擠,劉基逃歸青田。


1358年,劉伯溫投奔朱元璋。相比其他人而言,劉伯溫是半路出家,並非朱元璋的嫡系。朱元璋是一個鄉土氣息很濃厚的人,有相同的出身、相同的語言、相同的經歷面前,朱元璋自然選擇自己的淮西集團人擔任宰相。

劉伯溫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是朱元璋不敢重用他。以他的智慧加上一個龐大的文官集團,會形成一種怎樣的威脅,老朱心裡非常清楚。對於劉伯溫,既要用,又要打壓。所以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奉天殿大封功臣的時候,把李善長、常茂、鄧愈、馮勝、徐達、李文忠全部封為公爵,而劉伯溫只封了個伯爵,兩者相差幾級。

做為當時朝廷裡面兩大政治集團——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兩黨明爭暗鬥。當李善長嚴重威脅到自己的皇權的時候,朱元璋不僅想到了取消相權這一解決辦法,甚至打算連人帶相權一塊去除。由此看來,相位是一個危險的位置,儘管它充滿了誘惑。從一開始的李善長到後來的楊憲、王廣洋、胡惟庸,他們都伴隨著相權的逐步消除而煙消雲散。

歷史上,朱元璋有兩次邀請劉伯溫出任宰相。第一次是在洪武初年,李善長逐步做大時,李善長由於過失被朱元璋譴責,御史凌悅趁機彈劾,朱元璋找到劉伯溫,打斷讓他出任宰相。此時的劉伯溫很明白自己的才能,論運籌帷幄,很明顯自己勝出。但是要協調文武百官之間的關係,處理繁雜的國家事務,自己顯然沒有這個能力。

再說,劉伯溫性格剛強,嫉惡如仇,不能忍受不平之事,做為皇帝的近侍,平時又不願意結交中下層官員。劉伯溫在中書省沒有根基,放眼滿朝,李善長的門生故吏把持著主要職位,就是自己當上了宰相,由於底下的官員處處掣肘,為官甚難。

對於朱元璋的邀請,劉伯溫委婉的拒絕了——愚笨之才,難當大任。

在李善長倒臺之後,朱元璋第二次邀請劉伯溫出任宰相。此時的劉伯溫早就看出朱元璋的真正本意是取締相權,此時斷不敢搭上自家性命。

不做宰相就能全身而退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劉伯溫和李善長的淮西集團有世仇。

在洪武元年,北伐軍攻克河南,朱元璋趕赴汴梁,查看能否遷都洛陽。李善長和劉伯溫駐守應天,協助太子朱標處理國事。劉伯溫認為,宋元兩朝,之所以會滅亡,都是因為法度太輕,吏治不嚴造成的。於是,下令御史大膽彈劾有罪之臣。

中書省都事李彬由於貪汙被捕入獄,李善長做為老領導自然要來說情。當時應天正在祈雨,李善長就對劉伯溫說,祈雨之際,不便殺人,殺之,恐不雨。劉伯溫立馬說:“斬之,必雨。”咔嚓一聲,就把李彬給砍了。從此李善長和劉伯溫絕交。

朱元璋回應天之後,李善長攻擊劉伯溫在祈雨的祭壇下殺人,其他怨恨劉基的人也趁機上告訴苦,朱元璋按下奏摺,沒有處理。

恰逢大旱之年,朱元璋要求大家廣開言路。劉伯溫上奏:“士卒死後,其妻悉數別營,凡數萬人,陰氣鬱結,應準其改嫁或遣送故里;工匠死,暴屍野外,應殮葬之;早年方國珍降將不應充軍。”朱元璋全部准奏,結果,還是沒有下雨,不免心中惱火,恰逢劉伯溫妻子死亡,朱元璋一氣之下把劉伯溫趕回老家治理喪事,直到冬天才親自修書召他回京。

封伯之後,劉伯溫請辭回家,時常關心朱元璋的起居情況,遇有大事,兩人時常聯繫。雖然在野,但是有隨時啟用之像,這無法讓胡惟庸放心。


最後,藉助福建談洋的一塊鹽地成功離間了朱元璋和劉伯溫。劉伯溫被剝奪了所有俸祿。

洪武八年,1375年,劉伯溫病重,胡惟庸帶御醫前來探視,給了劉伯溫一副藥,劉伯溫飲後,頓覺腹中有結塊。三個月後,病情轉壞,朱元璋遣使護送劉伯溫回家,一個月後去世,享年65歲。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謀反罪名逮捕胡惟庸,株連15000人。

朱元璋從此廢除丞相制,罷中書省後,“折中書之政歸六部,以上書任天下書。”六部官員互不相擾,直接向皇帝負責。

地方事務,由十二行省改為布政司,以布政司管理全省事務,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都指揮使司領軍務。都、布、按三司三權分立,各司其職,互不干擾,直接向皇帝負責。

至此,朱元璋完成心目中的改革目標。


品讀春秋001


朱元璋曾多次說劉伯溫為“吾之子房也”,把他當作張良式的人物看待。

劉伯溫在民間的聲譽也很高,關於他的各種智計奇謀傳說很多。而這些傳說,凸顯出了他的形象——多智近妖。而在官場上,這種戲劇性的形象並不一定適合——官場不是戲場。那些出奇致勝的事,不適合講究平衡與穩定的朝堂。

劉伯溫在朱元璋奪天下的過程中,扮演的是軍師角色。正由於他智計無雙,且又剛直,故在民間頗有聲望。而其全局統籌上的不足和協調能力的欠缺,卻不太適合成為百官之首。

起初,朱元璋設丞相時,首選的是李善長。李比劉伯溫,更適合。

李善長能調和諸將。在鎮守和陽時,郭子興的部下互不服氣。正是李善長從中調節,讓他們同心協力,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裡國。

李善長在助朱元璋奪天下的過程中,扮演的正是蕭何的角色——“前後自將征討,皆命居守,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轉調兵餉無乏。”坐居後方,調運糧草,籌集兵餉。劉邦不用張良為相,朱元璋也有相同的考慮-李善長更合適。

李善長追隨朱元璋更早。而劉伯溫先為元吏,後從朱元璋,資歷上不如李,若其為相,恐難服眾。

基於以上考慮,朱元璋選用了李善長為相。

後頭,朱元璋也試探過劉伯溫,但劉伯溫沒有上當。

朱元璋某次想責罰李善長,並對劉伯溫說要換他上。劉伯溫回道,李善長雖有過失,但功勞大,威望高,又能調和諸將,沒必要換。他還打了個比方,說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樑柱,必須用粗壯的木頭,如果用細木,房屋必會倒坍。

由此看見,劉伯溫本人,雖與李善長不睦,但仍然看到了他的長處,也窺知了朱元璋用李善長的理由。因此,對於朱元璋不知是真是假的試探,委婉地拒絕了。

但從後面朱元璋的行為來看,他對說要劉伯溫當丞相應該是試探居多,因為李善長辭官歸故里後,他並沒有讓劉伯溫接手,而是用了楊完,儘管在朱元璋在問劉伯溫楊憲如何時,劉伯溫坦言楊憲沒有丞相的氣量。但朱元璋還是用了楊完,沒有用劉伯溫。而後用汪廣洋、胡惟庸,也沒有用劉伯溫當丞相。儘管每每用他們時,也曾問過劉伯溫意見。

劉伯溫雖然在丞相人選上說了自己的意見,指出了這些人選的不足,朱元璋也曾說,那只有你合適做我的丞相。但劉伯溫應該是識破了皇帝的言不由衷,拒絕了。

可以說,朱元璋沒有讓劉伯溫當丞相,起初是因為有更合適的李善長,後頭是因為他已經不想用一個賢明的丞相,朱元璋的心中,此時已經決定削弱丞相的權力了。此時的劉伯溫,或可一爭丞相,但更多的是已經看透了皇帝的內心,不想淌這趟混水了。


錢多多讀文史


劉伯溫,名基,伯溫是他的字,他生於公元1311年,是浙江青田人。

劉伯溫小的時候就十分的聰明好學,能夠一目七行,十二歲的時候就中了秀了,被大家叫做神童。

公元1324年,十四歲的劉伯溫入府學讀書,學習春秋經,春秋經是一本十分難懂的儒家經典,一般的童生只會朗讀,不知道書裡的意思,而劉伯溫默讀了兩遍竟然就會背誦了。老師們都十分的驚訝,都暗暗說他是個奇才,以後肯定會有一番大成就的。

公元1327年,十七歲的劉伯溫師從名士鄭復初學程朱理學,劉伯溫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的書都看,天文地理,兵法軍事,數學樣樣精通,還學會了六甲天書與奇門遁甲,大家都說他有魏徵與諸葛亮的才能。

公元1333年,二十三歲的劉伯溫到元大都會試,一舉就中了進士,不過在家閒居了三年。

公元1336年,劉伯溫被任命為正八品的江西高安縣丞。他恪於職守,不畏強權,就得罪了一些地方豪紳,劉伯溫就辭官回家了。

公元1360年,朱元璋請劉伯溫做他的軍師,劉伯溫建議朱元璋要集中兵力先後打張友諒和張士誠,還建議朱元璋擺脫小明王韓林兒,然後用大明的名義來招攬民心。

陳友諒率大軍要攻打朱元璋,朱元璋有的部下勸朱元璋投降,有的建議撤軍退守南京城。朱元璋就問劉伯溫的意見,劉伯溫說絕不能降,或者退,陳友諒雖然勢大,但於過於驕傲,我們可以誘敵深入,再一舉殲滅。後來,又為明滅元獻了很多計謀。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任命劉伯溫為御史中丞,封誠意伯。

劉伯溫與李善長,就像漢陳平與蕭何,曹魏的郭嘉與荀彧,劉伯溫畢竟只是一個軍師,跟李善長還是沒法比的,所以朱元璋是不會任劉伯溫為丞相的。


歷史簡單說


朱元璋有兩次想用劉伯溫當宰相。

第一次是在剛剛建國不久。當時的右丞相是李善長。李善長是在朱元璋稱吳王的時候,封他為右丞相的。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的時候,因為一些事情,對李善長不滿,想要撤銷他宰相的職務,於是找來劉伯溫商量。劉伯溫說,李善長功勞很大,又能調和諸將的矛盾,用他當宰相是合適的。朱元璋說,李善長數次想加害於你,你還為他說話?不行,我想用你為宰相。劉伯溫說,換宰相相當於給房子換柱頭。必須要用大木頭,細木頭是不行的。劉伯溫的意思是說自己是細木頭,不能當宰相。

第二次是在朱元璋多次表達對李善長不滿,李善長辭官歸故里以後。當時朱元璋又找劉伯溫商量宰相的人選,說想立楊憲為宰相。楊憲和劉伯溫關係很好,但劉伯溫還是說楊憲缺乏氣量,不能當宰相。朱元璋又說,那就用汪廣洋當宰相如何?劉伯溫說,汪廣洋的氣量比楊憲還狹窄,更不行。朱元璋又問,胡惟庸怎樣?劉伯溫說,宰相是駕車的馬,用胡惟庸駕車,那是會把車拖翻的。於是朱元璋說,我看就只有你當宰相合適了,你來當吧。劉伯溫說,我這個人性格不好,嫉惡如仇,也不合適啊。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並不是朱元璋不讓劉伯溫當宰相。而是朱元璋兩次讓劉伯溫當宰相,劉伯溫都推辭了。

(朱元璋劇照)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兩次讓劉伯溫當宰相,劉伯溫為什麼都要推辭呢?是他真的不想當宰相嗎?

一個政治人物,怎麼會不想當宰相呢?劉伯溫在元朝的時候,他都多次當官。只是不滿元朝的黑暗,他才辭官歸隱。明朝剛剛建國,一切都欣欣向榮,劉伯溫似乎並沒有辭官歸隱的理由啊。

而且,就算劉伯溫不想當宰相,他為什麼不推薦一個恰當的人選?尤其是第二次,當朱元璋說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的時候,劉伯溫都說不行。既然不行,他就應該推薦一個行的呀。為什麼他一直不推薦呢?

(李善長劇照)

我認為,雖然兩次劉伯溫都推辭了。不過,兩次推辭的原因,是不一樣的。

第一次,朱元璋想撤換李善長,讓劉伯溫接任,劉伯溫無論如何是不敢接任的。為什麼呢?因為之前李善長和劉伯溫發生過矛盾。當時劉伯溫執掌法令,殺了李善長一個不守法令的部下。李善長親自向劉伯溫求情,劉伯溫也不同意,還是堅持把那個部下殺了。可以說,李善長丟了人又丟了面子,他對劉伯溫是相當痛恨的。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劉伯溫怎麼敢答應朱元璋呢?一方面,朱元璋是一個多疑的人,劉伯溫很懷疑這是朱元璋試探他的。一旦他答應,朱元璋也有可能不讓他當宰相。另一方面,即使朱元璋真的讓劉伯溫當宰相,劉伯溫也當不好。因為他確實性格比較急,同時朝廷中很多都是李善長的人,他們不會買劉伯溫的賬。

所以,劉伯溫明確地拒絕了。

第二次劉伯溫拒絕,情況又有不同。

回到之前的問題,當時朱元璋詢問劉伯溫,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乃至詢問劉伯溫自己合不合適,劉伯溫都說不合適。不合適,為什麼劉伯溫不給朱元璋推薦一個呢?

(劉伯溫劇照)

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候,朱元璋已經有了取消宰相這個職位的想法。雖然他並沒有明說出來,但是,聰明的劉伯溫已經察覺出來了。

既然朱元璋是想取消宰相職位,劉伯溫為什麼還要給朱元璋推薦人選呢?他推薦人選,不是害那個人嗎?劉伯溫當然也不會答應朱元璋當宰相,因為他還想多活幾年。

事實上,朱元璋說要任命為宰相,接替李善長的那三個人,後來朱元璋都讓他們當了宰相,但很快都被朱元璋給處死了。

可以說,劉伯溫當初想救他們一命,極力阻止朱元璋任命他們為宰相。但是,他們並沒有劉伯溫的睿智,留念官位,最後死於非命。

最可悲的是胡惟庸。劉伯溫阻止他當宰相,本來是救他。但是他卻對劉伯溫懷恨在心,在劉伯溫生病的時候,反而派御醫下藥,把劉伯溫給毒死了。

如此“恩將仇報”又看不透,最後也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皇帝和將軍,還有一類人物也顯得特別耀眼,那就是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俗稱軍師。劉基,也就是劉伯溫,他是朱元璋的軍師,輔佐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張士誠和元朝,建立了明朝。

有些朋友就問了,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為什麼不讓功勞很大的劉伯溫當宰相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朱元璋不封劉伯溫當宰相,是因為劉伯溫不能當宰相,而且有個更適合當宰相的人,他就是李善長。從資歷、才幹、性格各方面來說,李善長都比劉伯溫適合當宰相。

漢高祖劉邦在登上皇位以後,曾經這樣評價過自己最得力的三個手下,“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劉邦認為,在他手下之中,運籌帷幄的軍師是張良,擅長處理事務是蕭何,最能打仗的則是韓信。朱元璋也曾評價過,他認為劉伯溫是他的子房,“吾子房也”。

漢朝建立以後,劉邦沒有讓張良當宰相,而是讓蕭何當了宰相,同理朱元璋自然不會讓劉伯溫當宰相,而是選擇了李善長當了宰相,因為李善長就是他心目中的蕭何。

李善長在朱元璋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起的作用幾乎和蕭何一模一樣。

一、調和諸將、嚴明軍紀。朱元璋曾經和李善長說:“吾觀群雄中持案牘及謀事者,多毀左右將士,將士弗得效其能,以至於敗。汝宜鑑其失,務協調將以成功,毋效彼所為也!”

朱元璋和李善長說,我看群雄之中負責文墨和謀略的人,經常詆譭身邊的將士,不能發揮出他們的才華,以致於大敗。你應該要吸引這個經驗,要協調好將領們的關係,不要像那些人一樣。

朱元璋的話,李善長一直深記於心。對於歸降的將士,李善長擇賢辯愚,讓他們能消除疑慮,安心跟隨朱元璋。又如在鎮守和陽時,諸將都是郭子興的部下,互相不服氣,李善長便從中調節,讓他們同心同德。是不是頗有點漢中時蕭何月下追韓信,為劉邦選賢用能的感覺?

二、留守後方,供應軍需。劉邦之所以能打敗項羽,跟他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能源源不斷供應兵源和糧草密不可分,朱元璋能戰勝強敵登上帝位,也一樣如此。

在朱元璋外出征戰時,李善長則留守後方,統籌全局,轉運糧草。在李善長的協調之下,“前後自將征討,皆命居守,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轉調兵餉無乏”,為朱元璋在前線作戰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宰相是什麼,就是皇帝的大管家,負責幫皇帝處理好各項瑣事雜事,事無鉅細,都得關心。而劉伯溫扮演的軍師角色,則更多是要從大局出發,關鍵時刻為主公出謀劃策,兩者在專業能力是不一樣的。

從資歷上來說,劉伯溫也遠不如李善長。在朱元璋還未起家時,李善長已慧眼識英雄,從眾多豪傑中選擇了朱元璋作為輔佐的對象。兩人可謂一起白手起家,打拼出一份基業。

而劉伯溫卻是中途加入朱元璋集團,當時朱元璋集團下已經是文武兼備,兵多將廣。雖然劉伯溫在朱元璋先攻打陳友諒還是張士誠的戰略決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對朱元璋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拿諸葛亮和司馬懿舉例,兩人才華能力不相伯仲,但因為諸葛亮投靠的劉備當時東逃西亡,手下大貓小貓加起來沒幾隻,諸葛亮一加入就成了主力軍師,出人頭地。而司馬懿投靠的曹操,手下已經有郭嘉、陳群等一大批謀士,司馬懿只能熬,等到老資格的人都死了,他才在曹丕當皇帝時混了個輔政大臣的身份。

因此李善長當宰相,成為百官之首,他有資歷有功勞,不管是淮西集團還是劉伯溫的浙江集團,都能鎮得住。但如果劉伯溫當了宰相,像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這些跟朱元璋一路走過來的人,肯定是不服氣的。

最後很關鍵的一點,劉伯溫的性格並不適合當宰相。劉伯溫雖然見識不凡,才華超群,但有個讀書人的通病,那就是性格高傲,言行無忌,經常幹得罪人的事情。

比如陳友諒集團來攻時,朱元璋詢問大家的意見。有些人見陳友諒勢大,提出了避戰投降的主張。劉伯溫卻一言不發,私下找朱元璋表明自己主戰的主張,還說要把那些想投降的人全部殺掉,這無形中給自己樹立了一大批敵人。

朱元璋很瞭解劉伯溫的性格,知道他是一個文人超過一個政客,因此在明朝建立以後,給劉伯溫安排了太史令和御史中丞的職務,意思就是天下太平了,你好好修史書,偶爾給我提點意見就行了。

但劉伯溫沒有張良的自知之明。張良在漢朝建立以後,拿著優厚的俸祿享清福,幾乎處於半隱退的狀態,只在關鍵時刻偶爾表下態,比如幫呂后請了商山四皓給太子撐場,得了善終。

而劉伯溫卻經常參與政事,即使告老還鄉,還時不時給朱元璋上個奏摺說下自己對朝政的看法,不僅得罪了朱元璋,還得罪了許多朝臣,最終落個死得不明不白的下場。


涯讀涯史


朱元璋為什麼沒讓劉伯溫當宰相,而是李善長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劉伯溫不讓朱元璋放心

朱元璋是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李善長是他的老鄉,而且多年只在幕後工作,從不搶風頭,這樣的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而劉伯溫只是個外鄉人,更可怕的是,劉伯溫判斷事情比自己還要準,此外,劉伯溫搞厚黑學很有一套,當年就是劉伯溫勸朱元璋不要去救韓林兒。所以,這樣一個人當宰相朱元璋是很不放心的。宰相這麼重要的位置肯定要交給自己人才放心。

二、劉伯溫不適合當宰相

李善長雖然讀書不多,天賦卻極高,而且特別喜歡法家理論,行為處事,公允合情。他不但具有極高的軍事才能,而且還有一項絕活,那就是搞後勤。自古以來,懂軍事的人都知道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吃不飽穿不暖,可能軍隊自己就爆發譁變了,所以這句話也體現出了後勤的重要性。而李善長就是一個擅長搞後勤的天才。如果把劉伯溫比作張良,那麼李善長就是“蕭何”,他一直跟隨朱元璋鞍前馬後勞頓,勞心勞力又不討好,朱元璋也是個明白人。所以,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朱元璋說:李善長雖無行軍打仗的功勞,但他跟隨我的時間很長,為軍隊提供後勤保障,功勞很大,因此應該進封大國。而劉伯溫更像是一個軍事,提供政策和謀略支持,相比而言,劉伯溫更不適合當宰相。


情感枕邊書


劉基就是劉伯溫,朱元璋與他探討誰適合當宰相,提到楊憲,汪廣洋,胡惟庸,劉伯溫都覺得不適合,朱元璋是個直率的人,這不適合,那不適合,意思就你最適合了啦。劉伯溫很聰明,跟直率的人繞彎子後果很嚴重,因此,直言自己也不適合,原文是這樣子的。

初,太祖以事責丞相李善長,基言:“善長勳舊,能調和諸將。”太祖曰:“是數欲害君,君乃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頓首曰:“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及善長罷,帝欲相楊憲。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而己無與者也,憲則不然。”帝問汪廣洋,曰:“此褊淺殆甚於憲。“又問胡惟庸,曰:“譬之駕,懼其僨轅也。”帝曰:“吾之相,誠無逾先生。”基曰:“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無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諸人誠未見其可也。”

細讀這段君臣對話,都說得很實在,推心置腹,何必往陰謀論上想。

朱元璋對李善長不滿意想罷他的丞相職務,李善長追隨朱元璋比劉伯溫早,在開國元勳中勞苦功高,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調和諸將,這也是朱元璋用李善長的初心,但也是李善長的禍根。人與人之間怎樣調和,兩個字,心,利。所謂心,就是以心換心,沆瀣一氣,才說得上話,交得了心。所謂利,就是你有所求,我有所應,抱團取暖,相互幫襯,利益交換。掌握這兩個字,調和才得心應手。李善長最善長這,但玩久了,欲罷不能,禍事就來了。因為在戰時,大敵當前,最重要的是團結一心,共同對敵,規矩太多,束縛手腳,所以不太講究,調和餘地大。而進入建設期,首當其衝的就是訂製度,立規矩,調和的餘地小。李善長在調和兩字中不能自拔,身為宰相帶頭破壞規矩,這是朱元璋要換人的主要動機。他認為李善長因於劉伯溫有矛盾並多次在背後說壞話,但劉伯溫卻維護李善長,這是胸襟氣度,宰相肚裡能撐船,氣度是很重要的素質。同時劉伯溫很講規矩,剛正不阿,正因為這點朱元璋仼其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這兩條是朱元璋挑宰相最重要的條件,所以他請劉伯溫出任丞相是真誠的,但被劉伯溫婉拒了。朱元璋對劉伯溫是很尊重的,專門修禮賢館安頓他們。因為拒絕才有其他人選的討論,但又都不滿意,才逼朱元璋冒出吾之相,誠不逾先生。這個誠字一語雙關,既有再次請求的意思,也有既然都不行,你還賣啥關子的逼問。劉伯溫的回答是非常坦誠的,他說出了自巳不適合擔任宰相的兩個原因。一是疾惡太甚,二是不耐繁劇。劉伯溫這種性格在元朝當官時就很鮮明,一言不合,拍屁股走人,宰相是百官之長,日理萬機,最講究平衡協調,劉的這種性格如何使得。朱元璋能做皇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人善任,他很清楚劉伯溫的性格,見其有自知之明,並不是矯情,所以不再免強。這就是真實的原因,別無其他。

讀史在於情於理處,不必作妄想揣測,揣測聖意,往往誤入歧途。


梅里一了


劉伯溫之於朱元璋,類似於張良之於劉邦,都是運籌帷幄的戰略家,所以,朱元璋稱劉伯溫,為我之子房。

但劉伯溫與朱元璋的關係還是不同於張良與劉邦。

1.劉伯溫與張良不同。

劉伯溫與張良共同之處在於都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略家,都是各自主公奪取天下仰仗的智囊。不同之處如以下:

劉伯溫加入朱元璋集團時間較晚,此時朱元璋已經成為群雄中有能力爭奪天下的一支,此時的朱元璋身邊圍繞著一群淮右功臣集團,這群人團結在李善長身邊,形成龐大的勢力。而劉伯溫屬於空降幹部,有著文人傲氣,這一點讓其與已成勢力的淮右勳貴格格不入,甚至於形同水火。

而張良則不同,他加入劉邦集團的時間較長,而且與劉邦手底下的將軍們相處頗為融洽,本人身為韓國貴族之後,淡泊名利,又懂急流勇退,所以,下場更好。

2.朱元璋與劉邦不同。

從能力上,朱元璋個人能力在劉邦之上,劉邦貴在用人,其個人統帥能力則不敢恭維,而朱元璋從乞丐出身,四十歲左右,奮鬥成一代帝王,個人天資聰穎,同時非常勤奮,統帥能力非同凡響,毛主席對其讚譽有加。朱元璋不僅具有用人能力,本身也具有非凡軍事才能和戰略眼光,作為聰明人,對於同樣聰明的謀士,不僅有讚賞之感,同時也會心生忌憚。朱元璋對劉伯溫依賴度沒有那麼強。

朱元璋打天下更依靠淮右功臣集團,這些人抱團,以李善長為首領。而劉邦除了靠嫡系班底以外,打下天下更依靠韓信,英布,彭越等相對獨立的下屬或盟友。朱元璋對淮右功臣集團更為倚重卻也更加忌憚,因此有意用劉伯溫等空降幹部來制衡,挑起兩邊的衝突。同時為了安撫淮右功臣集團,對劉伯溫又不敢過於重用。

3.劉伯溫與李善長不同,正如張良與蕭何不同

朱元璋集團與劉邦集團中,劉伯溫好比張良,而李善長類似蕭何,李善長與蕭何都擔負起維持大後方,籌措糧草,輸送士兵,管理財政之職責,為前方輸送源源不斷的士兵與糧草,因此都被各自的主公所倚重,也是當仁不讓的宰相人選。劉伯溫與張良在戰爭年代立功頗多,而戰後恢復建設,安撫百姓更仰賴李善長和蕭何。

同時相比於漢初三傑中,張良與蕭何較為融洽的關係,劉伯溫與淮右功臣集團首領李善長關係更僵,後期更是勢不兩立。

因此,劉伯溫的地位,與張良相比,從各自爵位也可見一斑,劉伯溫是誠意伯,而張良則是更高的留侯。張良都沒當上宰相,更別說情況更加複雜的劉伯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