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的正妻和他的四個嫡子為何在短時間內集中死亡?他為什麼對此毫無反應?

般若曉傑


如果說西漢一朝最能隱忍的皇帝,首推即是漢文帝和漢宣帝。

不過相對漢宣帝而言,文帝的隱忍的“性格”卻保持了一生。

南越王趙佗稱帝,漢文帝不但不生氣,反而派人重修趙佗先人墓地,並主動寫信,致以問候;吳王劉濞因兒子被太子所殺,裝病不去朝見,文帝也沒有慘責,反而賜給劉濞倚幾和手杖,准許他到死都可以不來朝見;大功臣張武受賄被文帝發現,不但不予懲罰,反而更加賞賜目的是讓張武感到羞愧。

一個君主能做到如此,豈是凡人可比?

漢文帝的正妻之死

呂后那個時候對劉氏宗親大放送呂氏女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連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都分了,劉邦的兩個兒子劉恢、劉友更是因為呂氏女而死,劉恆身為劉邦的四兒子,分到一個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所以漢文帝的正妻即代王后為呂氏女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


身為呂氏女在平滅諸呂期間被殺也是一種很直接的推測,但是《史記》中卻不是這樣寫的。

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後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可見代王后是在劉恆還沒做皇帝之前就已經死了的,所以很多人推測是竇後動的手腳,但是按照當時竇後的勢力,對文帝的決定實在沒有什麼影響力。

所以代王后因病而死的可能性還是最大的,而他的四個兒子反而很可能劉恆做皇帝以後,迫於群臣的壓力,默許了兒子們的“病死”。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疑點,為什麼代王后做為一個呂氏女,卻能夠允許劉恆另外還生出了四子兩女,這也是認為代王后不是呂氏女的主要觀點。但是,通過代王諸子女的出生時間的考證,似乎可以得出更合理的答案。

代王諸子女出生時間

根據史書考證,除去代王后四男,其他人的出生時間都在公元前184-189年之間。

長女劉嫖生於公元前189年,劉啟則出生於公元前188年。

而降邑公主嫁給周勃之子周勝之的時間最遲在公元前176年之前,因為這一年,周勃下獄,獄吏建議他向公主求情。所以,降邑公主出生時間應不晚於公元前186年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勃恐,不知置辭。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與獄吏,獄吏乃書牘背示之,曰「以公主為證」。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勝之尚之,故獄吏教引為證。

而另外三個兒子劉武、劉參、劉輯則都在公元前178年被封為王,一般來說,漢初封王的諸侯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也不會封個嬰幼兒,所以合理的推測是這三個兒子都在6歲以上,也即是最遲不晚於184年出生。

代王后入代時間

可見,竇氏被劉恆寵幸的時間較早,在劉恆年僅13歲的時候,即寵幸了她,隨後,先後生下劉嫖、劉啟、劉武。

而其他諸子女的母親雖未明說,但是根據其子女年紀排行來看,應在竇氏之後。這裡就說明兩個問題:

1、竇氏並非一直受寵;

2、文帝在這段時間(公元前185-190年)裡,寵幸妃子尚算有一定的自主性。

所以,更合理的推測是代王后入代時間在公元前185年前後,而不是在竇姬之前。而代王后入代之後,便獨得劉恆“恩寵”。而其他妃子、諸子女因不受寵愛,自然也就沒有生命危險了。此外,因代王后諸子尚年幼,也不會有王子之間的矛盾。

竇氏為何未被封為代王后?

既然得出代王后入代時間為公元前185年前後,那麼就會出現下一個問題,為什麼竇氏未被封為代王后?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1、文帝與竇氏相識時年僅13歲,尚年幼。

2、竇氏是呂氏送過來的,並未得到薄後(文帝母親)和文帝的信任。

所以,竇後一直未能得到王后的位置,也就不難理解了。


水一白聊歷史


代王后和四個兒子,一隻腳已經踏進皇宮門檻時,突然都死了,死的太不是時候了,讓人感到弔詭。

呂后專權時,對劉氏宗族的人進行大清洗,張揚點的劉氏宗親都被滅掉了。劉恆隨母親薄夫人的性格深藏不露,僥倖生存。呂雉死後,劉恆因根正苗紅,被大臣們推舉為皇位繼承人。在邊疆苦熬了十幾年後,劉恆終於坐上了龍椅。然而蹊蹺的是,就在劉恆登基前後,代王后和她的四個兒子相繼亡故,是病亡?是他殺?還是自殺?正史上卻沒有詳細的記載,成為歷史懸案。

得瘟疫而亡?

在漢代,由於防疫觀念落後,不論是旱災還是水災,都會引發大規模瘟疫氾濫,霍亂、瘧疾、鼠疫等等傳染性極強,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死亡率非常高。

《漢書 天文志》記載“民大役死,棺貴,至秋止。”

可見古代瘟疫死人數多,棺材鋪賺大錢了,而且延續時間長。劉恆當年為代王,地處住偏遠落後的邊境地區,出現疫病的幾率較高。但是,為什麼正好在劉恆被推舉為皇帝繼承人時出現瘟疫,代王后和兒子全部不治而亡,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劉恆和其他妃子、子女卻安然無恙?抑或是王后和兒子們無福消受富貴的生活?這種猜測肯定靠不住,因此瘟疫而死的觀點站不住腳。

被竇姬害死?

代王劉恆的王后死後,最大的受益人是代王的寵妃竇漪房,她在劉恆登基後順利成為皇后,她生的兒子劉啟成為太子。那麼是不是竇姬為了爭奪王后位置,毒殺代王后和她的兒子們?

竇漪房是平民出身,原來是宮中侍奉呂后的奴婢,後來呂后把她賞賜代王。當年她只是代王劉恆寵愛的王妃,沒有深厚的政治資源,想殺死王后談何容易。況且劉恆稱帝的消息很突然,呂后死後,大臣們清理完門戶,在齊王和代王之間幾經斟酌,最終選定劉恆繼位。代國地處偏遠邊境,接到消息後劉恆便走馬上任。在消息閉塞的後代,竇漪房想與王后爭奪皇后位置的話,並沒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因此竇漪房沒有導演血腥的宮廷爭鬥劇。

清呂氏餘孽?

當年呂太后死後,以陳平、周勃為首大臣們聯合起來,清理呂氏宗族勢力,凡是和呂太后有血緣關係的,基本上都被殺盡。

呂雉成為皇后以後有個愛好,就是把呂家的姑娘嫁給劉氏宗親,這種聯姻方式一是可以加強政治聯盟,二是起到監督作用,三是削弱劉氏勢力。劉邦的兒子劉友、劉恢都是被呂后“拉郎配”娶了呂家的姑娘,後來被老婆害死。因此劉恆這個史書上沒有記錄姓名的王后很可能和呂家有血緣關係。呂后死後,漢朝的大臣如驚弓之鳥,聽到呂氏宗族的名字都打顫,他們的策略是對呂家人趕盡殺絕,不留後患。

當年劉恆很可能面臨兩難選擇,要想當皇帝,必須除掉這個和呂后沾親的老婆,在接到繼位的消息後,畢竟老婆如衣服,劉恆很快秘密殺死了老婆。但對她生的四個兒子實在下不了手,畢竟都是劉恆的親生骨肉啊!於是劉恆當皇帝后想想辦法保全兒子性命。但最終在大臣的脅迫下,劉恆在皇位和兒子之間做了抉擇,為了洗白自己,狠心斬斷了一切和呂氏的血緣關係。

以上三種推斷,大家更相信哪個呢?


聾王異史


劉恆(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的弟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含前、後少帝)。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為代王,前180年,呂后病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功勳集團大臣剷除了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劉恆上位後,是為漢文帝:他勵精圖治,崇尚節儉,興修水利,廢除酷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百姓富足,生活小康,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先河。


劉恆被封代王期間,立有王后(姓甚名誰,籍貫等不可考),生有四個嫡子,他稱帝前後,王后及這四個嫡子相繼去世(竇漪房是還來立的後)。為什麼文帝對這五人的逝去波瀾不驚,無動於衷呢?當時的環境、人物、色彩已經遠去,我們只有根據史料分析一、二了。

很可能此代國皇后是呂氏宗族成員,她及其兒子被功勳集團秘密清理了;眾所周知:呂雉有很強的政治手腕,曾經替劉邦清理了彭越、韓信等開國功臣,解除了劉邦的後顧之憂;劉邦駕崩後,呂后大權在握,後來還發展了一個愛好,喜歡把呂家的姑娘嫁給劉漢宗室聯姻,以加強政治聯盟和起到監督的作用並藉此削弱劉氏勢力,妄圖永遠形成劉姓皇帝呂氏皇后的格局。


呂后殯天后,呂氏家族的人被趕盡殺絕,她們母子五人也不例外!劉恆進京前,作為代王已是成熟的封疆大吏了,面臨兩難選擇,自然愛江山而捨棄親情,對於要成就大事的人來講:女人如衣服,很好捨棄(劉備的話意譯);四個兒子實在下不了手,但有開國元勳的脅迫,當時可能於心不忍,忐忑不安,羞愧難當,倍受良心譴責;但事後會推責他人,天長日久也就心安理得了,因為對於帝王來講,有了江山就有了一切,後來,立竇漪房為後,生下了景帝劉啟!江山美人與兒子都有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這件事情的確非常詭異,可以稱之為整個漢代四大未解之謎之一。

簡單來講一下,漢文帝的妻子以及4個孩子,基本上可以稱之為一腳就跨進皇權核心權力的人,而漢文帝的妻子也是即將成為後宮當中的領軍人物。可是在短時間之內突然死亡,如果說是自然因素的話,恐怕說破了天也沒有人相信。

事件回顧

漢文帝妻子的死亡還要從漢高祖劉邦開始說起,漢高祖劉邦在死之前,由於沒有及時的將權力迴歸中央使得權力下放到地方,而此時一個不起眼的女人,卻突然之間走上了皇宮大院,成為了整個漢朝的無上主宰。

沒錯,那個人就是呂后,呂后掌握所有的權力,並且對整個劉氏家族進行了大清洗。可是百密而無一疏只能存在於想象當中,呂后的確漏掉了一個人,而正是漏掉的這個人成為了未來的漢代皇帝,他就是劉恆。

在劉恆上位之後,開始對整個呂氏家族的後人進行大清洗,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而正在對呂后家族進行大清洗的時候,漢文帝的妻子和他的4個兒子全部死亡,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段同時進行的。

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

沒錯,沒有事實

我本來也想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大家講清楚,可是在整個漢朝歷史當中,劉恆的妻子和他4個兒子的死亡幾乎成為了歷史疑點,而且整個漢朝史書,只有三五行是記載此次事件的,無論是記載此事的官員還是當時的輿論,對此都諱莫如深,這就給本次解析帶來了極大的矛盾和麻煩。

簡單來講一下,漢文帝妻子及4個兒子死亡,有3點可能,只不過這3點可能都沒有歷史依據。

可能一:呂后的勢力在其中作祟。儘管呂后被劉恆消滅了,並且呂后的絕大多數勢力,在劉恆的指控之下,全都死無葬身之地。可是呂后的勢力之大已經成為了整個漢帝國前所未有的危機,即便所有的官員全都捲進來,也依然會有不少的漏網之魚。

明面上來看整個呂氏勢力全部被消失了,可整個後宮當中難免會有那麼一兩位呂后的親信,而這些親信在殺不了漢文帝劉恆的前提之下,只能將所有的報復思想,通通針對漢文帝的妻子和4個孩子身上。

第二點則是針對當時的生活環境,提出來的瘟疫說或者病情說。簡單來講就是那個條件之下傳染病很難治癒,只能通過隔離讓已經得到傳染病的人死去,才有可能徹底消滅傳染病。也就是說漢文帝劉恆的妻子及其4個兒子,很有可能在外出遊玩的時候得了某種烈性傳染病。

第三點就是純粹的理論分析,因為漢文帝已經成為了漢朝皇帝,如果不出所料的話,漢文帝的正妻將成為皇后,而皇后的4個孩子當中必然有一位會成為未來的皇帝,整個後宮佳麗三千也是三千個勢力,她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未來帝國的主宰者。

從目前已得出的數據和資料來看,漢文帝妻子和他的四個孩子,死於宮廷內鬥還是極有可能的,畢竟皇帝這個位子是誰看了都眼紅。

【參考文獻:《太史公自序》、《孝文紀》】


趣談唐宋元明清


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八歲就被封為代王,以晉陽為都。按理說,劉恆既非劉邦嫡子,又不是長子,封地遠離政治中心長安,八竿子也探不著皇帝位。然而,高後八年,呂后病死,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聯合發動兵變,剷平諸呂,廢掉呂后立得的小皇帝。於是,他們在諸王中挑選名聲較好,寬厚仁義劉恆繼承大統。詭異的是:劉恆在登基前後,他的代王后及其所生四個孩子先後離奇死去,死的蹊蹺,死的讓人匪夷所思。


關於代王后及其所生四個孩子的死,史書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至於代王后姓字名誰,哪裡人士,死因為何,均無表述,這顯然有悖常理。那麼,司馬遷究竟在刻意隱晦什麼呢!這就需要我們做深刻的剖析,於迷霧中去尋找輪廓。

劉邦病逝後,呂后專權,大肆分封呂家子弟,引起功臣和劉氏諸王的不滿。為了達到監視控制劉氏諸王的目的,呂后把呂家的女孩都賜予劉氏諸王為妻。史書如此記載當時的狀況:“呂后有女,不以他適,而必以配諸劉”。呂后這樣做,就能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初衷。由此不難推測:劉恆的王后很有可能就是呂家的女子。



呂后如此煞費苦心的安排,也沒能避免呂家的覆滅。陳平、周勃發動兵變後,凡是跟呂家有瓜葛人,不論男女老少一律處死,他們這樣做就是怕以後遭到呂家後人的報復。史書是這樣記載陳平、周勃對呂家人展開屠殺的:“遣人分部悉捕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

代王后做為呂家的血脈,自然在這次大清洗中難逃一死。代王劉恆此時勢單力薄,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王后被陳平、周勃派來的人處死。劉恆即位後,就是一個傀儡,軍政大權控制在陳平、周勃等功臣手中。而代王后生的四個孩子,儼然成了功臣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劉恆雖貴為天子,此時無兵無權,再一次見證了骨肉被功臣屠戮的慘劇。

陳平、周勃之所以立劉恆為帝,不單單是因為劉恆的寬厚仁義,更在於劉恆沒有背景,人單力薄,讓他們覺得劉恆更好控制。殊不知,劉恆大智若愚,他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步步從功臣手中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成為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陳平、周勃雖有擁立之功,但劉恆並沒有對他們感恩戴德,尤其周勃被劉恆下獄,差點被處死。這不僅是皇帝與功臣爭權奪利所致,更是報當年功臣殺妻殺子之恨。不過,漢文帝劉恆最終網開一面,讓周勃得以善終。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有人說代王王后是呂氏女,王后死後,三四個兒子被漢廷誅殺呂氏時一塊兒殺了(集中殺害)。這樣方有"集中"死亡的可能性。本人以為不是這樣。

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景帝得立。——《史記,孝景帝本紀第十一》


這裡說的是三個兒子。而《外戚世家》說的是四個兒子。幾個兒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死得蹊蹺。

先看一下劉呂之間的婚姻聯結,劉邦的兒子們的原配大多與呂氏女有關係,這點不假。

劉肥的王后,是不是呂氏女,文獻中沒記載,但從後來,漢廷誅呂氏全族看來,應該不是呂氏女。

惠帝皇后,竟然是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這是呂太后親上加親的結果。結果害了一對年輕人。

三子劉如意早死。無後可匹。

四子劉恆,暫略待論。

五子,劉友,六子劉恢,娶的都是呂氏女,因為不愛呂氏女,死在呂太后手上,不愛呂氏女的問題非常嚴重。

七子劉長,隨呂氏長大,娶的也不是呂氏女。因為生子劉安等人,劉長發配而死後,兒子們仍然襲淮南王位,分國而王,由此反證,劉長之王后,非呂氏女。

八子燕王劉建,王后無出,有個美人生的兒子,這兒子被殺後,燕國無繼承人,國滅。燕王位由呂通坐了。也可知道燕王后非呂氏女。

代王劉恆一家一向被呂后看不起,覺得薄氏無能怕事,又不得寵,才遠走北方荒僻之地。況且,薄氏低聲下氣願意為呂太后守邊。呂太后殺劉友後,有意提撥調他當趙王,劉恆推脫了,不想到條件好的趙國工作,呂太后也並不為意,讓他在邊郡自生自滅,在婚姻,呂太后也懶得給一個呂氏女給他當老婆,應該在情理之中。所以,按劉家皇子的多數配偶規律,劉恆為代王時的王后,道理上應該是呂氏女,但並非為呂氏女。


呂太后為拉攏劉氏諸姓,曾把妹妹呂須的女兒嫁給大將軍劉澤,而劉章,劉興居的老婆也是呂氏女。這麼多劉姓均是娶呂家女,四公子劉恆也應該娶呂氏女才合呂太后重親的要求,但從史料的記錄看,並不是這樣。

呂氏敗落後,漢廷誅殺呂氏,是無論老少,男女全部斬草除根。除孝惠皇后張嫣,沒留下一個沾呂氏血脈的人。

這樣看來,代王王后先死於代王當皇帝之前,有兩種可能,一是病死,一是爭寵失敗,抑鬱而死。兩種死亡的可能性都大。

代王在代國得竇漪房後,寵幸有加,冷落導致前王后死了。如果王后是呂氏女,呂太后豈肯幹休。劉友,劉恢不愛呂氏女,愛別的女人,被賜死,餓死。由此可知,代王王后非呂氏女。否則呂太后不會沒點反應。同時,若是代王只寵竇氏,不顧呂氏女,兩個弟弟就是榜樣。代王早就給呂太后拋棄殺掉了。代王王后死了後,幾個孩子"更死",更,是連接不斷的意思,更替,中間有間隔,並非一塊兒死,比如一齊殺死,毒死。這與漢廷殺呂氏子孫一齊處死又矛盾。

幾個孩子相繼死去,文帝子嗣荒涼,就只有寵姬竇漪房所生的劉啟,劉武,劉嫖了。這輪上位也太巧合了。而史書上明確記載:

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孝景,就是劉啟。竇太后的親生兒子。根據以後竇太后的剛毅果絕,殺伐獨斷,走過三代朝堂來看,她的心機,在漢朝除了呂太后,她數老二。有老二之排列之謂的宮廷女人,自然諳熟"母以子貴"的真諦。沒點手段是排不上號的。由此看來,代王前王后的死,及其三個兒子的相繼死去,與竇漪房有甚大幹系。


呂太后損減皇宮宮女,把她們送給各諸侯王,每人五個,拉攏腐化他們,竇漪房陰差陽錯到了代國,代王劉恆一看對上眼,離不開了。身心放在竇姬身上,以後生下女兒劉嫖,兒子劉啟等人。而前王后的死死,是在劉恆當代王之時,代王入立為皇帝后,她的三個小王子,變成小皇子,是一個連著一個死去,似乎得了某種慢性病。

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強,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後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後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皇帝劉恆的女人多,在紛亂的生存環境下,見多了生生死死,也並不為意了。只當是天意。何況"母愛者子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也許早死對這幾個兒子不算壞事,畢竟深宮生存酷烈甚於小戶人家。皇帝劉恆又能如何?這些家事,即或有詭異,還是不追究的好!畢竟女人有的是,兒子當然就不缺了。


劉一千五


代王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的正妻代王王后與他的四個嫡子在短時間內(劉恆稱帝后的2個月內)集中死亡,當然可能有各種原因,比如疫病,比如被殺,在沒有確鑿史料的情況下也不能徑直認定就一定是怎樣的。

問題在於,劉恆的正妻代王王后,既沒有陵園,也沒有追封,甚至連姓氏都沒有留下,像是根本沒有存在過一樣,劉恆與她所生的4個嫡子,也沒有任何追封與紀念,從這個角度,一個合理的推測就是這個被諱莫如深的代王王后非常可能是呂后家族的女子。

在呂后執政時期,呂后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將呂氏家族的女子嫁給劉氏王侯成為慣例,代王王后應該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代王劉恆被迎立為皇帝是長安功臣集團政變誅殺諸呂之後的選擇,如果其原配與嫡子是呂氏家族的成員或呂氏家族成員的血親,就會面臨漢惠帝諸子的命運,也就是說被清除掉。

劉恆此時自己本身的地位都不鞏固,因此無法什麼做出反應。


談古論金


漢文帝的髮妻代王后和四個嫡子之離奇暴斃,內中黑幕重重,下面我們深度分析這樁奇案:

一、為何如此蹊蹺反常?

無論從哪方面看,代王后和她的四個兒子都絕非正常死亡,事情的發生,發展和處理都明顯有違常理。

1.特定的時間節點。都是發生在漢文帝登基前後的那個很短的一段時間。根據《史記》記載:“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另有記載為三子)。

也就是說:漢文帝進京當皇帝之前,他的正妻代王后突然死了,當了皇帝以後,才兩三個月,代王后的四個兒子相續死了。更為詭異的是,那四個兒子一死,漢文帝立馬將竇漪房的兒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立為太子。而他原來正妻所生的兒子,在那麼長的時間裡,都沒有任何名分。

漢文帝22歲當皇帝。他前面的四個兒子年齡都只有幾歲。按理說絕不可能在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內死亡。而且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漢文帝登基前後,誅殺諸呂后“更死”。

2.其他信息一片空白。代王后和她的4個兒子是什麼人?是皇帝的正妻和嫡子。按照一般的邏輯,這個身份是何等的尊貴?怎麼可能連個姓名都沒留下來呢?史記中一些諸侯王的妻兒,都留下了姓氏。怎麼可能漢文帝的正妻和他的嫡子連個姓氏或名字都沒有留下?

3.沒有責任追究。漢文帝的結髮妻子和嫡子在短時間內暴斃,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其重大的事故。相關的醫護人員,還有侍從,都脫不了干係。

後來的淮南王劉發謀反,在押解途中絕食身亡,漢文帝對此追責,一下子就處死了許多人。而這件事的嚴重程度,遠遠超過劉發之死。但是,我們看不到任何追究責任的記載。

4.死後沒有追封。這也相當不正常。漢文帝和他的第一個妻子生了四個兒子,可見夫妻感情還是不錯的。怎麼可能說死就死了,什麼名號都不予追封呢? 他們就像沒有存在過一樣,什麼其他信息都沒有留下。再也沒有人談論過他們。


二、史書為何不記載?

根據以上分析,代王后和她的兒子,大概率是被殺害。那麼,既然是非正常死亡,為什麼司馬遷又不寫?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寫不了。漢室朝廷保密工作做得好。要知道漢文帝著力樹立自己一代明君、仁君的形象。他的妻子兒子不管什麼原因被殺害,都會嚴重損害漢文帝的形象。而執行這個殺害任務的,肯定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種事沒有人願意對外透露,或者說如果有人想透露,也早就被滅了口了。而且這件事肯定成為了漢文帝心中永遠的痛,從此以後誰也不準再提起。因此司馬遷也不知道具體情況。

二是不能寫。司馬遷距離漢文帝時代只相隔了幾十年。代王后和她的兒子非正常死亡,不可能沒有傳聞。但由於是當代人寫當代事,受到很多的顧慮,有些事情是不能寫的。


三、為什麼會被殺?

關於代王后和她的兒子為何被殺害,有兩種說法:

一是呂氏血統說。臺灣學者鄭曉時等人認為:代王后是呂家女,在誅殺諸呂政變中被殺。其所生諸子因為有呂氏血統,大臣們害怕將來會受到報復、清算,不能允許他們活著,而將其殺死。如果照這個說法,應當是和誅殺漢惠帝的兒子同步進行。

二是竇漪房謀害說。認為竇漪房是這件事的得利者,按照誰得利誰嫌疑最大的原則,她的嫌疑最大,很有可能是她倚仗受漢文帝的寵幸,設局陷害。


筆者認為:只有第一種說法,從邏輯上說得通。符合政治鬥爭殘酷性的特徵;第二種說法站不住腳,竇漪房沒有這麼大的能量。如果不是第一個原因,不要說謀害,就是漢文帝自己想廢后,或者漢文帝自己想不立嫡而立庶,都沒有那麼簡單。都會受到朝臣及宗室強大的反對壓力。劉邦想立劉如意為太子立不成,就是最好的例證。


今古講堂


內中黑幕重重


用戶3649476137847


歷史領域,亦非吾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