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中的大佬,深宫里的主宰一一一读《明史》嘉靖有感


皇帝中的大佬,深宫里的主宰一一一读《明史》嘉靖有感


明朝,由朱元璋创立。

他经过努力拼搏和苦心经营,歼灭中原各路势力,驱逐鞑靼,最终问鼎皇权,奠定了大明朝两百多年的不朽基业,建立了盖世功勋。

朱元璋一生极富传奇,从一介草民到落魄为僧,从落魄为僧到四处投靠,从四处投靠到高举起义大旗,一生波澜壮阔,荣辱不惊,成为明朝第一代董事会主席。

今天我们重点不讲朱元璋,而是谈谈他的后续〝旁枝”子孙朱厚熜。说到朱厚熜大家可能感觉有些生僻,但说到嘉靖皇帝也许就家喻户哓了!

一:捡了皇帝漏的嘉靖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意外驾崩。

历史和大明朝开了个玩笑。

明武宗朱厚照事前浑然不觉,一味纵欲和享乐,做着一个纯粹的高级ceo,所以在弥留前没留下一儿半女,即使身边被临幸的宫人也无半点妊娠迹象,由此宣告武宗朝无子嗣,后继乏人,董事会没有机会选定嫡传接班人了。

奇怪的是明武宗唯一的亲弟弟朱厚炜早夭,也没有留下子嗣,换句话说明武宗朱厚照等同独生子女,到他这代一脉单传,更为悲催的是还没等到他开枝散叶,生命便戛然而止,断了武宗朝的嫡系烟火。

历史从这里变得更有趣!

这可累坏了董事局!

最后遵太后懿诣,由内阁拟定,首辅杨廷和主导,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在至亲旁枝中去选择,经基因排序与筛查,远在湖北的朱厚熜被锁定为不二人选,成了下任皇帝合理合法的继任者。

二:端着架子的嘉靖皇帝,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

嘉靖皇帝朱厚熜自幼聪明,博览群书,打小就露出王者风范,至少在气度上有别于常人,自他父亲朱祐杬起至他均不失为朱家子弟,朱元璋的嫡系传人。从十三岁开始,父亲就委以重任,把整个大家交由他管理,统揽一切大小事务。朱厚熜事无巨细,管理井井有条,分寸拿捏着得极准,收放自如,在外地就藩的亲王中极具口碑,换句话说,朱厚熜从十三岁开始就等同做了国家的统领者,从史实的描述来看,他成为最高董事局主席并不意外。

所以当圣旨抵达他家门口的时候,朱厚熜处变不惊,以藩王的礼仪接见外臣,弄得宣读圣旨的官员颤颤巍巍,一瞬间秒读了他,从那一刻起便被他收入麾下,认定了这个新的国家领导人。

朱厚熜注册了法人资格,还未正式上岗,就和常务副总杨廷和交了次手,演绎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对手戏。

经上届董事会研宄决定:朱厚熜赴京就皇帝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以现任太子位就任,彰显明武宗的威仪;二是从侧门赴大殿,委身于国家,体现上届领导的卓而不群和相互间的隶属关系。

可朱厚熜并不这样想:他是奔天下最高权力而来,岂可走旁门左道;他是为国家命脉稳定家国大局而来,承袭的是兄终弟及的模式,先帝与他兄弟相称,何来太子即位?这一刻他便以皇帝自居,号令天下,上届董事会的任何决定他有一票否定权,如不接受他的号令他宁可再次回湖北。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

这下可累坏了杨廷和等一干内外臣,朱厚熜在城郊屈居了两天,经董事会再次研究决定,最终作出妥协,按皇帝的意见办理,让朱厚熜以新皇帝的身份从正门进入就皇帝位,所有仪式和规格与武宗继任时一模一样,不得有半点差池。

太后软了,朱厚熜赢了,杨廷和输了,这次皇权交接仪式也为嘉靖和杨廷和日后的不懈争斗埋下了伏笔。

三:历史上唯一的〝大礼仪之争〞

关于〝大礼仪之争”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正牌与副牌的争议。说到实质就是关于上任和继任如何界定的问题。

在这里杨延和固执已见,从正统入手,和太后一派一样,坚持称武宗为先帝,接下来诸如太庙,太后,妃嫔等等一系列的人事问题卷入其中,分明不涉及嘉靖皇帝的亲生父母,旁若无物,被搁置一边。同样的事情在清朝末期也发生过,当然结局是强势的西太后赢了。

可武宗朝的太后和首辅面对的是聪睿,铁腕的嘉靖皇帝,双方各自将手段用到极致,最终印证了民间的一句谚语〝胳膊拧不过大腿〞。太后偃旗息鼓,杨廷和一生用致仕落幕,嘉靖父母被追封为皇帝,皇后,入住太庙,供万人敬仰,当然也包括嘉靖。整个事件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最后嘉靖皇帝完胜,打破旧格局,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主宰大明帝国。

分析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实是新旧势力的对决,封建统治的必然产物,嘉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采用的高明策略,维护了自己及朱家皇权,不至旁落。但本次〝大礼议之争”在嘉靖朝却成为有趣的故事之一,细细品味,突显了嘉靖个人魅力以及“嘉靖中兴”的治世才能。

最后结果,杨廷和一帮障碍被彻底扫除,嘉靖皇帝稳若泰山。

皇帝中的大佬,深宫里的主宰一一一读《明史》嘉靖有感


四: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皇帝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在位46年的嘉靖皇帝居然二十年不上朝,生生占了统治期间近一半的时间。

表面上看是怠政,懒政,其实这体现了嘉靖皇帝的管理艺术以及作为帝王对臣下高超的驾驭之术,这一点上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有来者,他的孙子万历皇帝也深谙此道。

但纵观嘉靖朝,大权从未旁落,虽有党派之争,也有宦官理事,但嘉靖皇帝牢牢地把握朝局,左右着大明的辉煌江山。

表面上看似内阁的权力极大,主理国家政事,向上拟定重大事项的处理意见,送呈皇帝御览。莫慌!皇帝拿定主意御笔朱批后还得由宦官盖上玉玺后回执内阁。这就太奇妙了,到底是内阁的权力大还是宦官离天庭更接近?真不好判断,看似拿主意的内阁有权力,但宦官最后烙印又稍胜一筹;可宦官不能拿主意,只执行砚朱盖玺而已,这样看来谁更渐进一层又谈不上,总之两边都积极媚上,彼此又横眉冷对,让嘉靖皇帝座在跷跷板上悠闲的喝早茶,吃早点,高兴得一塌糊涂。大明朝的晨钟每天依旧响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分享着最高统者不理朝政的太平。

另一则,和所有冀望长生不老的帝王一样,嘉靖皇帝待在宫内,深居筒出,最喜炼丹和歌功诵德的青词。关于炼丹造就的悲剧纳入下一个议题,这里先说青词,以及青词所涉及的两个嘉靖朝的关键人物:严嵩和徐阶。

严嵩在明史上是著名的奸臣。自入主内阁成为首辅后,与跛脚儿子严世藩成功把持朝政二十年,掀起了明史中嘉靖朝文臣争斗的腥风血雨,和儿子同流合污,大势搜刮民脂民膏,在官场上卖官鬻爵,破坏选拨的用人制度,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后世用粉墨登场四个字形容他,足见遭学者痛恨和唾弃。可是最终被嘉靖皇帝彻底罢官,成为看墓人,流落街头,凄惶而终。当然,这是后话。其实严嵩的发迹主要与青词有关,他彻底迎合了嘉靖皇帝的兴趣与爱好,一手好字,谄媚的青词深受嘉靖皇帝宠爱,终日颂声朗朗,自编花环陪伴左右,闻着沉香忽悠着闭关修炼的嘉靖皇帝,同时左右着朝局。不过严嵩既是奸臣又颇有才华,他的书画有的在后世流传,书法大家给予高度肯定。

董事局主席慧根深厚,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不过是彼此利用,让严嵩满足他受悦的心而已!后期他的帝王驾驭之术再次泛滥,提拨徐阶进内阁,为惩处严嵩一党作准备,并彻底摧而毁之。

徐阶来了,他用更优异的青词成功扳倒严嵩,入主内阁成为首辅。要说徐阶是嘉靖朝难得的治世之才,为嘉靖中兴建言献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徐阶任上的内阁名义双收,打击了阉党,维系了内阁的中杻权力,是仅次于嘉靖皇帝的第二号人物,而且为国为家,不畏生死,敢于仪义执言,成为嘉靖朝施政及改革的中流砥柱。

但无论严嵩也好,徐阶也罢,均是通过青词发迹,博得嘉靖皇帝的欢心,获取最高权力,走进权力中心的。纵观历史,他俩终未逃过如来佛的手掌心,仅供嘉靖皇帝把玩而已。因为最后徐阶的结局也比严嵩好不了多少。

话锋转至主题,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的原因已浮出水面,个中原因己作了深度分析,其余的请读者自行领会。

五:嘉靖朝骇人听闻的宫女谋杀案

在读明朝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分明有些质疑,但这个事之所以载入明史,并作详细记载肯定有十足的证据,据说这也和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嘉靖皇帝为确保长生不老,在宫内大肆炼丹,可原材料却稀奇古怪,需要十三四岁少女童贞的经血和晨起的甘露作引,为保证纯洁的品质,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征集符合年岁的无辜少女,据说达千名以上。参与炼丹的少女不能吃熟食,只喝干净的清泉和甘露,伴以素食,像草地上喂养的绵羊一样,品质纯正,供嘉靖皇帝炼丹随时调配使用。

这样一来,这些久居深宫的少女和宫人们完全看不到希望,象动物般被圈养着,一个个面黄肌瘦,身心疲癔,全身乏力。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没有任何政治目的,于是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对嘉靖皇帝展开剿杀。

历史不会终结,有个胆小的宫女充当了告密者,向皇后告发,皇后及时赶到当头棒喝。

奇怪的是在皇后赶到前嘉靖皇帝本该命伤黄泉的,也许是月黑风高,也许是剿杀者慌乱着一团,居然把下套的绳索打了个死结,解也解不开,勒又勒不死,嘉靖皇帝成功躲过一劫,逃过了这次必死的大难,从而让嘉靖朝的历史更精采。当然,作案行凶的一帮人最终被处以极刑一一一凌迟,在凄厉的惨叫声中渐渐死去。回首看,她们死得其所,甚至胜于荆轲刺秦,因为她们与皇帝之间面对面,缚着了皇帝,成功的剿杀了皇帝一回,而且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嘉靖。

好了,由于篇幅较长,为不引起读者的视觉疲劳,本期关于嘉靖帝及嘉靖一朝的趣事暂告一段落,下次会再次呈现给有兴趣的读者。

读历史,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