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漢參加過社區戰‘疫’”青島高校學子講述志願服務的26天

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節日的喜慶與祥和,武漢封城抗疫,按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千萬級人口城市的“暫停鍵”。而當時,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經貿183班的李可心就在這座偉大的城市中,她加入當地志願者團隊,化身“李雷鋒”,為社區居民分配生活物資,用青年人的擔當與武漢同呼吸,與中國共命運。

“我在武汉参加过社区战‘疫’”青岛高校学子讲述志愿服务的26天

為1200個社區居民配發新鮮蔬菜,身上自帶大蒜“香氣”

在李可心的記憶中,封城之初,形勢危急,她也感到焦慮和無助。身邊的親戚、鄰居堅決響應號召,居家隔離不外出,往日熱鬧的小區也立刻靜了下來。

疫情期間,李可心一直在思考自己能為武漢做些什麼。她的父親,一名51歲的老黨員,每天早出晚歸,戰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讓李可心萌生了參與戰“疫”志願服務的念頭。在父母的支持下,李可心在3月5日“全國學雷鋒紀念日”正式報名參加武漢市防疫抗疫關愛行動。3月6日,“李雷鋒”正式上線。

李可心被安排到老人中百倉儲南湖購物廣場店進行志願服務,按照“扛包、分揀、稱重、打包、搬運、裝車”的流程為社區居民準備生活物資。“800份,1200份,這些數字的背後就是一家一戶為武漢守城的人。我的任務就是把新鮮的蔬菜分配好打包進袋子裡,讓每個小區的志願者帶回去分給他們。”李可心說,有時候因為天氣變化和長途運輸,有些蔬菜不夠新鮮了,他們需要剝掉包菜的爛葉、揀去壞掉的青椒……李可心和小夥伴們在露天的院子裡彎著腰、低著頭、蹲在地上,度過了一天又一天,每個人都停不下來。“因為大家知道,這些愛心菜,可能就是一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她說。

“每天回家時,我的身上都自帶‘香氣’,大蒜味和大蔥味最為濃烈。”李可心笑著說,她和爸爸經常累得在沙發上“葛優癱”,然後相視一笑。“在這份忙碌且有些疲憊的工作裡,我漸漸忘記了恐懼,我們只是為武漢加油的小小一環,那些在生活裡的普通人,在危難之時願意站出來的人們,都讓我敬佩。他們,平凡而偉大。”

“我在武汉参加过社区战‘疫’”青岛高校学子讲述志愿服务的26天

從忐忑到自信,勇敢地與身邊的人守望相助

“其實,剛開始做志願者時,我的內心是忐忑的。”李可心坦言,每天結束工作回家,都要在小區門口測體溫。有一天,因為測溫儀故障,李可心的體溫顯示為38.9°。“那一刻,我和爸爸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幸好二次測量體溫正常。”她說,“這也讓我更加敬佩那些披甲逆行的白衣戰士。而我作為一名大學生、共青團員,同時也是一名武漢市民,在武漢需要的時候,我又怎麼能因為小小的恐懼而停下志願服務的步伐呢!”

“在這場大考中,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和中國做出努力和貢獻。”李可心說,疫情當中,尤為讓李可心感動的是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幫助,每天的生活物資裡有山東運來的蔬菜,有河南運來的雞肉,有黑龍江運來的大米……“我將記住這段經歷,用不懈的努力和優異的學習成績來感恩全國人民對我們的幫助,在黨和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微光匯聚成照亮風雨征程的明炬,用自己的愛心與英雄的中國人民守望相助,這是我身為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她說。

3月中旬後,學校在雲端開學,李可心忙碌於網課與志願服務之間,並將一切課餘時間都投入到志願服務當中,“當看到市民們排隊領取愛心蔬菜開心的神情,再苦再累也值得了。”李可心這樣說道。

隨著全國疫情形勢逐漸向好,李可心也在3月31日結束了為期26天的志願服務。而她默默奉獻、堅守崗位、高度負責的態度感動著社區的每一個人,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當地志願者協會特別為李可心頒發了新冠疫情防控青年志願服務證書。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郭菁荔 通訊員 孫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