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汉参加过社区战‘疫’”青岛高校学子讲述志愿服务的26天

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节日的喜庆与祥和,武汉封城抗疫,按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暂停键”。而当时,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经贸183班的李可心就在这座伟大的城市中,她加入当地志愿者团队,化身“李雷锋”,为社区居民分配生活物资,用青年人的担当与武汉同呼吸,与中国共命运。

“我在武汉参加过社区战‘疫’”青岛高校学子讲述志愿服务的26天

为1200个社区居民配发新鲜蔬菜,身上自带大蒜“香气”

在李可心的记忆中,封城之初,形势危急,她也感到焦虑和无助。身边的亲戚、邻居坚决响应号召,居家隔离不外出,往日热闹的小区也立刻静了下来。

疫情期间,李可心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武汉做些什么。她的父亲,一名51岁的老党员,每天早出晚归,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让李可心萌生了参与战“疫”志愿服务的念头。在父母的支持下,李可心在3月5日“全国学雷锋纪念日”正式报名参加武汉市防疫抗疫关爱行动。3月6日,“李雷锋”正式上线。

李可心被安排到老人中百仓储南湖购物广场店进行志愿服务,按照“扛包、分拣、称重、打包、搬运、装车”的流程为社区居民准备生活物资。“800份,1200份,这些数字的背后就是一家一户为武汉守城的人。我的任务就是把新鲜的蔬菜分配好打包进袋子里,让每个小区的志愿者带回去分给他们。”李可心说,有时候因为天气变化和长途运输,有些蔬菜不够新鲜了,他们需要剥掉包菜的烂叶、拣去坏掉的青椒……李可心和小伙伴们在露天的院子里弯着腰、低着头、蹲在地上,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每个人都停不下来。“因为大家知道,这些爱心菜,可能就是一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她说。

“每天回家时,我的身上都自带‘香气’,大蒜味和大葱味最为浓烈。”李可心笑着说,她和爸爸经常累得在沙发上“葛优瘫”,然后相视一笑。“在这份忙碌且有些疲惫的工作里,我渐渐忘记了恐惧,我们只是为武汉加油的小小一环,那些在生活里的普通人,在危难之时愿意站出来的人们,都让我敬佩。他们,平凡而伟大。”

“我在武汉参加过社区战‘疫’”青岛高校学子讲述志愿服务的26天

从忐忑到自信,勇敢地与身边的人守望相助

“其实,刚开始做志愿者时,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李可心坦言,每天结束工作回家,都要在小区门口测体温。有一天,因为测温仪故障,李可心的体温显示为38.9°。“那一刻,我和爸爸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幸好二次测量体温正常。”她说,“这也让我更加敬佩那些披甲逆行的白衣战士。而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共青团员,同时也是一名武汉市民,在武汉需要的时候,我又怎么能因为小小的恐惧而停下志愿服务的步伐呢!”

“在这场大考中,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和中国做出努力和贡献。”李可心说,疫情当中,尤为让李可心感动的是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帮助,每天的生活物资里有山东运来的蔬菜,有河南运来的鸡肉,有黑龙江运来的大米……“我将记住这段经历,用不懈的努力和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感恩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帮助,在党和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微光汇聚成照亮风雨征程的明炬,用自己的爱心与英雄的中国人民守望相助,这是我身为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她说。

3月中旬后,学校在云端开学,李可心忙碌于网课与志愿服务之间,并将一切课余时间都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当看到市民们排队领取爱心蔬菜开心的神情,再苦再累也值得了。”李可心这样说道。

随着全国疫情形势逐渐向好,李可心也在3月31日结束了为期26天的志愿服务。而她默默奉献、坚守岗位、高度负责的态度感动着社区的每一个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当地志愿者协会特别为李可心颁发了新冠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证书。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孙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