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傾天下的趙高竟看走了眼,選子嬰繼承秦大統,卻成了他的掘墓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他南征北戰,開疆擴土,為華夏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了標榜自己的豐功偉績,他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首創皇帝尊號,自稱始皇帝,並希望江山傳至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基業。

不過令人諷刺的是,秦朝國祚只有短短几十年。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位,秦帝國開始進入朝政混亂,農民起義不斷的局面,秦朝最終走向崩潰,二世被殺,秦王子嬰繼位,在位僅四十六天就退位,秦帝國壽終正寢,而造成秦帝國如此短暫的壽命和一個權臣脫不了干係,那就是趙高,但他沒想到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終被看似軟弱的子嬰幹掉,算是陰溝裡翻了船。本篇文章就重點講述子嬰繼位及剷除趙高的前因後果。

權傾天下的趙高竟看走了眼,選子嬰繼承秦大統,卻成了他的掘墓人

權臣趙高

趙高本是一趙國貴族公子,秦滅趙後,趙高為了復仇,甘願殘害身體進入秦宮伺機復仇,進入秦宮後的趙高,聰明乖巧,善於察言觀色、逢迎獻媚,得到了秦始皇的欣賞,很快升任中車府令同時秦始皇命令他教少子胡亥判案斷獄,胡亥因此對他甚是信任。

權傾天下的趙高竟看走了眼,選子嬰繼承秦大統,卻成了他的掘墓人

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病危之際,他想要儘快找到公子扶蘇,並準備讓趙高代擬一道詔書給長子扶蘇,讓他繼承皇位。趙高假意答應,回頭就和臣相李斯秘密商議,認為扶蘇剛毅而武勇,不好控制,而少子胡亥昏庸無知,容易掌控,於是兩人發動“沙丘政變”炮製假遺詔立胡亥為秦二世,同時以始皇的名義逼迫公子扶蘇自盡。

立胡亥除扶蘇一切就緒後,趙高又相繼剷除了蒙氏兩兄弟,和臣相李斯,自此,趙高成了秦朝最有權勢的人物,他的野心也在一步步實現。

權傾天下的趙高竟看走了眼,選子嬰繼承秦大統,卻成了他的掘墓人

趙高為了控制朝政,極力迷惑胡亥,讓他一味沉湎於酒色之中,整天尋歡作樂,不理朝政,朝中一切殺伐決斷大權都掌握在趙高手中。他結黨營私,陷害忠良,顛倒黑白,在他擔任臣相期間,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百姓忍無可忍,只有揭竿而起,抵抗暴秦。

子嬰繼位

秦二世的無能以及趙高的亂政,秦朝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尤其是項羽、劉邦的反秦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統治,秦二世三年鉅鹿之戰,項羽以少勝多,擊敗20萬秦軍主力,秦朝統治搖搖欲墜,與此同時,六國的舊貴族紛紛自立為王。

權傾天下的趙高竟看走了眼,選子嬰繼承秦大統,卻成了他的掘墓人

秦二世認為這些局面是趙高一手造成的,開始對趙高不滿和起疑心,趙高知曉後便稱病不上朝,私下裡暗算著乘亂奪位之事。

趙高秘密與弟弟趙成和女婿閻樂商議對策,制定了弒君計劃一切安排妥當後,趙高再次發動宮廷政變,在望夷宮殺死了胡亥。

國不可一日無君,剷除胡亥之後,立誰為新君成了當務之急,一番深思熟慮後,他想到了公子嬰,這個公子一是具有贏氏血統,二是公子嬰平時為人軟弱,唯唯諾諾,易於操控,於是再三考慮後,決定擁立公子嬰為新君,繼承秦朝大統,就這樣公子嬰登上了歷史舞臺,雖然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在位,但是除掉趙高時間夠了。

除掉趙高

權臣趙高本意是想繼續把持朝政,公子嬰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傀儡而已,可是他大意了,秦王子嬰並不是他想象中那麼懦弱無能,他早就耳聞目睹了趙高的種種罪行,恨不殺之而後快,但是實力不允許,他只能韜光養晦,繼續蟄伏,等待時機,時機一到,一舉殲滅。

權傾天下的趙高竟看走了眼,選子嬰繼承秦大統,卻成了他的掘墓人

子嬰暗中和自己的兩個兒子還有貼身宦官韓談,一起商議如何誅殺趙高並制定了周密的計劃。

趙高派人請子嬰接受王印,正式登基,然而子嬰假意稱病,不肯前往,意圖讓趙高來自己宮殿,然後找機會除掉。趙高不知是計,親自前往子嬰的宮殿,趙高剛入殿,便被眼疾手快的韓談擒住,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一刀砍死,一代權臣,就這樣陰溝翻船,死於非命。

權傾天下的趙高竟看走了眼,選子嬰繼承秦大統,卻成了他的掘墓人

除掉趙高後,秦王子嬰正式登基,並在大殿上歷數趙高的罪狀,隨後夷其三族,剪除趙高的黨羽。

結語

剷除趙高後的秦王子嬰,立即開始整肅朝綱,試圖恢復趙高亂政前的局勢,無奈秦朝氣數已盡,縱然使出渾身解數也無力迴天,公元前207年十月,劉邦率大軍攻破武關,屯兵灞上,

子嬰看見大勢已去,遂向漢王劉邦投降,在位僅僅四十六天。

參考文獻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