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企突破疫情困局找到新“利器”,中哈合作新機會來了



疆企突破疫情困局找到新“利器”,中哈合作新機會來了

除了供應新疆市場,新疆天山電梯製造有限公司還收到了來自塔吉克斯坦的訂單。


化危為機 在疫情中尋找新的“藍海”

數字合作或將成為中哈合作新機遇


本文首發於第71期哈薩克斯坦《今日絲路》報中文版


疫情之下,有些中國企業無奈地面臨倒下的局面,有些企業卻在困境中發現一片新的藍海。當“無接觸”生活成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催生的副產品時,一些嗅覺靈敏的新疆企業找到新的生存方式,無論是內需,還是外貿,將數字化作為打拼市場的新利器。

上線聲控電梯 助力抗“疫”


從3月9日復工後,新疆天山電梯製造有限公司對原有電梯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開發生產可聲控和可紫外線消毒的電梯。


這款電梯已在新疆天山電梯製造有限公司的辦公樓啟用。新疆天山電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建國走進電梯,向電梯發出命令。


“電梯你好”


“我在”


“下一樓”


“好的,一樓”


只見,1樓的按鍵自動顯示為紅色。鍾建國介紹,智能聲控的功能,有效避免了人們乘梯時頻繁接觸電梯按鈕的接觸式風險。


在無人乘梯期間,這部電梯會啟動防禦功能,對轎廂進行紫外線消毒。目前,這款電梯在新疆各地的醫院、社區等地加速落地。


新疆天山電梯製造有限公司是新疆本土的製造企業,成立20多年來,產品遍佈國內市場,也銷往中亞國家。


在疫情發生前,這款聲控電梯作為新疆天山電梯製造有限公司的概念型產品,面向各類醫療機構推介,這些技術只需要在設備上加裝成電梯的功能。


“恢復生產的時候,我覺得機會來了。”鍾建國說,復工後,首批生產的電梯已安裝到烏魯木齊的一些健康體檢中心,近期,公司收到的訂單除了新疆各地州外,還有來自塔吉克斯坦。


近些年來,隨著各地安裝電梯的需求,天山電梯製造有限公司在電梯裡配裝語音報站、盲文按鈕等多元化的功能,為了提升舒適度,還將電梯轎廂從2.2米加高到2.4米。


“從疫情中反思,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我覺得任何時候都要有憂患意識,做好應急準備。”鍾建國表示,儘管當前的製造業行情遇冷,但是仍需要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根據市場需求改進產品,疫情是暫時的,企業對自身的監測和提升卻不能停留在原地。


疆企突破疫情困局找到新“利器”,中哈合作新機會來了

新疆絲明易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努爾江(右)向客戶演示刷臉支付系統。


刷臉支付“疫”外走火


去年年底開始,新疆絲明易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努爾江在新疆推廣刷臉支付業務時,遇到各地客戶們的多種疑問。


“我的照片會不會被盜用?”


“會不會因為信息被盜出現詐騙?”


更讓努爾江哭笑不得的是,一些女性客戶擔心刷臉支付無法識別妝後面容。


疫情的突發,讓各地的企業面臨停擺,這讓努爾江對原先就不景氣的刷臉業務市場更沒報太多的希望。


然而,復工開始,諮詢安裝刷臉支付設備的電話多了起來。零接觸式的生活讓努爾江獲得了“疫”外的收穫。


“主要是一些商超和餐飲企業。”努爾江說,儘管新疆疫情已清零很長時間,但是大眾目前還是處於相對距離的接觸狀態,一些餐廳和超市引進刷臉支付設備節省人工成本,讓進店消費的顧客自行面對設備結賬,這一點也受到顧客的歡迎。


努爾江介紹,刷臉支付採用3D人臉識別和活體檢測技術,判斷採集的人臉是否為照片、視頻還是軟件模擬生成的,因此可避免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的風險。


“目前,一些汽車修理廠和停車場也在諮詢刷臉支付的業務,近期,各地州安裝設備的訂單明顯增多了,”努爾江說,目前國內正在開發能夠識別佩戴口罩的面部識別系統,如果上市,未來將大幅度地提升刷臉支付的應用範圍。


中哈兩國可以來點“數字”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的態勢中,中國領導人強調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


不久前,中哈兩國元首在通話中,談到雙方可擴大數字經濟、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打造中哈關係的新增長點,這些字眼為中哈兩國企業提供了新的合作點。


據瞭解,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各地火車站、地鐵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場所,都配有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能夠實時顯示出入者的溫度。這樣的設備已逐步推廣到各地的大型寫字樓、醫院以及居住區。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中國各大互聯網公司開發的機器人參與到餐飲、醫療、倉庫等行業的服務中。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以多樣化的功能服務民眾的生活。


近期,阿斯塔納金融中心主席、哈薩克斯坦央行前行長凱拉特·克利姆別托夫近日在接受中國媒體專訪中指出,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短期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其長期影響是多方面的,也呈現出一些正面的溢出效應,如催生出諸多基於線上服務的經濟新形態。


他還認為,疫情結束後,“一帶一路”和“數字絲綢之路”可以成為加強區域合作的最佳工具,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帶來的災難性衝擊,對大多數國家而言,創造新就業機會、引進新產品和新服務已變得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