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力破“一鋼獨大”困局 加速“綠色轉身”

新華社石家莊5月24日電 題:鳳凰起舞新時代——河北唐山力破“一鋼獨大”困局 加速“綠色轉身”

河北唐山,鳳凰涅槃之城。在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下,這座工業重鎮正在艱難轉身,經歷又一場銘心刻骨的浴火重生……

近年來,唐山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破解“一鋼獨大”“霧霾圍城”困局,採取有力措施去產能、調結構、轉方式,以期打贏藍天保衛戰,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去產能

唐山,因煤而建,因鋼而興。鋼鐵、煤炭,在唐山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直髮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鋼鐵、煤炭等傳統產業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集中凸顯,產能過剩、創新能力不足以及汙染嚴重等問題,嚴重製約了唐山經濟發展。

“堅定不移去產能,是唐山實現經濟轉型的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必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實抓好。”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王浩強調。

去產能難,唐山去產能更難。這兩年唐山去產能工作已經由前幾年消化停產、半停產裝備轉為消化正常生產裝備,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

改革有陣痛、但不改革就是長痛。為此,唐山在去產能工作中,嚴格執行環保、能耗、水耗、質量、技術、安全6類標準,科學運用市場、法治手段,鼓勵企業通過產能有償交易等方法,依法依規倒逼過剩產能退出市場。

“拆除自己親手經營多年的生產線,無異於割肉剜心。”遷安市一家民營鋼鐵廠負責人坦言,但如果不拆除,有可能整個企業都活不下去。

唐山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去產能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現在唐山的企業認識越來越清晰,主動性越來越強,不少企業已經從原來的“要我去”變成了“我要去”。

統計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底,唐山累計化解鋼鐵產能7022萬噸,超額完成河北省下達的5年化解任務。對去產能涉及的3.4萬名職工,唐山通過內部轉崗、公益性崗位進行妥善安置。

  以前所未有的決心治霧霾

近年來,唐山治汙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明顯。2017年,唐山PM2.5濃度66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42.6%,超額完成國務院“大氣十條”到2017年下降33%的目標。

階段性成績背後,是唐山不斷保持環保高壓態勢,把環境治理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持續開展環境汙染防治攻堅工作。生態環保事關全局,事關民生福祉,是唐山必須打贏的一場戰爭。

2018年,唐山明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水和土壤汙染防治、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強化環境監管四大方面的100項具體工作任務,逐項明確完成時限和責任部門。

唐山市環保局副局長張建業說,環保督導組每月會對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督查,在每月召開的全市生態環保工作調度會上,倒數後兩名的縣(市)區黨委書記要做檢查性發言。

責任壓力層層傳導,唐山許多幹部感慨,如今環保是必答題而非選擇題。“過去一年到頭很少研究環保工作,如今縣鄉黨委、政府每月至少研究一次環保工作。”

唐山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形成強大震懾。今年以來,唐山全市環保系統共檢查企業1.13萬家,立案511件,公安機關共偵辦環境汙染刑事案件25起,刑事拘留27人,批准逮捕2人,移送起訴32人。

  以前所未有的理念促發展

唐山在追求高質量發展中迎來可喜變化。2017年,唐山生產總值首次突破7000億元大關,達7106.1億元,同比增長6.5%,連續多年位居河北省第一位。

傳統產業在轉型中迎來新機遇。唐山鋼鐵產業結構發生著積極變化。2017年,唐山鋼鐵產業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提高到21.5%。

“河鋼唐鋼公司的高強汽車板、首鋼遷鋼公司的取向硅鋼等,都是去產能後鋼企延伸產業鏈開發的新產品。”唐山市發改委產業處處長張海林說,“以取向硅鋼為例,市場價一噸利潤5000元左右,是普通鋼材的5倍多。”

唐山市市長丁繡峰說,“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唐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17年,唐山新增新三板及主板上市掛牌企業12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裝備製造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70%,高鐵裝備、特種機器人成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產業基地。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唐山港集團與天津港集團的合作為唐山發展臨港經濟帶來了活力。今年4月,裝載著34輛平行進口汽車的貨輪,從天津港出發,順利抵達唐山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碼頭,標誌著兩地之間的首條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正式投入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