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破解中小企"疫情"困局

在國內外經濟持續放緩的大環境下,中小企業本就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壓力,如今又遇到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可謂是雪上加霜。那麼如何讓製造業中小企業早日擺脫“疫情”困擾、步入正常發展軌道,則是當前急需考慮和解決的重大問題。

通過本次疫情也暴露了我國製造業中小企業脆弱的抗風險能力,根源在於大多數製造業企業生產模式落後、供應鏈掌控力不足、融資能力欠佳、人才資源匱乏。這幾大因素不僅降低了製造業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也嚴重製約其進一步發展。

自2017年起國家就將工業互聯網納入到了戰略層面,工業互聯網可謂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能夠通過全面連接產業體系的全要素、全產業鏈與全價值鏈。正因如此,工業互聯網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製造業,以數據驅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資源共享及優化配置,對於破解中小企業發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工業互聯網破解中小企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在《工業互聯網破解中小企業“疫情”之困》一文中提到,工業互聯網對受疫情影響下的中國製造業中小企業破解發展困局十分重要。

一是,工業互聯網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推動製造業企業升級生產模式,為中小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助力。

二是,工業互聯網通過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連接,促進了供應鏈內信息數據的流通,增加了企業間連接的廣度,為廣大中小企業開展供應鏈精益管理提供了基礎,助力中小企業拓展供應關係,強化了小企業供應鏈掌控力,從而提升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

三是,工業互聯網聯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並彙集了大量企業生產相關數據,通過科技手段,從更多維度、更廣來源的數據精準刻畫了企業畫像,促使評估企業經營行為、企業資產情況等企業徵信行為有效落地,為金融市場針對中小企業開展金融服務提供了有力依據。

四是,工業互聯網藉助信息技術,成功剝離智力資源與人才本身,將企業對人才的聘用轉變為對智力資源的直接使用,通過共享模式重新組織了智力資源對製造業賦能的模式。

工業互聯網破解中小企


可見,中小企業要加速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快速走出疫情困擾,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在製造業中小企業中的應用非常關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國家從戰略層面強化工業互聯網的推廣工作,積極開展試點示範、體驗中心建設等工作,並對工業互聯網企業或製造業中小企業也給予了一定扶持,逐步降低了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建設的前期投入,加速工業互聯網的推廣應用。

工業互聯網破解中小企


麥可思科技作為新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互聯網技術,搭建工業品電商交易平臺,即麥可思工業品商城,該商城圍繞供應鏈協同,打造給予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集採集銷模式,解決中小企業採購難、採購貴難題,為中小企業降低近35%採購成本,每年創造價值上千萬元。

麥可思科技通過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分佈式記賬等特點,大數據雲計算技術還原企業真實的交易場景,為中小微企業數據增信。同時,真實交易背景的支撐和區塊鏈信用的傳遞,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先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風控難題,銀企的聯通,徹底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同時,麥可思集合產業園區企業客戶需求開發定向數據服務。以企業數據和信用見證為核心,可逐步為行業主管部門提供區域性乃至行業的市場容量、行業稅收、經濟風向和大數據參考信息,推進中國多個產業領域裡的市場交易誠信環節建設。也從而推進同業競和、異常聯盟的可持續性、良性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問題,解決就業問題。

相信,在國家工業互聯網政策的推動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向麥可思科技一樣,投身到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研發和建設中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為推動中國製造、智能製造貢獻一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