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愛咬東西是每個小朋友的天性,每個人在小時候都要經過一段“口腔敏感期”

,簡單來說孩子在那段時間對用嘴巴探索世界的熱情特別高漲,所以吸手指,咬玩具,啃腳都是日常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如果說3歲前的孩子愛啃咬,還符合正常的生理及心理發展,但是3歲以後的孩子還喜歡啃指甲,咬手,咬被角,屢“教”不改,這種情況就可能是“口欲期停滯”。

這一系列的啃咬類行為障礙,一般都是在兒童期發病率最高。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心理學研究顯示,這些“啃咬”的動作能給孩子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屬於一種“行為退化”,能讓孩子抑制焦慮。

當孩子沒有成功度過口腔敏感期,比如1歲的時候孩子就愛嚼東西但總是被家長叫停阻止;或者後期因為外部壓力,都會導致孩子心理退回到“口欲期”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這種喜歡啃手指的小習慣很容易被家長忽視,也有家長會疑惑,這樣的小毛病要改嗎?

答案是,當然要改!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些小動作暗藏危害,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啃食的過程中,指甲裡的細菌很容易被吞進肚子裡。

2007年,土耳其專家做過一項實驗,挑選了59名實驗對象來檢測每個人口水中是否有造成腹瀉或嘔吐的細菌。結果顯示,76%會咬指甲的人測出陽性反應,而不要指甲的人中只有26.5%出現陽性反應。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可見,跟同齡的孩子相比,這些孩子更容易患病。

而且指甲、甲床在啃咬下也會受到影響,嚴重就會造成甲溝炎、指甲變形等。長期啃咬指甲還會還會影響牙齒的正常發育,造成牙齦損傷,牙齒畸形和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等等一系列有礙健康的後果。

還有的孩子常常啃手、啃鉛筆,啃著啃著就開始發呆。愛啃東西的孩子往往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專注力的培養。也有的家長注意到孩子啃手指的壞習慣,想要幫助他們改掉,但是卻採用了錯誤的方法。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比如給孩子愛咬的地方悄悄塗上辣椒水、黃連水等等,希望通過這些古怪的味道,讓孩子放棄啃咬。

事實上,這種“厭惡療法”是不可取的。這些奇怪味道的“睡”,不僅會對孩子的皮膚造成傷害,還容易刺激孩子,讓他啃得更厲害,或者開始啃咬其他的東西。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需要先搞清孩子愛咬東西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造成孩子喜歡啃咬的習慣,可以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去追尋。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生理上:

缺乏微量元素。

3歲以後,孩子還喜歡啃手、咬被子,有可能是體內缺鋅、缺鐵等原因。同時,還會伴隨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挑食、不愛吃飯的症狀。

還有可能是感染蛔蟲導致的“異食癖”。

在換牙期間,由於長牙的原因牙齦癢癢的,促使孩子咬嘴唇、磨牙齦等行為。

這些都需要通過醫生的檢查確定,切勿自行推斷診治。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心理上:

孩子感覺焦慮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當他們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就會不由自主去啃手指來發洩自己的焦慮、恐懼的情緒,來獲得安全感。

這也是有的孩子為什麼寫作業遇見不會的題時,停下筆的時候,就會無意識把筆頭、手指放進嘴裡的原因。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缺乏安全感

父親、母親的角色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當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就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對於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來說,吃自己的手指,會象徵性地讓自己找回在媽媽懷裡吃奶,或者吮吸手指時的那種溫暖、安全、被愛的感覺。

一旦這種習慣強化,就會使得吃手指頭替代成為給予安全、溫暖和被愛的自我安慰。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孤獨感

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鬧的時候,孩子的手腳在運動,會有一種“肢體愉悅感”。

當自己獨自在家時,或者缺乏運動時,啃手可能成為一種排遣的方式。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當我們瞭解原因,就要幫助孩子一起改掉他愛啃咬的壞習慣。

生理上:

如果是體內缺少微量元素,可以遵醫囑藥物補充,也可以通過食補(

如含鈣的海帶、蝦皮;含鐵的豆製品、動物肝臟;含鋅的豬肉、牛奶等食物)

其他一些細菌的原因導致的,就按醫生的建議打蟲或者其他治療。

如果是長倒刺造成的,就給孩子買一些孩子適合用的、滋潤的護手霜,督促孩子多塗塗。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心理上:分散注意力

天氣晴朗、暖和的時候,讓孩子出去玩、多加活動,多些鼓勵。

讓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

為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他用健康的方式釋放壓力和焦慮,也讓手腳肢體運動起來。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給孩子足夠的關注

平時可以跟孩子多互動,聊一些彼此日常中發生的事,多些交流。

每天抽出固定的一段時間,不需要太多,一起約定講繪本或者閱讀。給他安定和安全感,讓他感受到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充盈他的精神世界。

“啃咬”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特別自然的動作。雖然我們很困擾,但想要徹底戒掉,還是得用科學的方法,從細節入手。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些關注,以免讓小的壞習慣釀成大的危害。

希望爸爸媽媽們,能夠溫暖而有耐心,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小毛病”,讓他們更加開朗,自信。

寫給父母:

生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養育孩子更是!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因此寶寶的心理備受重視,而一個人的成長都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個是先天因素,另一個自然就是靠父母后天的培養了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不管怎樣,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在付出,在努力。讓孩子能出人頭地,更加優秀!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教育是一門大學問,很多父母家長會說,自己不會教育和引導孩子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方法是:可以試試用繪本做引導,父母雙方雙管齊下,往往會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

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所以小編給大家推薦如何合理科學教育孩子的繪本《兒童情商培養繪本》,繪本共30冊包含《行為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10冊)《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安全早知道》(10冊)。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包括:友誼、禮儀、誠實、助人、大聲說不、規則、我要自己來、危險、噓,安靜、責任,塑造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家寶寶在看完其中一本《禮儀》後,學習到了其中不少禮儀的知識,鄰居也誇他真是個有禮貌的孩子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教導孩子,就是“一念之間”的事情,孩子的話語就是他們意念間的轉達,稍有一點差池,就可能會讓孩子墜入深淵,所以,糾正孩子錯誤的語言,擺正孩子的意念,孩子才會健康成長。

孩子啃玩具,吃手,咬鉛筆“小毛病”,背後暗藏心理問題,家長要警惕

感興趣的家長朋友點擊下方“小卡片”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