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距地2,500万光年,发现超强磁场“捆绳”环绕鲸鱼星系

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人类各项研究似乎都有点“盲人摸象”——每一次我们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观察(研究),都可能得出同一星系不同性质的结论。近期,一篇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杂志上的文章,为我们揭开又一叹为观止的新奇画面同时,也给天文学家们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远在猎户座之外(间于银河系内/外的边缘星系),一颗酷似“鲸鱼”造型的星系被命名为“鲸鱼星系”。鲸鱼星系(学名 NGC 463)是距地球约2,500万光的河外星系,科学家们估测其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小相当。

匪夷所思:距地2,500万光年,发现超强磁场“捆绳”环绕鲸鱼星系

图源:NASA

在借助新墨西哥州大型阵列射电望远镜对鲸鱼星系8万光年直径区域范围进行深入研究后,NRAO(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终于捕获到该螺旋星系的侧视图,就是下面这张长满“羽毛”的“大鲸鱼”。

匪夷所思:距地2,500万光年,发现超强磁场“捆绳”环绕鲸鱼星系

图源:ScienceAlert

如果你稍微细想,应该不难猜测这些“羽毛”可能是星系磁场。没错,这一缕缕发束状的细丝,正是鲸鱼星系外围磁场。其中,绿色线显示的磁场正指向(地球)观察者,蓝色线磁场指向则为背离(地球)观察者。整个外围磁场犹如一道道绳索,层层捆着这条遨游的“大鲸鱼”。

从星系光晕向外延伸数1,000多光年,均有密集的磁场分布。即使(地球)观察者检测到的磁场影响只是蛛丝马迹,但距离2,500万光年,也足以想象其强度会是一个惊人数字。

“这些磁感线沿同一方向排列,向外绵延数千光年。我们能直观的看到磁场分布规律。”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玛丽塔·克劳斯说,“这是人类第一次清楚地探测到,在遥远的旋涡星系光晕中,确实存在天文学家所称的‘大规模相干磁场’。”

天文学家们在为螺旋星系建模时推测,其效应犹如发电机,会在星系盘旋臂外围延续大规模星系磁场。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也是螺旋星系,因而被推测其外围也应该存在这样的磁场“捆绳”。

匪夷所思:距地2,500万光年,发现超强磁场“捆绳”环绕鲸鱼星系

图源:PixaBay

反过来,借助星系磁场变化情况,也有助于提神我们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了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天体物理学家马修·贝纳克斯塔说:“要像了解我们的恒星-太阳和行星-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一样,我们必须了解银河系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

接下来,科学家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我们银河系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磁场,以及证明这种星系磁场是否普遍存在。再往下,通过对这些磁场的研究,进一步了解银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