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距地2,500萬光年,發現超強磁場“捆繩”環繞鯨魚星系

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人類各項研究似乎都有點“盲人摸象”——每一次我們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觀察(研究),都可能得出同一星系不同性質的結論。近期,一篇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雜誌上的文章,為我們揭開又一歎為觀止的新奇畫面同時,也給天文學家們帶來新的研究課題。

遠在獵戶座之外(間於銀河系內/外的邊緣星系),一顆酷似“鯨魚”造型的星系被命名為“鯨魚星系”。鯨魚星系(學名 NGC 463)是距地球約2,500萬光的河外星系,科學家們估測其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大小相當。

匪夷所思:距地2,500萬光年,發現超強磁場“捆繩”環繞鯨魚星系

圖源:NASA

在藉助新墨西哥州大型陣列射電望遠鏡對鯨魚星系8萬光年直徑區域範圍進行深入研究後,NRAO(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終於捕獲到該螺旋星系的側視圖,就是下面這張長滿“羽毛”的“大鯨魚”。

匪夷所思:距地2,500萬光年,發現超強磁場“捆繩”環繞鯨魚星系

圖源:ScienceAlert

如果你稍微細想,應該不難猜測這些“羽毛”可能是星系磁場。沒錯,這一縷縷髮束狀的細絲,正是鯨魚星系外圍磁場。其中,綠色線顯示的磁場正指向(地球)觀察者,藍色線磁場指向則為背離(地球)觀察者。整個外圍磁場猶如一道道繩索,層層捆著這條遨遊的“大鯨魚”。

從星系光暈向外延伸數1,000多光年,均有密集的磁場分佈。即使(地球)觀察者檢測到的磁場影響只是蛛絲馬跡,但距離2,500萬光年,也足以想象其強度會是一個驚人數字。

“這些磁感線沿同一方向排列,向外綿延數千光年。我們能直觀的看到磁場分佈規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瑪麗塔·克勞斯說,“這是人類第一次清楚地探測到,在遙遠的旋渦星系光暈中,確實存在天文學家所稱的‘大規模相干磁場’。”

天文學家們在為螺旋星系建模時推測,其效應猶如發電機,會在星系盤旋臂外圍延續大規模星系磁場。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也是螺旋星系,因而被推測其外圍也應該存在這樣的磁場“捆繩”。

匪夷所思:距地2,500萬光年,發現超強磁場“捆繩”環繞鯨魚星系

圖源:PixaBay

反過來,藉助星系磁場變化情況,也有助於提神我們對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瞭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天體物理學家馬修·貝納克斯塔說:“要像瞭解我們的恆星-太陽和行星-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一樣,我們必須瞭解銀河系是如何形成和變化的。”

接下來,科學家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尋找我們銀河系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磁場,以及證明這種星系磁場是否普遍存在。再往下,通過對這些磁場的研究,進一步瞭解銀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