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籀篇》与秦国金文

要讲秦系文字,必须先从《史籀篇》讲起,因为这是秦文字的主要来源。

《史籀篇》是中国最古的一部字书,据丛文俊先生考证,该字书应作于西周宣王时。

许慎《说文解字序》云:“及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由此可知,“籀”为人名,其官职为太史,是为《史籀篇》的作者,后来人们将《史籀篇》中的文字式样称为“籀文”。西周厉王时青铜器《(走马)鼎》铭文中有一句话“史留受王命书”,据考证,“史留”即为“史籀”,所以也说《史籀篇》应为“史留篇”,或者说《(走马)鼎》中铭文的“留”字为假借,尚无定论。

西周宣王时,作《史籀篇》以规范天下文字。但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东南各诸侯国文字均逐渐脱离《史籀篇》字书式样,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就在这一时期,由于秦国僻居西土,不与东南各国往来,加上秦国先君为王室大夫,一直奉行着《史籀篇》。这种文化上的封闭状态,使得秦文字一直平稳地延续着籀文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青铜器发现较少,其金文大致延续着宗周大篆的传统,仅在风格和字形上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字形逐渐简化,图案化特征日趋明显,最终发展成为小篆的前期形态。

《秦公钟》,1978年出土于陕西,共8枚,其中甬钟5枚,钮钟3枚,“钮”或名为“缚”,所以也将其区别为《秦公钟》《秦公缚》,均作于春秋早期。钟、缚同铭,字形体势也完全一致,仅风格上有细微差异。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图案化程度高,线条的排叠转曲均与西周宣王时的《虢季子白盘》近似。

《秦公钟》线条略粗,微呈弧形内敛,笔力较为平实,类于玉箸,气宇轩昂而中含内敛。

《秦公缚》线条精纯圆瘦,笔势较为开放,笔力强如铁线,骨骼清健而神采流溢。

《秦公簋》书刻年代尚存争议,丛文俊先生将其书刻时间定于春秋中晚期。《秦公簋》铭文图案化程度较高字形方正,笔势拗折,线条坚实强劲,颇有一股郁勃凶悍之气。

《商鞅錞》作于秦孝公十六年,是战国中期典型的秦文草体刻铭,刻制草率,其字形近于秦简牍中的手写式样,与早期隶书有很大的相似性,秦文“隶变”大致可以溯源至此。

《商鞅方升》作于秦孝公十八年,是战国中期商鞅变法时下发的标准量器。其铭文刻制略近于小篆,线条瘦硬,体势开阔,虽然也略为草率,但较之《商鞅錞》仍属于规范式样。

《新郪虎符》作于秦始皇五年前后,字形方正工美,字体已近于秦小篆,但保留了一些较古的写法,应为后来的“秦书八体”之一的“刻符”。

秦统一前刻于石上的文字并不多见,而最值得称道的当属《石鼓文》,有学者认为它是最早的石刻作品,称之为“石刻之祖”,但这是不准确的说法。早在商代,已有文字刻于石磬、石簋之上,不过那些都是偶然的刻画,不能算做佳构。

堪称佳构的先秦石刻作品,主要有《秦公大墓石磬刻字》《石鼓文》和《诅楚文》三件,有学者认为《石鼓文》为先秦最早的石刻佳作(《中国书法简史(王镛著)》持此观点),

但据丛文俊先生考证,《秦公大墓石磬刻字》当早于《石鼓文》

《秦公大墓石磬刻字》,作于春秋中晚期秦景公时,这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只是《石鼓文》的书刻年代。由于《秦公大墓石磬刻字》发现较晚(1976年出土),而《石鼓文》早在唐代就已出土,所以在发现该石磬前认为《石鼓文》为最早的石刻佳作,这是合理的。而在1976年发现此石磬刻字以后,再加上《石鼓文》的书刻年代历来颇受争议,因此《秦公大墓石磬刻字》与《石鼓文》到底何者更早,尚不能做出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认同的是,二者书刻年代相距不远,均作于春秋中晚期,且均为秦国作品。此处依据丛文俊先生观点,推《秦公大墓石磬刻字》为最早的秦国刻石佳作进行介绍。

《秦公大墓石磬刻字》,作于秦景公四年(前574年),1976年出土于陕西凤翔。此石磬质地细腻,光洁如镜,每磬皆有铭文,语句整齐,郎朗入韵。由于石质细腻,又出土较晚,加上契刻精工,所以该石磬铭文线条清秀柔美,温文尔雅,字形略显狭长,整体布局疏朗开阔,予人一种清新隽秀之气,使人很容易联想到秦统一后精致工美的小篆。

《石鼓文》,春秋中晚期秦国刻石作品,共十石,唐代初年出土,因其形状类于鼓形,故以此命名,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文字内容记载了秦国君王游猎之事,因古代把原形的碑称为“碣”,所以石鼓文又被称为“猎碣”。

《石鼓文》在文物、书法、史料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自唐代出土以来,历代对其著录、歌咏、考证者不计其数,如韦应物、韩愈、欧阳修等。《石鼓文》的唐初拓本现已不存,现今存宋代拓本,精拓者主要有“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三种版本。

《石鼓文》的字形与《虢季子白盘》《秦公钟》《秦公簋》文字一脉相承,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刻石,是西周金文向秦小篆过渡的重要桥梁。

其字用笔粗细均匀,较之西周金文更加规整,而较之秦小篆则更加拙朴,其字形不像秦小篆那样取纵势,而是趋于正方形结体。整体上,它不如秦篆一般规矩、匀称,而是略有生动纯朴之气,且基本保持了西周大篆的传统,笔力内含,秀气而不呆板,犹如屈铁。

虽然《石鼓文》出土于唐代,但在清代碑学兴起以前,学书者多宗法王羲之、王献之等帖派书家。清代碑学兴起以后,《石鼓文》以其浑厚古朴之气备受书家青睐,学习《石鼓文》而著名的书家最成功的当属吴昌硕,昌硕一生钟情石鼓,自云“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确也如此,吴昌硕自年轻时临写石鼓,最初谨守其法,而后渐渐加入自己的理解,且笔力为之坚劲,至老仍临之不辍,厚重沉稳,高古雄强,渐入化境。可以说,吴昌硕因石鼓文而显,石鼓文也因吴昌硕而贵。

《诅楚文》,是秦楚交战前秦人诅咒楚国、祭告神明以求佑助的祝文,刻于战国晚期秦惠文王十三年,时当楚怀王十七年。原石已不存,原拓亦不存,现存最佳版本是元代重摹刻本,称“中吴本”,韵度优雅,气息平淡,古意略存。但毕竟是后人摹刻,所以线条多出锋,转曲柔美,是宋人摹刻古器铭文的一贯风格,元人仍延续之。

“隶变”是指战国中晚期至秦汉时期文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发生于

秦和西汉早期的日常书写体中。至西汉中期,隶书发展成熟。

隶变的早期特征:隶变是建立在篆书俗写字形基础上的书写性简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笔势的变化,使曲线变为直线,改垂引为斜出;二是出现超长笔画,最终形成隶书的“蚕头燕尾”;

三是笔顺、笔画连接方式、位置关系等的变化。

隶变溯源:隶变来源于简化的“篆引”,所以隶变可以从西周时期的草体大篆中寻找源头。在专题二中,我们介绍到《散氏盘》时,称其为“草篆”,所以隶变最早可以追溯到《散氏盘》

其次,在专题三中,我们介绍到隶变主要发生于秦文字中,与六国古文是基本没有联系的,所以隶变的溯源只能从秦文字中的草体“篆引”中考察,因此我们可以在秦文字中将隶变追溯到战国中晚期的

《商鞅錞》

但以上所述的两件作品都只能算作草体的“篆引”,或者说是隶变的萌芽,而真正表现很明显的隶变痕迹,则要晚至战国晚期的秦文简牍。

考察隶变,也主要是从现存的秦系简牍和西汉早期简牍墨迹入手的,这种隶书发展成熟以前的带有隶书样式的文字式样,被称作“古隶”。先秦时期的秦国简牍代表作主要有《青川木牍》《云梦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里耶秦简》四件,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青川木牍》,1979年出土于四川省青川县,现藏四川省博物馆。此批木牍书于秦武王二年至四年,牍书两面,字形尚处于隶变初期阶段,用笔浑朴圆浑,仍是篆书笔法,但大多数字形已出现隶书笔势、笔顺和笔画连接方式,这种篆法隶势、古今结构一应俱全的文字是隶变的初期式样。

《云梦秦简》,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应是秦昭王二十九年到秦始皇三十年大约六十年间的作品。其字体为早期隶书,由对篆书的省简和草写而来,有些字形结构尚保留篆书的成分,但用笔已有了明显的波挑和转折动作,就总体而言,《云梦秦简》的隶书特征要比《青川木牍》更加成熟。此批秦简笔致浑厚,平实质朴,与楚系简牍的烂漫恣肆形成鲜明的对比。

《天水放马滩秦简》,1986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秦墓,应书于始皇八年以前,分为《日书》甲种本和《日书》乙种本。

《日书》甲种本体势修美,斜画多拖曳长出,早期隶书的特征基本清楚,但是其字有典型的头粗尾细古文蝌蚪笔法,据此可知作者应是三晋旧民,入秦以后虽书写秦文字但带有原有习惯。

《日书》乙种本的字形式样与《云梦秦简》相似。因此,秦文隶变的过程中也并非完全与六国古文毫不相干,而是也受到了六国古文的影响,但仅有影响作用,单纯的六国文字是无法与后来的隶书形成完整系统的。

《里耶秦简》,2002出土于湖南里耶,总数达36000余枚,这批简的字体与《云梦秦简》相似,为早期隶书,且内容主要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官方文书档案,表明这种日常手写体已经得到官方认可。但这批简与其他秦简不同,是木简,简也比较宽,一片通常书写多行字,类似木牍,其书法体势也因为多行而呈纵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