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癌痛知多少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提高,癌痛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被大多数人所认识,然而人们对于癌痛相关知识的了解仍有相对不足。今天与大家分享癌痛知识,关注癌痛防治,共同行动。


什么是癌痛?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癌痛是一种疾病,与癌症一样,都是独立的疾病,是随着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癌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而导致的另一种独立的疾病。

癌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1985年美国疼痛学会提出疼痛是继心率、血压、脉搏和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可见疼痛对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癌痛贯穿癌症病程的始终,近80%的恶性肿瘤患者被癌痛困扰。


癌痛与普通疼痛一样吗?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觉。如果疼痛超过3个月了,属于慢性疼痛,需要服用合适的镇痛药治疗疼痛。

癌痛,顾名思义就是癌性疼痛,癌性疼痛属于一种特殊的疼痛学范畴,与其他类型的疼痛相比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

(1)以慢性疼痛为主,具有渐进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可以表现为难以忍受的爆发痛,难治性疼痛发病率高。

(2)癌痛的产生与肿瘤进展、神经浸润、有创治疗、化疗毒性、放疗损伤、感染及活动受限有关。

(3)癌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治疗等多个方面。

癌性疼痛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治疗,会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可造成抑郁、乏力、焦虑、失眠、全身状况恶化或严重干扰抗癌治疗的实施。


癌痛是怎么引起的?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引起癌痛的原因包括躯体来源和心理来源2大类。

躯体来源有疾病本身和疾病治疗带来的两方面,如肝癌引起的腹痛、脑肿瘤引起的头痛、骨肿瘤引起的骨痛、胃癌患者的胃痛等等属于疾病本身方面;如外科手术后手术刀口的疼痛、神经损伤、脏器黏连,化疗后引起的粘膜损伤、周围神经病变、口腔炎,肿瘤患者放疗引起的皮肤放射性反应的皮肤疼痛、放射性脊髓炎等属于疾病治疗方面。

心理来源主要指心理上的刺激导致或加重疼痛,如不受朋友重视,诊断不明确,治疗无效等带来的愤怒;家庭负担,精神不安,担心疼痛等带来的忧虑;失业、慢性疲劳、失眠等带来的心理压抑等。

四、癌痛的表现有哪些?

疼痛的表现有刀割样疼痛,烧灼痛,绞痛,放射痛,刺痛,射穿样痛,其他包括酸胀感、困痛感、憋胀感等。


癌痛的分类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1.根据疼痛发生情况和延续时间分类。包括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暴发性疼痛,偶发性疼痛等。

2.按疼痛程度分类。包括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如何区分疼痛程度,需要进行癌痛评估。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数字评分量表、简易疼痛强度分级法、面部表情疼痛分级量表。


如何应对癌痛?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1)病因治疗:即针对引起癌痛的病因进行治疗。肿瘤本身引起的需要配合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治疗带来的要处理治疗的副作用,如放射性损害、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等;心理因素引起的要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2)药物治疗:基本原则为口服用药、阶梯给药、按时服药、个体化给药及注意具体细节。

三阶梯止痛原则:一阶梯:非阿片类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塞来西布等),注意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限量,非甾体抗炎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增加药物剂量并不能增强镇痛效果,但药物毒性反应将明显增加。二阶梯:弱阿片类镇痛药(可待因、曲马多等),目前专家的观点是弱化二阶梯药物。三阶梯:强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等),在重度癌痛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放疗、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及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

(4)中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一是直接止痛,二是减轻镇痛药便秘、恶心、皮疹等副作用,三是针对肿瘤本身,可以抑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控制疼痛。给大家推荐2款止痛外用中药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癌痛防治 共同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