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现代保健报讯(记者 刘颖艳)平均每6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每天有超过7500人因此而死亡……

这是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数据。毋庸置疑,癌症已经是常见病,多发病。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西安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廉娟雯为此特别强调,人人需要树立防癌理念,科学膳食,及时缓解压力,保持好心情,坚持锻炼,远离烟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肿瘤高发人群务必重视防癌体检。一旦确诊,要有科学的抗癌观念和态度,家属要积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患者既不能轻视疾病,也无需过度恐慌,谨遵医嘱,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临床上大量的成功病例显示,早期肿瘤患者采用规范治疗,依然可以享有长期的、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不疼不痒背后可能潜伏着危机

52岁的王女士常感慨,如果当初早点去检查治疗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了。前年她在单位体检中发现有乳腺结节,大夫提醒她做进一步检查。因为不疼不痒,忙于工作的王女士就未加理会。一年来,乳腺结节迅速肿大,当乳头出现溢乳、溃烂时,她急忙来医院检查发现,乳腺肿瘤已经出现了淋巴、肺等多处的转移……

廉娟雯主任介绍,类似这样令人遗憾的病例在门诊上不是少数。有些患者在体检中发现有轻微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此时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心理,以为不疼不痒就是没事。殊不知,在貌似平静的表面下,恰恰是很多隐匿的恶性肿瘤在悄然变化发展着。

对症状的轻视,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越是早期发现,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患者的生存率越高。有统计表明,早期大肠癌、乳癌采用规范治疗的的生存率已超过9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西安市胸科医院肿瘤科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肺癌诊治规范为每位患者制定适合自身的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由多学科组成的多中心诊治小组会诊,还会根据每位患者肿瘤的部位、病理性质、分期、生长速度及患者的体质、心理状态、免疫状态等实际情况,由包括病理科、外科、放疗、化疗、影像、麻醉科等多学科医生联合论证,精准分期综合治疗,给出最佳、最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中医药、免疫辅助治疗、化疗、介入治疗等手段,“最适合患者的就是最佳的治疗方案”,确保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肺结节会不会就是肺癌?

43岁的张先生在单位体检中发现肺部有小结节,这让他惊恐不已。尽管医生在后来的检查中明确告诉他,目前仅需观察,无需过多干预。他仍然每周都会出现在诊室里,期望医生能更密切关注病情进展。

廉娟雯主任介绍,随着胸部CT的普及、筛查的推广,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在上升。每年的例行体检中,当看到体检报告中胸部低剂量CT影像的排查结果是“结节”“磨玻璃影”等字样,都会恐慌、焦虑。那么肺结节真的就等同肺癌吗?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对此,廉娟雯主任强调,并非肺部小结节都是肺癌。大部分的肺部小结节都是良性的。只有小部分肺部小结节需要专科医院专科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因此,第一次胸部CT刚发现的小结节或陈旧病变,千万不要恐慌,务必避免检查过度,诊断过度,治疗过度。通过胸部CT筛查出的肺部小结节做手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10年生存率都在90%以上。肺癌的高发年龄为40-65岁,有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油烟、二手烟或其他污染环境的高危人群务必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80岁的肖奶奶(化名),四年前诊断为晚期肺癌,入院时还合并有脑梗、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完全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需两人陪床护理。经肺部穿刺活检病理检测和基因检测后,采用靶向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半年后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四年多来,每天都乐呵呵地给家人做饭。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类似像肖奶奶这样的病例在西安市胸科医院比比皆是。在西安市级医院中,收治肺癌患者最多的西安市胸科医院,在胸部肿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心得多,方案选择多样,对于肺结节病的诊治也进入“人工智能”诊疗模式。肿瘤科对常见胸部肿瘤如肺癌、 胸膜间皮瘤、纵膈肿瘤、食管癌,乳腺癌、恶性浆膜腔积液等疾病的治疗采用规范化治疗,包括化疗根治性化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 解救化疗、生物靶向治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等技术,使患者达到个体化治疗,形成了肿瘤综合治疗的专科特色和优势,在胸部肿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的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内科胸腔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纵膈包块的穿刺活检、体表包块的穿刺活检、胸腹膜的穿刺活检等,利于常见胸部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为首批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西安市胸科医院的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超声科、内镜诊疗中心、介入科等多学科的精尖团队,拥有先进设备和高超的诊治水平,在肺癌的综合诊治方面已经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在呼吸病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已与国际接轨。并作为医院临床药物试验机构,目前开展有多项与肺癌相关的各种临床实验,入组患者可免费行相关检查及治疗,使患者获得更大临床受益。花费低、技术水平高、方法多、疗效好、管理好,是患者最深的感触。

有的晚期肿瘤患者常常因为癌痛痛不欲生,跳楼的心都有。对此,廉娟雯主任特别提醒,规范应用止痛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病痛,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很多人对癌症止痛往往还停留在用杜冷丁的认识层面,实际上,多年前杜冷丁就已严格禁止在癌痛上应用。目前在临床上,止痛方法不仅有长效口服药,还有静脉给药,以及皮肤黏膜贴敷药、埋止痛泵等等多种办法。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有的患者和家属无法接受患病的现实,想不通“为啥偏偏是我得了这种病”。廉娟雯主任特别提醒,肿瘤患者和家属往往因为病痛折磨、经济压力等问题,会陷入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怨天尤人的想法于事无补,唯有积极面对,坚强乐观。此时,来自社会的关心帮助,及时、专业的心理疏导,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关爱,对于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深远。作为可控的慢性病,肿瘤治疗管理的目标已经从最初的“活下去”提高到“活得好”。西安市胸科医院肿瘤科的医生和护士在提供专业治疗的同时,注重健康宣讲和心理疏通,把心理关爱融入每个治疗环节,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帮助患者学会将肿瘤视为一种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以利于治疗方案的沟通。在病友群里,医生、护士都会热情及时地针对患者常见的医疗方面、生活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开展座谈会、群讨论,讲座等多种形式,还邀请患者分享自己在康复护理方面的心得体会等,这种感同身受的说法深受患者欢迎。

患癌多年的马老师在积极治疗后,病情稳定,除了定期复诊之外,现在又回到了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和家人一起旅游,享受美好人生。“医生、护士,家庭、社会、患者自身,共同的参与,携手一起与癌症作斗争,让患者能够开心地回到社会中,和正常人一样生活,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廉娟雯主任说。

专家简介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廉娟雯 西安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硕士研究生。陕西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西安市胸科医院提醒 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