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脫貧攻堅獎,阿里的創新及“釘釘縣長”的創舉

|浙江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劉雪松

全國脫貧攻堅獎,阿里的創新及“釘釘縣長”的創舉

“轉眼間駐村已經兩個月了,回望駐村幫扶的日子,雖苦猶甜。跟隨老隊員們開展工作的足跡遍佈了整個村子……扶貧路上下求索,我思考著如何結合我的本職工作,助力脫貧加快步伐……”甘肅省稅務局的駐村扶貧幹部小張最近在他的釘釘扶貧工作日誌中這樣寫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來臨之際,9月20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辦公室發佈《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公告》,共有140個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獲獎。其中,阿里巴巴獲選組織創新獎,也是入選的唯一互聯網科技公司。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創新”,很多地方基於釘釘搭建的扶貧工作平臺,可以說是利用科技手段讓扶貧工作高效透明、實現精準扶貧的創舉。小張用釘釘裡記錄下的扶貧日誌恰恰是這個“創新”的縮影。

新華社報道中特別表述,“這是繼今年8月20日,阿里巴巴位列美國財經雜誌《財富》評選的‘2019改變世界的企業’榜單之後,在興農脫貧領域獲得的又一獎項。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表示,阿里巴巴在數字化助農上施行多種模式創新,推出的‘畝產一千美金’計劃,目前已覆蓋全國25個省份、近1億人口,孵化了超過2500個農產品品牌。”

2017年12月1日,阿里巴巴宣佈將脫貧上升為集團的第四大戰略,依託自身在電商、金融、技術、平臺、產品方面的優勢,在未來5年內持續投入100億元,探索可持續、可參與、可借鑑的“互聯網+脫貧”模式。阿里巴巴積極參與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成績斐然,拿這個2019年度全國脫貧攻堅的獎牌,理所當然。但成為獲獎入選名單中的“唯一”,而且是組織創新獎,卻是頗令人有些特別的感慨。

阿里把擔當社會責任當成事業來做,做成了中國影響最大、業績最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走的是一條特別的成長髮展路子。阿里不單純是賺了錢,再來回報社會。而是將解決社會問題、擔當社會責任,當成企業進取的目標,當成著力擔當和使命。阿里成長為自成體系的龐大的經濟體規模,幾乎每個創新產品都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和難題,也因此,阿里從擔當社會責任中尋找解決方案,促進了自身科技發展與進步。這些科技產品再廣泛賦能於解決社會問題與難題,從而形成了企業與社會一起進步、一起受益的良性循環。這是阿里與眾不同的成長成功特點。美國企業巨頭聯盟機構以及華爾街資本市場最近顛覆性認同阿里巴巴“用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便是證明。互聯網時代,用戶是社會最大的細胞。解決用戶的獲得感問題,便是解決社會問題。

農村是阿里長期以來花心血、花血本打造的“廣闊天地”。脫貧攻堅,主陣地在農村,尤其在落後偏遠地區的農村。阿里的物流、村淘、推動農產品上行,都在授人以漁,無不指向農民可持續的脫貧致富。馬雲鄉村教育計劃,更是把農村脫貧攻堅的眼光放在解決未來根本性問題上。在阿里系,貧困農民、鄉村教育、婦女兒童、因病致貧人口——幾乎所有與貧困相關的群體,都有具體的立項與平臺,有牽頭攻堅的企業責任人。脫貧攻堅路上,企業如此擔當,確實難能可貴。

阿里在興農脫貧中的巨資投入,令人歎服,但獲選“組織創新獎”,亮點在創新。阿里的脫貧攻堅工作是全方位的,資源的、資金的、技術的等等,無所不及。支付寶、網商銀行、淘寶天貓、菜鳥網絡、以及作為全新科技產品的釘釘,等等,無所不能。都在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形成協同與合力,在精準扶貧方面做出全新的嘗試與突破。

以釘釘為例。釘釘上線4年多,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用戶數破2億、企業組織數破1000萬的全球最大智能移動辦公平臺,同時也成為大量政府事業單位數字化轉型的標配。各地政府部門將釘釘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平臺。海南省、陝西省、甘肅省、湖南省、貴州省等多個地方,用釘釘實現了精準扶貧的高效管理,打通了對接各種資源支持扶貧的鏈路。

去年5月,央視報道了一位貧困縣掛職幹部的實踐案例。這名幹部發掘出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脫貧神器”,指的就是釘釘。2016年,工信部選派潘祝華(網名大潘)到陝西省略陽掛職副縣長,負責全縣信息化和脫貧攻堅工作。大潘用“震驚”二字表達了釘釘在助力扶貧工作中發揮的作用——高效、透明、信息全程留痕,釘釘這些屬性,簡直是為精準扶貧量身打造。

大潘建起的“釘釘精準扶貧平臺”,囊括了6000多名參與扶貧的公職人員和駐村幹部,他也因此被稱為“釘釘縣長”,上了《新聞聯播》,進了北京展覽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8年普及到略陽所在漢中市11個區縣,多達6萬名扶貧幹部和公務員加入了釘釘平臺扶貧工作。

大潘說,有了這個平臺,扶貧幹部每次下鄉走訪貧困戶,都會在釘釘裡提交日誌,記錄並拍下照片,如實反映這次拜訪的情況,以及貧困戶遇到的問題和需求。相關扶貧資金也會通過釘釘審批到位,全程信息留痕、高效透明,杜絕了貪腐可能。

2017年9月,西安市扶貧開發辦將2.6萬名扶貧幹部納入釘釘扶貧平臺。涵蓋市、縣、鎮三級脫貧攻堅指揮部、扶貧部門,各級“八辦兩組”行業部門,還包括駐村工作隊、幫扶幹部等扶貧一線幹部。釘釘助力精準扶貧,2018年西安全市在冊貧困戶從20160戶50409人下降至5549戶9023人。

海南省委組織部開創的“電視夜校+服務熱線+釘釘管理”的扶貧模式,成為海南的脫貧攻堅利器。2017年1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以《脫貧致富電視夜校效果好——海南扶貧先扶志與智》為題對此報道,點贊這種創新的扶貧模式。

傳統概念上的社交平臺、阿里定義中的智能移動辦公平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成為“神器”,這是外界沒有想到的。但釘釘是有意為之的。脫貧攻堅道路上,只要有心、用心,科技就能更完善、更多能、更有效,就能在社會責任中擔當更多。阿里就是用“釘釘子的精神”打造釘釘、打造科技產品的,也是如此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的。這應該是阿里巴巴能夠別無二選地獲選“全國脫貧攻堅獎”的成功及創新之處。

科技產品是有溫度的,不遺餘力地幫助這些扶貧工作者,才能真正體現科技創新的價值。誠如甘肅省稅務局扶貧幹部小張日誌所言,希望盡最大努力,助力村民們早日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我想告訴對面沉默的大山,讓我們一起迎接明天的曙光,迎接脫貧攻堅決勝的那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