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一个星期之内我跑了三次医院,而且是精神病医院,各种抑郁、焦虑、人格障碍量表做了一堆,各种血项、脑电波图、Ct检查等等,反正能够检查到的基本上都做了,让我不能接受的就是医生给我做出的病症诊断,从来没听说过的一个病症名称“故意制造或伪装症状”一种人格障碍。

没明白吧,意思就是我所有的抑郁症或焦虑症的症状都是装出来的,但又不是故意装出来的,矛盾吧,反正就那种意思吧,对于我的“抑郁症”所引起的症状,既是故意制造,又是伪装出来的症状,而非实际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真实的症状,所有症状都是假的,这回明白了吧,我都快郁闷死了。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我没装病,我真的头疼

我当时看到医生似笑非笑的表情,我有点胆怯了,什么也没敢多问,听完医生介绍完我的病情,赶紧离开了诊室,医生一粒药都没给我开,我也没敢要求,慌慌张张倒不如说灰溜溜的跑掉了,一路上我都在想,我的心情这么不好,我感觉到浑身哪都在疼真是装的吗?

医生跟我解释说,我这抑郁症根本就不是抑郁症,但又不能说完全不是病,就是人格上出了问题,因为这属于人格障碍之类的病症,说来说去还是有“病”,正常人也会有的,根本就不是抑郁症,而是人格上的不完整或缺失造成的,我才会装病,制造病,伪装病,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病症,但不包括有器质性基础的病症。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工作中的压力而倍感焦虑

你还真别说,从离开医院那一刻起,我浑身感觉很松弛,也没有原来那种紧张的情绪和低落的心情,摸了摸浑身,哪儿都不疼了,只是脸上一阵阵发烫,可能是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医生说我是在不是真装病的“装病”。

不过我还是得到一点安慰,因为医生说,我这虽然不是抑郁症,但是还是一种属于人格障碍的病症,也属于精神障碍,不属于诈病,是属于病态心理形成的一种行为而产生的伪装或故意制造抑郁症病症的症状,这让我多少挽回点面子,要是说我完全属于装病或诈病的话,那就真是丢尽了脸。诈病才真正是没病装病的一种行为,好像是诈病的人,都为了躲避或怕什么才诈病的,总之,诈病是有目的或动机的。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我要让老公看到我身体不舒服了

不过,我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辩解,前段时间我确实和老公闹了点矛盾,感觉情绪非常低落,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就上网查了一些有关抑郁症的资料,每当我看到一些症状表现的时候,就有点不经自然的身体就不舒服了,似乎向着那种症状的方向发展,甚至有越发严重的趋势,我确实没有刻意时的伪装成这些症状,或者是制造这些症状,这些我也做不来。

我看到抑郁症都有失眠,尤其是有早醒的习惯,自己确实是这几天每天早晨三、四点钟就醒了,再想睡也睡不着了,当然困还是很困的,所以很难受,我也尝到了失眠的痛苦,但确实是这样,这也许是我暗示造成的,但是有一点,自己实在困的受不了的时候,躺在床上就睡着了,而且睡得还很香,这点我不否认。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冷战也会加深矛盾的发展

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工作善用很能干的女人,但是我跟医生说了,我总觉得自己很失败,连情感问题都处理不好,但我并没说工作上的问题,而实际上我在工作上是很有能力的,工作上谁不能说干净利落脆,至少是清清楚楚,连单位的领导都高看我一眼,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但是这段时间确实由于跟老公之间的矛盾造成心情不好,有些情绪低落工作也懒懒散散的,但是领导也并没有批评我,所以,我也并没感觉到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造成我情绪更加低落,主要因素是夫妻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而非其他原因。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生活中挠头的事儿太多了

在生活中我跟老公之间的感情一直很稳定,从我们上大学时开始恋爱到现在,我们的恋爱+婚姻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自从结婚以后,老公视我为掌中宝,而公公婆婆对我也特别的好,虽然不在一起住,但是离的不是太远,经常走动,也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尤其在我怀孕期间,婆婆照顾我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比我的亲妈都想的和照顾的周到。自从我怀孕了,我父亲和母亲几乎没两天就买好多食材或营养品送到我家里,婆婆又变着法将这些食材做成美味佳肴给我吃,让我补充营养,可以说确实我感觉到生活是很幸福的,都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但是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好着呢。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借酒消愁,可能会更愁

说起和老公之间产生的这点矛盾,实际上就是一句玩笑的事。我有一个很不错的姐们离婚了,但是她的前夫是离婚一年多了一直对她挺好,几乎每个礼拜都给他买一些东西送过来,并告诉我的姐们,你不结婚,我也不结婚,等你结婚以后我再考虑我个人问题。

其实姐们告诉我这些以后我也挺感动的,我经常劝姐们你们复婚就得了,不要相互的难为自己了,可是姐们说,分开了他倒对我好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经常闹矛盾,只要在一起不和谐的地方太多了,真的很难再走到一起,不过现在这样挺好,他愿意对我好就让他去做,我领他这份情就是了,我也就不能说别的了,只是挺羡慕的。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矛盾往往是冷战的开始

回到家里,我和老公去说我姐们的事情,结果我老公说我羡慕人家的前夫,“你看人家前夫对你的姐们好,你是不是也想把我变成你的前夫呀?告诉你我可做不到,咱俩要是离婚了,那就是陌路人,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谁也不认识谁,各过各的,为什么还要相互之间的黏糊啊,情感已经分崩离析了,什么也不存在了,再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双方只能各自伪装自己在各自的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切都是装的,真要是为对方好喜欢对方,为什么要离婚?纯属是吃饱撑的,这种情感欺骗你也相信”,虽然我也感觉到老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嘴上还是为我姐们儿辩解,我说老公你“根本就不懂得情感这样的东西”,所以不仅我生气了,老公也生气了,说他这么多年白爱我了,说我根本没有读懂他。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我不是在装,我是真的无奈了

多大点事儿至于吗?可不就是至于了吗?我忘了说,我老公别看他是个男人,心眼特别小,而这一点我就特别喜欢,因为他的小心眼,说明他很在乎我,女人嘛!是女人都懂,男人如果小心眼对女人观察细致一点,又怕惹老公生气,那么自己就“检点”多了,就是很自律了。不然女人容易放开了性情,不知道惹什么“祸”呢。

我和老公之间的矛盾就这么点事儿,实际说起来也不算事儿,但是现在就是个事儿,我一生气就感觉到抑郁了,七八天的时间几乎没干了别的,净往医院跑了,结果检查来检查去,医生告诉我是“装病”,医生这一说我“生气了”真要抑郁了,反过来一想,不会的,就凭我的性格和我的“强悍”气势,谁抑郁了我也抑郁不了,可是这两天的情绪这么低落,不开心,特别烦躁,又是怎么回事儿呢?知道了,是太在乎老公了,就是想让老公多爱自己一点,所以表现出来病态的心理让自己产生抑郁,这样可以多吸引老公的目光看我,我知道我矫情。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你躲开吧,看到你我都头疼

想来想去这是吃饱撑的,什么叫没事找事,这就叫没事找事,自添烦恼,不过今天晚上还要失眠一宿,因为得想办法把老公给请回来,好几天了,把老公轰在书房去睡,理由是他的呼噜声打扰我睡眠,老公很听话的到书房去住了,想个什么好办法,还不失面子,确实挺挠头的,但是还必须去想,不想老公不“敢”自己主动回卧室来睡呀。睡梦中,我好像听着一种熟悉的声音把我吵醒了,我抬头一看表,哇7点了,再不起床上班就迟到了,熟悉的声音在我身边依然响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公偷偷的跑回了卧室。

唉,原来这一宿没有失眠,而且睡得很香,是听着那熟悉的声音(呼噜声),进入了美梦之中,我使劲的推着老公,大声的说“前夫”起床了,这时门铃响了几声,紧接着是开门锁的声音,我知道婆婆又送早餐来了,自从结婚以后,每天、每天都是如此......,我不知道我还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如果再有什么、什么?,只能说是饭吃多了。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我的愤怒是真实的你为什么不信?

我拉开窗帘,一束阳光照进了卧室,生活就是这样,窗帘就好似一道屏障,它挡住了阳光,当你将这个屏障消除了以后,你的生活就完全裸露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是那么的温暖、温馨、幸福......,“前夫”快点起来吃早餐了,老公愉快的答应着,“前夫”来也......。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不愉快状态下的女人

社会上现在又有多少像我一样在“故意制造或伪装症状”“装病”的抑郁症患者,有吗?也许没有......,知道了一些抑郁症诊断标准,尤其是一些抑郁症状的表现,就让自己进入的这种角色来体验这种抑郁的“痛苦”,实际上这真是对自己是一种伤害,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同样对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同样是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只有在你制止这种“装病”行为的基础上,才能够降低对自己和他人伤害的程度,有些时候我们可有一些所谓的抑郁症状,但并非是病态性的抑郁症状,自我终止吧,一切都来得及,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步入到病态的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状态。

心理学:能够故意制造或伪装出抑郁症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

烦恼充实在生活之中

注解:“故意制造和伪装症状”,是一种人格障碍,其特征为个人反复和一致的伪装某种病症的症状,可以故意造成自我伤害来制造症状,或一些症状的发作,但是这种人格障碍的患者的动机是不明确是模糊的,但是对这种病症的患者怀疑,可能与患者以病人角色或患病行为为目的的内在动机有关,尤其是比较明显的伴有人际关系障碍。但这种病症的患者与诈病行为完全不同,诈病者是有其明确的动机和目的。

参考:《异常心理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