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促使手機供應鏈廠商另闢蹊徑

分析結論:

疫情之下,海外呈現訂單荒局面,國內手機供應鏈廠商也陷入困局。在因疫情而導致需

求不確定的情況下,手機供應鏈企業開始尋找手機行業之外的新機會。長盈精密是國內主要

的手機零部件供應商,目前該公司非手機訂單(如筆記本電腦等組件)已有趕超手機業務之

勢。此外,歐菲科技、舜宇光學、欣旺達等手機供應鏈廠商已經開始佈局汽車電子、智能家

居等領域,以豐富客戶類別和產品結構。國內手機市場早已進入存量競爭,再加上疫情的衝

擊,供應鏈不看好手機銷量、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已是大勢所趨。(ALEQ)

分析過程:

從春節到現在,國內手機供應鏈廠商猶如坐了一趟過山車。國內某模具廠是富士康等手

機代工廠的供應商之一,疫情導致工廠整個2月都無法開工,租金加誤工費的損失以百萬計。

公司去年營收剛破千萬,今年開工則開始擔憂工廠的生存問題。3月初,好不容易等來了開

工令,企業負責人又開始為招工和產能發愁。直到3月底,疫情期間積壓的訂單終於恢復正

常交付,客戶也沒有砍單,方才鬆口氣。類似的遭遇也發生在千萬家手機供應鏈工廠內。

Strategy Anaylytics發佈的全球2月份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今年2月智能手機總出貨量

只有6200萬部,同比減少38%,環比減少39%,銷售量為6500萬部。用工荒和訂單荒的雙

重夾擊下,全球沒有一家工廠能獨善其身。

疫情對每個行業都是一場大考,交通封鎖是手機供應鏈最先接到的壞消息。這給工廠帶

來了雙重困難:用工荒和運輸中斷。一來多地員工無法回廠復工,二來多種交通方式停運,

廠商既不能從上游拿到材料,更不能將產品及時交付給客戶,有可能面臨違約的風險。進入

3月後,國內新增新冠病例越來越少,這意味著轉機來了。特別是交通解封后,製造業生產

也陸續恢復。供應鏈上,開始有上市公司報告釋放出利好信號:“2020年需求前低後高”、“今

年完成全年業績沒有問題”。目前,國內手機供應鏈廠商的復工率基本都在90%左右,其中

有不少廠商幾乎已經完全恢復產能,長電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大中型規模的供應商仍

在招人,其中有的工廠人員缺口超過2000人。

但重要問題在於,經歷疫情衝擊後,市場需求是否仍然存在。舜宇光學公佈的產品出貨

情況顯示,今年2月,其手機鏡頭和手機攝像模組產品的出貨量分別增長了48%和54.6%。

舜宇董秘稱,舜宇目前也已全面復工。2月出貨量保持增長,一部分是疫情前就談好的訂單,

另一部分則來自於老客戶的加單。舜宇面向各手機廠商旗艦機型的鏡頭、攝像頭模組訂單都

沒有下降,部分客戶的供應量甚至還有增長。舜宇的訂單主要來自國內。目前客戶的需求基

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由於疫情還沒有徹底停止,未來還是很難講。如果疫情到6月底能

夠持續好轉,那對公司的影響就不會太大。聞泰科技企劃部總經理鄧光明則表示,聞泰科技

最近有不少手機客戶都“加大了量”。主要原因是,手機市場仍然存在庫存積壓的情況,在

供大於求的局面中,廠商的利潤空間也被壓縮。某些手機客戶會把中低端機型的研發製造打

包給像聞泰這樣的ODM廠商,從而減少自己的生產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對相當一部分製造企業來說,海外的疫情走勢才真正左右著他們的生死。

一方面,海外市場對手機廠商來說非常重要。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小米海外銷量佔

比70%,OV目前也已超過50%,華為海外銷量仍然佔到40%左右。如果海外需求沒有回暖,

這些手機大客戶進一步砍單遲早成為事實。另一方面,不少供應商在海外都有工廠佈局,尤

其是東南亞一帶。隨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先後進入“封國”、“封城”狀態,海外工廠也

被迫停工,如果國內跟不上,產業鏈幾乎沒有轉移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