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爱会伤人 第一讲

为何爱会伤人 第一讲

原著作者 / 兰心书院

解读 / 兰心书院

为何爱会伤人 第一讲

你好,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是《为何爱会伤人》。这是一本教你认清自己,不在爱中受伤的心理学作品。

爱情是人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它可以跨越种族、国度、阶级,也可以治愈许多心灵的伤痛。爱情是最美好动人的,但同时又是最不可捉摸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离开,所以世间总是有数不清的痴男怨女,有思不完的念、悔不完的恨、追不完的忆。

如果有一种药,可以医好爱情的伤,恐怕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药,只可惜这只能是一种想象。实际上,获得美好爱情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学会尊重并且信任自己的感觉。接下来,我要与你分享的书,就是一本教你看清自己的内心,把握自己的感觉,在爱情当中避免受伤的心理学经典作品《为何爱会伤人》。

《为何爱会伤人》的作者是武志红老师,他既是心理咨询师,又是心理专栏作家。武志红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系,获得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他创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很多人恢复健康,重获幸福。而且,武志红老师还出版了十几本心理学畅销书,用文字的方式为人们解除困惑。这些书籍从人们身边的热点事件出发,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最后总结出适合大众的建议和方法,所以,武志红老师的书不像专业心理学著作那么高深,最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大众阅读。

今天为你解读的《为何爱会伤人》这本书,就围绕着“爱”这个永恒的主题,具体探讨了爱情、恋人、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之所以会产生的深层心理原因。书中有许多贴近日常生活的鲜活案例,在触动你的内心,引起你的共鸣的同时,也会带给你深刻的启发。

对于爱情,武志红老师一直秉承一个观念,那就是“爱情是一种轮回”。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恋爱的感觉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为了重温童年的美好,一种是修正童年的错误。所以,许多人在谈恋爱、找对象的时候,要么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对象之间摇摆,要么永远都只钟情于同一种类型的对象。

而不管是哪种情况,找到美好爱情的方法,都是认清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你先将自己的内心修炼成“正确”,才会遇到“正确”的另一半。只有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看清自己的内心,不再把人生的不幸和错误都怪在他人身上,也不再把爱情当成是改造对象的梦想游戏,你才能让心灵成长,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

我把《为何爱会伤人》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分为了四个部分,将用四天的时间给你解读本书,为你一步步揭开越爱越伤的迷雾,帮助你找到内心的症结,领悟属于爱的真谛。

第一天,我会带你认识爱情迷恋期,走出爱情的轮回;

第二天,我将带你了解爱情战争的根源,走出爱情磨合期;

第三天,我会教你回归自己的内心,探寻心灵的秘密;

第四天,我会教你打开心门,学会享受真爱融合期。

今天,我们就先来讲解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认识爱情迷恋期,走出爱情的轮回。

武志红老师说,一段完整的感情应该包含三个阶段,分别是充满幻想的迷恋期、幻想破灭的战争期,和接受真实的真爱期。其中,迷恋期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恋人们会把自己理想伴侣的形象,加到对方的身上,你们会觉得彼此都完美极了,于是两个人亲密无间、你侬我侬。这个阶段有些类似于大家常说的热恋期,是一种激情式的爱情。

而关于迷恋期,首先,你要记住的是,迷恋不是真爱。

那到底什么是迷恋?为什么说迷恋不是真爱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男士A有一位抑郁的母亲,他很爱母亲,从小就是母亲最忠实的陪伴者;但同时,A也从小时候开始,就承受了太多来自母亲的负面情绪。为了弥补内心深处母亲这个形象的缺失,成年后的A在寻觅爱人的过程当中,特别希望找一位乐观开朗的女孩作恋人,后来也确实如愿了。可是后来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A通过回忆发现,女朋友让他动心的那一刻,却是她低头沉思不语的时刻,因为那样的她看上去就跟自己的母亲一样的忧郁。

这个案例正好印证了武志红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异性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爱上的异性,于是长大后我们第一个爱上的人,总会与现实中的父母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同时,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会塑造出一个理想爱人的形象,这个理想的爱人,完美地弥补童年时期父母对我们的亏欠,或者是留下的遗憾。所以,最后我们选择的爱人,往往是异性父母的现实形象和理想形象的结合体,这也是人们在恋爱初期会产生迷恋的心理根源。

迷恋的源头是童年时期爱的缺失。你从异性父母身上得到的爱越少,内心就会把理想父母塑造得越完美,对理想父母的渴望也会越强烈,成年后在恋爱当中,也就越容易沉溺于迷恋而不可自拔。也就是说,你爱上的某某,只是你想象出来的一个人,根本就是不真实的他。

由此可知,迷恋只是一种爱的幻象,是把自己内心塑造出来的理想形象套在对方身上,然后对其产生爱慕之情。也就是说,你爱上的只是你的想象中的他,而不是真实的他,所以迷恋不是真爱。迷恋就像一片浓浓的迷雾,弥漫在你和恋人之间,你看见的只是自己内心投射出来的幻想,根本看不见真实的对方。

在书中,武志红老师举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例子。在徐志摩的眼中,林徽因是完美的女神,为了追求林徽因,他不惜抛妻弃子。但是,这样的爱情真的特别美好,特别感人吗?林徽因给出了真实的答案,她曾对她和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可见徐志摩的爱更多的是一种迷恋,而林徽因的智慧就在于,她不想被当作女神,不想被夸大,也不想被否定,她只想做她自己。

而且,你要知道一点,迷恋的关系是无法持久。被迷恋的一方刚开始时可能会沾沾自喜,也可能会按照恋人的期望美化或者掩饰自己,比如,女生会在约会时举止特别淑女,男生会避免在恋人面前抽烟、说脏话等。但是,没有人愿意一直做别人的幻象,也没有人能够长时间地掩饰自己。时间长了,被迷恋的人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也感觉不到爱,会产生孤独感,逐渐地想要做回自己——而这个时候,矛盾就出现了。如果迷恋者始终意识不到,矛盾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那这段恋情很快就会走向终结,而且下一次的恋情,也仍然会在这个怪圈里面循环,看起来像是命运的安排,实际上是自己内心的迷恋导致的。

好,你现在已经了解迷恋的产生原因了,迷恋不是真爱,只要意识到了这一点,就能从内心深处的童年遗憾着手,通过揭开心底的秘密,来打破爱情轮回的命运。

武志红老师说,一切情绪都具有神奇的感染力,而在潜意识里,你会去追求已经习惯了的情绪或者情感。于是,童年快乐的人,长大后会不断重复着快乐;而童年痛苦的人,长大以后则会不断重复着痛苦,这可以说就是一种轮回。这种情绪的强迫型重复行为,是无意识的,也是你在爱情中会遇到的最大致命诱惑。

致命诱惑的第一种表现是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是爱情中最奇妙的相爱,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的起因是熟悉感。每个人第一个爱上的异性,几乎都是自己的异性父母,他们带给我们的感觉进入到潜意识里面,长大后就投射到我们对爱情的感受当中。你说对这个人有感觉,对那个人没有感觉,这个所谓的“感觉”,就是童年时期异性父母带给你的熟悉感。人们总是难以拒绝这种熟悉感,这就是一见钟情的根本原因。

可想而知,如果异性父母在童年给你的感觉是美好的,长大后,让你有感觉的对象也会是美好的,这样你们的一见钟情,就会产生美好的爱情;相反的话,你们的爱情,就会是痛苦的,甚至会互相折磨。

除了一见钟情之外,被抛弃感也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它和一见钟情一样,让人难以拒绝。

先来和你分享一个故事。阿灵成长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作为大姐的她,总是被忽视、被抛弃。于是,这种深深的被忽略感、被抛弃感,就根植在了她的内心深处。成年以后,阿灵在自己的婚姻中,呈现出一种希望再现“被抛弃”的潜意识需求。每次她和先生的吵架模式都十分固定——阿灵不停地质问,和先生吵架,逼先生说伤人的话,然后阿灵伤心得不行,一边大哭一边有深深的被抛弃感。阿灵明知道这样做不能解决自己和先生之间的问题,而且会把自己弄得很伤心,但是她仍然每次都忍不住,一定要逼先生说出最伤人的话之后,才能结束吵架。

表面上看起来,阿灵是自找苦吃,但从心理层面来分析,是因为她的潜意识深处,渴望重复童年时期的被抛弃感。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强迫自己重复过去的情感体验的做法,就是人们所谓的命运的神秘轮回。那些总是为爱受伤的人,常常抱怨命运的作弄,但实际上,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在作祟。

武志红老师认为,大多数人都会强迫性地重复小时候形成的某种关系模式,因为人天生害怕新的变化,害怕无法掌握的感觉,害怕自己不能预测事情的未来,所以,人们习惯性地把生活弄得和过去一样。

想抵抗不幸的强迫性重复心理并不容易,这需要你足够了解你自己的内心,有时也需要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同时,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那就要好好疼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在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学到爱、信任、独立与自强,长大后他就会在他的人生中,不断重复这些好的东西,他就会拥有健康幸福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讲解,你肯定会觉得迷恋带给人们的都是不好的影响,但其实迷恋破灭之后,也是获得真爱的契机。

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在爱情的迷恋期里,你只不过是把理想的爱人形象套在恋人身上而已,爱上的并不是真实的对方。既然如此,迷恋期是不可能长久的,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恋人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而恋人也会觉得你并不爱真正的他,所以,迷恋和幻想终究要破灭。

同时,童年时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不满,从而产生“改造父母”的想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6岁左右,孩子就基本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改造父母”的梦想没有消失,只是被压抑到潜意识的深处。直到成年后恋爱的时候,这种“改造”的梦想又会冒出来,开始想要改造恋人。但是,人怎么可能被轻易改造呢?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只能再次放弃这个改造的梦想。

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三年之痒”甚至“一年之痒”,其实本质上就是爱情幻想的破灭,和改造梦想的失败。

但是,幻想的破灭、迷恋后的清醒,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尽管这个时期可能给恋人之间带来各种矛盾、冲突、怀疑,但是双方的假面具摘下来了,你们开始互相看见真实的对方,也就有机会爱上真实的对方。如果这个时候,你们能够放下自己的执念,尊重彼此真实独立的人格,就可以有机会收获真正的爱情,从而建立更加牢固稳定、互相理解信任的关系。否则,你们的爱情就会瓦解在这个阶段。

所以说,迷恋破灭之后才是获得真爱的契机,是一段关系走向成熟的关键。

好了,以上就是《为何爱会伤人》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认识爱情迷恋期,走出爱情的轮回。下面我来给你总结一下:

首先,我给你讲了迷恋不是真爱。迷恋源于童年时期对爱的缺失,人们长大后选择的恋人,是异性父母的现实形象和理想形象的结合体。恋爱初期,人们会无意识地把理想父母的形象套在对方身上,产生爱慕之情,但是爱上的并不是真实的对方。所以,迷恋不是真爱,而是一种幻象,是无法持久的。

其次,我给你讲述了爱情轮回的秘密。人们会在潜意识追求已经习惯了的情绪,童年快乐的人,长大后会重复快乐,而痛苦的人则会重复痛苦。这种强迫自己重复过去情感体验的做法,就是所谓的“命运的神秘轮回”。那些总是为爱受伤的人,其实就是潜意识在作祟,在重复自己过去的情感经历。

最后,我告诉你迷恋破灭之后,是获得真爱的契机。在爱情的迷恋期里,你对恋人产生的只是一种幻象,迟早会发现恋人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而恋人也需要被你看见真实的自己。在迷恋期结束以后,双方开始展现真实的自己,如果你们能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就有机会收获真爱。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明天,我会继续给你讲解本书的第二个内容:了解爱情战争的根源,走出爱情磨合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