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 第一章 消防基础知识(燃烧)精简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 第一章 消防基础知识(燃烧)精简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燃烧) 精简内容

第一章:燃烧

第一节 燃烧条件:

燃烧四要素:一、可燃物(有机可燃物、无机可燃物,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二、助燃物(氧气),三、引火源(明火、电火花、雷击、高温),四、链式反应自由基(一种活泼的化学基团也称游离基)。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特点:

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一、着火(点燃、自燃),二、爆炸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一、气体燃烧(扩散燃烧、预混燃烧),二、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三、固体燃烧(蒸发燃烧例如硫、磷、钾钠等、表面燃烧例如木炭、铁、铜等、分解燃烧例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熏烟燃烧例如锯末、橡胶等)

三、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一、闪点: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二、燃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三、自然点:可燃物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第三节:燃烧产物:

一、一氧化碳对人的影响

影响情况 CO浓度/PPm

在其中工作8h的允许浓度 50

暴露1h不产生明显影响的浓度 400-500

暴露1h后有明显影响的浓度 600-700

暴露1h后引起不适,但无危险症状的浓度 1000-1200

暴露1h后有危险的浓度 1500-2000

在1h内即会致死的浓度 4000及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