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悶氣真的會得病,我希望每個人都沒有“癌症”性格

2017年春節,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感覺胸部有點疼,摸了一下,摸到了一個腫塊。後來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是纖維瘤,1.2~1.5釐米見方的大小。雖然是良性的,但不過不做手術就會一直長大。

我當時感覺整個時間都是昏暗的,我才二十幾歲啊,為什麼就會有腫瘤呢?而且因為當時年紀小,家裡人也不太想讓我做手術,於是就一自己拖著。

我知道這樣不好,可是我自己也沒有決斷的勇氣。只是定期去醫院拍個B超,檢查一下。著名的行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人的潛意識裡,有兩種本能,一種是"生本能",一種是"死本能"。"生本能"讓你自信、積極,而"死本能"卻讓你自我毀滅。

有時候我甚至會極端地想,不如直接發證成惡性的腫瘤吧,這樣就能讓你們這些家長重視到它的存在了。每次有這樣想法的時候,我都會被自己嚇一跳。

其實都是我自己優柔寡斷了,拖了快三年了,我終於決定去手術了,結果疫情來了,時間被再一次推遲。不過,不管怎麼樣,今年夏天我會去的。


生悶氣真的會得病,我希望每個人都沒有“癌症”性格

記得當時問過醫生,為什麼我年紀輕輕會得腫瘤呢?

當時醫生說,這個腫瘤在你這個年級的女生中間還是很常見的,愛生悶氣多半會有這樣的乳腺上的問題。

我想了想,那個時候的自己真的生活特別不規律。剛由高中進入大學,宿舍的舍友睡得特別遲,每天晚上12點半才會關燈。事實證明,熬夜真的會催生腫瘤。

再加上,我那個時候心理狀態也特別差,因為睡覺的問題,導致宿舍里人際關係也非常緊張。我想讓大家11點半關燈,可是總是有人要等到凌晨1點才開始收拾,準備睡覺。淺眠的我,經常會被吵醒。提醒了室友,人家卻當作沒有聽見。

法國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它的劇本《禁閉》中說"他人即地獄",我那個時候的狀態真的是太適合這句話了。

在和別人的鬥爭中,總是生氣,明著和別人生氣,暗著和自己生氣。結果讓自己得了腫瘤。


生悶氣真的會得病,我希望每個人都沒有“癌症”性格

現在想想,好不值得啊。可是,那時候的我怎麼能看得穿呢?畢竟,人自身的成長過程都是不可跨越的,每個人都是一步步走過來的。

所以說,生氣真的是非常影響身體健康。"癌症性格"是真的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幾種"致癌性格"

1.愛生悶氣,不願與人交流,凡事愛憋在心裡不說出來

2.玻璃心過度,別人隨意的一句話,自己都要揣摩好久,總覺得別人是不是故意針對自己

3.將自我價值依附於別人的定義,害怕被拋棄。

其實你看,這些特點,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這也無傷大雅。真正危險的是,我們長期處在這樣一種心理狀態之中,無法自拔。那樣"致癌性格"可能真的會致癌的。

生悶氣真的會得病,我希望每個人都沒有“癌症”性格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1.笑口常開

愛笑的運氣是不是一定好,我不知道。但愛笑的人,身體一定不會特別差。成年人的世界裡本來就沒有"容易"二字,誰不是在負重前行呢?世人皆苦,預期昏暗悲傷地度過一天,不如笑一笑啊。

2.停止內耗

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小原想要告訴每一個朋友,無論你有什麼不開心,都不要攻擊自己。嘗試著去告訴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實在不行就去跑跑步,運動運動,發洩一下。

3.客觀衡量自己

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就像王小波說的"人的一切痛苦,都是源於對自己無能對憤怒"。人如果無法客觀衡量自己,只會有源源不斷的痛苦。學會客觀衡量自己的能力、工作和成就,才能給自己減輕一些不必要的精神壓力。


"想開點"是一句"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話,而且說實話也很難做到。與其這樣,不如我們真實地活在當下。感受現實生活的點滴幸福。不索取目前與你無關的愛和遠景,不糾纏多餘的情緒和評論,不自我沉醉,不自我傷感。

你看,雖然有疫情,可春天不是照樣來了嗎。



這裡是小原的嶼,歡迎關注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