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名將,為何擁兵自重,拒不勤王

公元1352年,察罕帖木兒組織數百人為“義軍”並和隔壁縣典吏李思齊組織的義兵聯盟打敗了羅山的紅巾軍。

  元廷一看察罕帖木兒打架這麼猛,再加上劉福通和韓山童也是在穎州起的義,這裡算是整個紅巾軍的源頭,那麼讓作為老鄉,又是色目人,還熟讀儒家兵書的察罕帖木兒組織當地武裝義軍進行抵抗,豈不是最好辦法?

  於是元廷開始極力扶持察罕帖木兒,而後者亦不負厚望,其“義軍“部隊開始以眼見的速度膨脹。公元1355年,淮西30萬紅巾軍偷襲察罕帖木兒大營,結果被他反殺的丟盔棄甲,死傷慘重。自此察罕帖木兒一戰成名,並在次年官拜中書兵部尚書,進階嘉議論大夫。

  當然了,要作為朱元璋這一生最大的對手,察罕帖木兒肯定沒有這麼簡單。由於其個人領軍能力確實出眾,軍紀嚴明,再加上當時元順帝的重用,察罕帖木兒從公元1356年到1361年之間,整個人直接進入開掛狀態。

  比如1357年當幾次敗於察罕帖木兒之手的李武、催德部在潼關遭到察罕帖木兒的狙擊屠殺後,劉福通則親派白不信、李善喜等再度由四川北上。結果察罕帖木兒晝夜疾馳200裡分部包抄紅巾軍,《元史》記載此戰“斬首數萬級,伏屍百餘里,餘黨皆遁還”,自此西路紅巾軍被察罕帖木兒殺的一蹶不振。

一邊是察罕帖木兒率領自己的“義軍”對紅巾軍壓倒式的勝利,甚至做到了未嘗一敗;而另一邊則是元廷自己的軍隊節節敗退,特別是當時張士誠圍攻高郵的高郵之戰,這場跨度頗久的戰爭直接把元廷自己的軍隊打的毫無生機。

  再加上公元1361年“大都糧荒”是察罕帖木兒叫自己的養子王保保送糧給的大都,於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元廷撤銷了以防察罕帖木兒部坐大的掣肘,開始全力扶持。至十一月,本身已經位列一品中書平章正事的察罕帖木兒進入宰相之列,同時身兼河南、山東行樞密院事和陝西行臺中丞,位極人臣,走向巔峰。

  但是,任何一個人,當其權力得到極度膨脹之後,就越貪戀自己的一切,一時貪戀一時爽,一直貪戀一直爽。而作為一個平常人,察罕帖木兒也很難免俗。

  當年高郵之戰,元廷部隊沒落以後,整個元廷基本剩下兩支最為強大的義軍隊伍,既然察罕帖木兒部和孛羅帖木兒部。實際上孛羅帖木兒不管是領軍能力,還是作戰能力,治軍能力都不弱於察罕帖木兒,如果他們兩部能夠通力合作,絞殺紅巾軍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可惜的是,本身作為地方豪強,從義軍中登上人生巔峰的這兩個人,並不覺得合作是一件好事情。特別是公元1360年七月,在泰州大敗山東紅巾軍後,孛羅帖木兒被封為中書平章政事,被元順帝用來互相牽制察罕帖木兒,使得這兩個人都極為不滿。

  看不順眼怎麼辦呢?自然就是打架。根據《元史》記載,1360年九月到十月間,這邊紅巾軍還沒消滅,兩軍就為了奪地盤對自己人大大出手了,甚至連察罕帖木兒的死都沒有改變兩部的敵對。

  公元1362年,察罕帖木兒被降而又反的田豐和王世成刺殺身亡。為了穩定局勢,察罕帖木兒的部隊交到了他兒子王保保,也就是擴廓帖木兒手裡。而王保保繼承的遺志居然是直接和當時已經統治大半個南方的朱元璋講和,然後繼續和孛羅帖木兒爭鬥。

  在很多故事裡面,元順帝是一個昏庸的皇帝,而其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卻是個有想法有作為的皇子。

  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當時元順帝儀仗孛羅帖木兒,雖不說是個明君,但至少還是曉事理的。他勤於政事,任用脫脫等人,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史稱“至正新政”,歷史評價頗高;而圍繞在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身邊的一派則是各種盜用鈔板,結黨營私,賣官買官的真蛀蟲。然而為了扳倒孛羅帖木兒,王保保毫不猶豫便加入了皇太子一派,與元順帝行成對峙。

  不僅如此,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遣大將徐達、常遇春等攻打元大都的時候,元順帝向王保保發“勤王詔令”,坐擁數十萬精兵的王保保卻藉口和孛羅帖木兒在山西爭奪地盤,並且按兵不動,眼睜睜看著元大都淪陷,元順帝北逃。

  講到這裡,很多人會問了,王保保這不就是一個小人麼,為什麼歷史評價對他還這麼高?

  朱元璋都對其非常器重。說王保保厲害麼?他當然厲害,即使元帝北逃之後,他還幾次打的當時已經立國的明軍大敗。可以說,沒有王保保,就沒有北元朝廷的苟延殘喘。如果說他的父親察罕帖木兒是一己之力把紅巾軍擋在南方,他則是一己之力把明軍擋在草原之外。並且面對朱元璋的屢次招降,完全置之不理。

  那為什麼他又眼睜睜看著元朝的滅亡呢?這裡我們會發現,察罕帖木兒父子倆本身就不是蒙古人,他們對蒙古政權也沒有感情,從亂世中發家,自然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勢力。並且王保保拒不勤王,是因為當時元順帝為了牽制他,特意設置大撫軍院,這使得王保保記恨在心,並聽從幕僚趙恆,曩元輝的意見拒不勤王。

  所以這裡我們也明白了,察罕帖木兒甚至願意跟自己的敵人(朱元璋)講和也要維護自己利益,是因為本身這刀口舔血的夥計就是為了自己,畢竟元廷也不可能對這些半路起家的義軍完全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