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落戶後,徵地時還有資格拿補償嗎?

隨著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也為了方便在城裡工作生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了進城買房落戶。


但是這時很多農民朋友就開始擔心了,自己進了城,村子裡的地怎麼辦?如果落戶在了城裡,村裡徵地時自己還能拿到補償嗎?即明拆遷律師將在本文中為大家解析這兩個重要問題。

進城落戶後,徵地時還有資格拿補償嗎?


人進了城,地仍舊要保留,村裡不能直接收回!

2019年的11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進行了解讀和答記者問。


《意見》中明確提出,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權作為農戶進城落戶的條件。對進城落戶的農民,一方面可以引導他們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下,將承包地轉讓或者退還集體,前提是自願有償。另一方面,也可以保留承包權、流轉經營權或者通過代耕託管等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答記者問時也提到:“我們在土地問題上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不要著急,不要急於收回農民的承包地。對進城農戶是否放棄承包地,要尊重農民的意願,可以示範和引導,但不能搞強迫命令。”

進城落戶後,徵地時還有資格拿補償嗎?

另外,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中也有規定,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


也就是說,農民進城落戶後,是否退出承包地、宅基地,要尊重農民自己的意願。如果農民自願退出,應當獲得相應的補償;如果農民希望繼續保留原有的承包地、宅基地,在不荒廢土地的前提下,村集體應當尊重農民的個人意見。


進城落戶後,徵地時還有資格拿補償嗎?


進城農民的土地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徵地時有資格拿補償

前文中咱們提到了,任何人不能把退出承包地、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只要農民沒有自願、有償退出承包地或者宅基地,那麼其土地權利就應當被保留,應當受到保護。


平日裡土地權利保留,大家可能沒有太大意見。但是當土地遇到徵收,涉及到徵地補償利益的分配時,可能就會出現進城農民認為自己應該得到補償,而村裡其他村民覺得補償款應該在村內分配的爭議。

進城落戶後,徵地時還有資格拿補償嗎?

大家要知道,徵地補償分配資格,主要來自於當事人對被徵收土地享有的權利。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村民,以及依法享有宅基地使用權的農民,只要之前沒有獲取到有償退出宅基地的利益,那麼在徵地時應當基於其享有的土地權利,分配到合理的補償。


但是在具體實踐中,還要結合實際案情做分析。例如,在徵地補償款分配前,村裡可能會對每位村民的成員資格進行認定,如果進城農民戶口已經遷出,且沒有繼續在村裡生活和參與生產活動,就有可能被認定為不具備成員資格,不能參與村裡的徵地補償款分配。


因此,在這些權利保障政策的基礎上,實踐中進城落戶的農民朋友們該如何基於自己的土地權利,爭取合理的補償,還需要進行更多實務探索。

進城落戶後,徵地時還有資格拿補償嗎?

最後即明拆遷律師想提示各位農民朋友,村民在徵地過程中獲得補償和安置,是基於自己享有的土地權利等各項權利,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隨意剝奪。如果有農民朋友認為自己的徵地補償權益受到了侵害,一定要及時提出異議,並積極啟動法律程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進城落戶後,徵地時還有資格拿補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