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每年我都会重温几次《肖申克的救赎》,或许是失落的时候,或许是迷茫的日子。

甚至是我刷微博刷抖音,看到《肖申克的救赎》的任何片段,我都会停下来。

再一次细细品味这部电影教给我的人生态度,还有那冲破禁锢寻求自由的无尽感慨。


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我在银行上班,金融民工。

我们业界里的人,喜欢用钱老先生的《围城》来描述这份工作:

"婚姻(银行)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但我不是,我更喜欢用《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瑞德的一段台词来描述: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我们支行来了新人,很青春也很有个性的年轻小伙子。

但银行不是允许个性肆意的场合,可怜他一开始连手都无处安放。

带他的导师跟他提了站姿要求:

不能背手,不能抱手,不能叉腰,不能倚靠,不能托下巴,不能插裤袋……

只能双手相叠后垂放于腹前。

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微笑,话语等等。

有好一段时间,他给我的感觉就是生活不能自理,

忘了怎么走路怎么正常站着。

后来他离职了。

再后来,有一个周末,我用手机打了电话给他。

一接通,他不假思索就来了一句:"你好,××银行"

我愣了一下,他那边也察觉到了不对,空气凝固了几秒钟。


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这就是体制化,所谓的职业病吧。

被关了40年的瑞德最后获得了假释机会,出狱后的他,

小便的时候如果不报告,一滴都尿不出来。

但除了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也教会了我很多事。

让我在这体制化的银行围城里,即使算不上汲汲而生,但至少没有碌碌而死。


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一) 一技之长,安生立命

人一定要精通一技之长,方有安生立命之本,即使身处逆境,也能逆袭。

当安迪含冤被判处终身监禁在一个暗无天地、与世隔绝的监狱里,不得不终日重复着令人绝望的高墙生活。

假若不是银行家出身的他懂得避税,狱卒便不会因有求于他而对他睁只眼闭只眼,狱长也不会准许他保留圣经和美女海报,挖洞越狱也无从谈起。

虽然我自己也谈不上有这种安生立命的一技之长,但我的身边的确有很多案例。

之前来了一个北方小伙子,读的是中文系专业,毕业后跑来我们这种地方小银行上班。

他听不懂粤语,沟通都是障碍。开会听不懂,培训也不懂。

在我们都觉得他在这边发展很难的时候,他却靠着自己的文书底子,帮领导处理文书工作。

最后写的通讯稿简报被领导赏识,提拔了。

一技在手,胜握千金。可见掌握一项技能的重要性。

这种技能应该是在某一方面全身心投入,经过日积月累的操作后累积的经验与深谙。


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二) 兴趣是最好的打发时间方式

我们的生活,总有无趣的时候。

每个人打发时间的方式不一样,效果也大相径庭。

牢狱生活缓慢得很,必须找事打发时间,有人集邮,有人盖火柴屋,安迪成立了图书馆。

安迪向官方写信申请监狱图书馆经费,每周一封,安迪写了6年,终于得到了回应:几箱子书和200美元经费。

他笑了笑,"才6年就有回应了",他开始每周两封,继续发信,直到官方答应派发每个月500美金的图书馆经费。

新的图书馆改变了狱友们的生活,他们在图书馆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多狱友出监狱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学历文凭和工作技能。

但现在的我们很多时候打发时间的方式却局限于发呆睡觉打游戏,实在惭愧。

所以,培养一门有益身心和自身发展的兴趣吧。


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三) 希望是人间至善

当瑞德说:"在肖申克里面,希望这个东西不能有"。

而安迪说:"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也正是因为希望瑞德最终追随安迪到了小岛。

我妈经常会说我,说现在年轻人在职厌职,其实说白了就是干一行讨厌一行。

我们也是经常吐槽自己的工作,但吐槽归吐槽,生活总要继续。

如果你真的讨厌,那你可以选择离开;

如果你只是吐槽,那请你吐槽过完,继续认真对待你的工作。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生活从来不缺少希望,努力吧。


银行人那无处安放的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